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1938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历任中国政协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宁夏文联名誉主席、宁夏作协名誉主席,兼任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董事长。主要作品有:《绿化树》《男人的-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青春期》《习惯死亡》等,长篇文学性政治随笔《小说中国》《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想》等。有九部小说被搬上银幕。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等二十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
《共和国作家文库·畅销经典书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章永磷)从劳改农场放出来后,在一个曾被称为“鬼门关”的农场里,遇到了八年前还在劳改农场时有过两面之缘的女人黄香久。旋即与黄结婚。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压抑,“我”与黄香久结婚后好几个月的时间里,都无法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在此期间,黄香久与农场的队长的一次出轨正好被“我”撞见。虽然后来黄香久百般俯就、委曲求全,但都无法挽留“我”离开的心。最终,在预感到中国又要变“天”后,“我”毅然与黄香久离婚,踏上了迷茫的逃亡之路。
作品完成于1985年,这时的张贤亮在美国。 他不知道这部小说在1985年第五期的《收获》发表之后,在国内引起的轩然大波。 后来他说,他只有20几万字的小说,却引出了200几万字的评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被看作是第一部性意识的作品(1949后)。 也不愧是张贤亮,给小说起了这...
评分作品完成于1985年,这时的张贤亮在美国。 他不知道这部小说在1985年第五期的《收获》发表之后,在国内引起的轩然大波。 后来他说,他只有20几万字的小说,却引出了200几万字的评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被看作是第一部性意识的作品(1949后)。 也不愧是张贤亮,给小说起了这...
评分这是从80年代出版至今争议不断的一本书,伤痕文学的一支。本人历来是倾向女权主义的,女权主义的叫嚣,在读这本书之前就早有耳闻,所以怀着好奇之心借来一读。看完心情还是很沉重,张口无言的感觉,该怎么去评判章永璘呢?面对女权主义的批判,觉得苍白并浅薄。她们仅仅...
评分我看此书时并不把政治放入正题,只是作为背景。从女性角度而言,是否男人在未觉醒前以女人为中心并追寻爱情;在真正找到自我后女人反倒成为绊脚石,爱情不过是餐后甜点,正事永远是理想和“帝业”。 如此一来,男人的一半并非女人,男人只是把女人当做肋骨。 上帝只抽取了男人...
评分作品完成于1985年,这时的张贤亮在美国。 他不知道这部小说在1985年第五期的《收获》发表之后,在国内引起的轩然大波。 后来他说,他只有20几万字的小说,却引出了200几万字的评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被看作是第一部性意识的作品(1949后)。 也不愧是张贤亮,给小说起了这...
那个时代的悲哀
评分蛮有意思的一本书,今天一天把它看完了
评分女人让男人成为男人
评分当章永麟被“阉割”的时候,他表现成一位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当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时,却没有了所谓“知识分子”的一点儿痕迹,反而成为了一个有野蛮气息的大男子主义者。张贤亮看似写了知识分子被女人拯救的故事,可实际上是“知识分子”和“骟马”二位一体,丧失雄性功能而被人驯服。当最后章摆出圣徒献祭的姿态离婚出走时,实际上与《过客》中拒绝女孩布施的过客大相径庭:章的出走并非是受难的决绝与寻找行走的意义,而是植根于知识分子虚伪外表下的雄性原始冲动,与爱情无关,也让最后的痛苦和高尚显得惺惺作态而又可悯可悲,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称之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而并非“女人的一半是男人”的原因之一吧。值得一提的是,看似章男性功能的恢复是被女人拯救,实际上却是一次革命英雄主义行为的疗救,这让一场“病的隐喻”变得更富有意味。
评分当章永麟被“阉割”的时候,他表现成一位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当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时,却没有了所谓“知识分子”的一点儿痕迹,反而成为了一个有野蛮气息的大男子主义者。张贤亮看似写了知识分子被女人拯救的故事,可实际上是“知识分子”和“骟马”二位一体,丧失雄性功能而被人驯服。当最后章摆出圣徒献祭的姿态离婚出走时,实际上与《过客》中拒绝女孩布施的过客大相径庭:章的出走并非是受难的决绝与寻找行走的意义,而是植根于知识分子虚伪外表下的雄性原始冲动,与爱情无关,也让最后的痛苦和高尚显得惺惺作态而又可悯可悲,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称之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而并非“女人的一半是男人”的原因之一吧。值得一提的是,看似章男性功能的恢复是被女人拯救,实际上却是一次革命英雄主义行为的疗救,这让一场“病的隐喻”变得更富有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