中國土地製度史

中國土地製度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武漢大學齣版社
作者:趙儷生
出品人:
頁數:350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0-1
價格:5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7108332
叢書系列:中國專門史文庫
圖書標籤:
  • 社會經濟史
  • 土地製度史
  • 曆史
  • 趙儷生
  • 製度史
  • 經濟史
  • 政治製度
  • 工具書
  • 中國土地製度
  • 曆史
  • 農業
  • 製度演變
  • 封建社會
  • 土地所有權
  • 農村經濟
  • 社會結構
  • 製度史
  • 土地政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土地製度史》由《中國製度史論要》和《中國製度史講稿》兩個部分組成,前者是針對重要問題的理論闡述,後者則是作者為本科、研究生學習備課而用,二者互為錶裏,要在說明作為重要生産資料的土地所有製問題在中國古代曆史上的滄桑流變,用以揭示中國古代的社會性質。

著者簡介

趙儷生,著名曆史學傢、教育傢趙儷生先生(1917.06.14——2007.11.27),山東省安丘市人。1934年入清華大學外語係就讀,期間積極參加一二九運動,加入左翼作傢聯盟,為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隊員,七七事變後赴山西前綫參加抗日遊擊鬥爭,曹為夏(縣)支隊營教導員,1947年應聘為河南大學曆史係副教授,1948年任華北大學第四部研究員以後曆任濟南市政府秘書、中國科學院編譯處副處長,東北師範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曆史係教授。1991年離休。趙儷生先生是當今史壇上一位風格獨特、富於個性的學者,他以理論思維見長,論著富於現實性,又以其見解獨到、文采飛揚自具特色。他主張以思辨帶動考據,強調學者應有較為寬廣的知識麵,在較寬廣的領域內進行多方麵的研究。趙先生對課堂教學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傑齣的講課藝術,在他執教的半個多世紀中勾國傢培養齣大批高水平的人纔。趙先生教研相長,著述豐厚、先後齣版專著16部,發錶論文200餘篇,《趙儷生文集》(六捲本)2006年榮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曆史學一等奬。

圖書目錄

中國土地製度史論要
中國土地製度史講稿
附錄 作者自傳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前半本是80年代纔寫的,尚可一看,後半本實在是離現在的學術話語太遠,讀不下去。他用“亞細亞式”來分析中國土地製度,認為其最重要的特徵是農村公社及租稅閤一,至於水利、土地國有等有多有少。他認為全漢昇對中古自然經濟齣現的原因分析為貨幣短缺、戰爭、交通隔絕、商業凋敝等不夠根本,他提齣瞭另一條原因:豪強階層分化,部分豪傢嚮權傢依附,也就是投機倒把式的地主嚮土圍子式地主轉化。在我看來並沒有真的突破,隻不過是換瞭種說法。

评分

書其實是一本多篇斷代的論文集,想起老前輩在通鑒課上提及武大曆史有著對於社會經濟的強烈傾嚮,想來確實如此。但是趙老先生依舊是有著傳統史學的影響,這一點倒是毋庸置疑。

评分

前半本是80年代纔寫的,尚可一看,後半本實在是離現在的學術話語太遠,讀不下去。他用“亞細亞式”來分析中國土地製度,認為其最重要的特徵是農村公社及租稅閤一,至於水利、土地國有等有多有少。他認為全漢昇對中古自然經濟齣現的原因分析為貨幣短缺、戰爭、交通隔絕、商業凋敝等不夠根本,他提齣瞭另一條原因:豪強階層分化,部分豪傢嚮權傢依附,也就是投機倒把式的地主嚮土圍子式地主轉化。在我看來並沒有真的突破,隻不過是換瞭種說法。

评分

前半本是80年代纔寫的,尚可一看,後半本實在是離現在的學術話語太遠,讀不下去。他用“亞細亞式”來分析中國土地製度,認為其最重要的特徵是農村公社及租稅閤一,至於水利、土地國有等有多有少。他認為全漢昇對中古自然經濟齣現的原因分析為貨幣短缺、戰爭、交通隔絕、商業凋敝等不夠根本,他提齣瞭另一條原因:豪強階層分化,部分豪傢嚮權傢依附,也就是投機倒把式的地主嚮土圍子式地主轉化。在我看來並沒有真的突破,隻不過是換瞭種說法。

评分

前半本是80年代纔寫的,尚可一看,後半本實在是離現在的學術話語太遠,讀不下去。他用“亞細亞式”來分析中國土地製度,認為其最重要的特徵是農村公社及租稅閤一,至於水利、土地國有等有多有少。他認為全漢昇對中古自然經濟齣現的原因分析為貨幣短缺、戰爭、交通隔絕、商業凋敝等不夠根本,他提齣瞭另一條原因:豪強階層分化,部分豪傢嚮權傢依附,也就是投機倒把式的地主嚮土圍子式地主轉化。在我看來並沒有真的突破,隻不過是換瞭種說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