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一定得死

女巫一定得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谢尔登·卡什丹
出品人:
页数:304页
译者:李淑珺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14717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童话
  • 儿童文学
  • 儿童教育
  • 心理
  • 儿童文学理论
  • 教育
  • 美国
  • 女巫 女性成长 反抗 现实主义 女性力量 隐喻 情感故事 成长之路 自我觉醒 奋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什么女巫一定得死?因为女巫象征着读者内心的弱点与缺陷,诸如虚荣、贪吃、妒嫉、欺骗、贪心、懒惰、色欲等,而童话故事的意义在于,帮助孩童克服内心的冲突。女巫的死,意味着正义战胜邪恶。内心的冲突得到治愈。

作者简介

谢尔登·卡什丹(Sheldon Cashdan),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心理学教授,著有《客体关系治疗》等作品。现与妻子住在魔法森林旁的一栋小木屋里。

目录信息

目录
Contents
推荐序一 孩子应该阅读童话故事/刘凤芯
推荐序二 必死的女巫,不朽的女巫/林耀盛
前  言 “三”的意义
第1章 很久很久以前
童话故事最初的吸引力可能在于它能取悦孩子,但它的魅力持久不衰,则是因为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
第2章 内心的女巫:睡美人们
从心理观点来看,快乐结局象征自我正面的力量获胜。女巫被除掉,她代表的邪恶部分随之消失,儿童就不再受到自我谴责、自我怀疑的干扰。
第3章 虚荣:魔镜呀魔镜
《白雪公主》在加强读者对白雪公主的认同的同时,让读者注意到故事中白雪公主对外貌的执迷,借此引导读者面对自身的虚荣心。
第4章 贪吃:面包屑指引的地方
女巫就是那个饥饿的自我,是我们个性中贪吃而渴求满足的部分,因此我们如果想要解决与食物有关的罪恶倾向,就必须对抗这个女巫。
第5章 嫉妒:如果这只鞋合脚的话
《灰姑娘》、《青蛙公主》等故事都以嫉妒为主题,并强调嫉妒心在人际关系上造成的问题。父母可以指出嫉妒引起的前因后果,或要求孩子讨论他们对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感觉。
第6章 会爱人的物品:随时适合的玩偶
移情物品能够经常提醒我们,我们永远不会孤独。童话故事中的这些神奇物品,其实就是我们童年时那些具有魔力的玩具。
第7章 欺骗:编造故事,织就谎言
人一生中会遭遇许多涉及欺骗的状况,我们很难知道究竟怎么做才是对的。童话故事并不会假装知道这一切的答案,但确实会教导读者,涉及事实真相时,有许多重要因素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第8章 色欲:把你的长发放下来
成人之间的成熟爱情并不等于性欲的冲动,这就是童话故事中所要强调的性的主题。罪恶的不是性本身,而是过早的性欲望。
第9章 贪婪:豌豆带来的奖赏
巨人代表杰克贪婪的罪,因此必须死亡。他的死除去了小读者心中残余的贪婪欲望,帮助小读者克服因贪婪而产生的冲突。
第10章 懒惰:皮帕诺的梦
童话故事中的孩子因为懒惰被全身涂满沥青,或者变成驴子,强烈点出了懒惰的下场,这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力是说教、责骂或是童谣都无法达到的。
第11章 在奥兹国:我们要去找巫师
桃乐丝在奥兹国的旅程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童话故事,给了儿童奇幻的冒险,也让儿童有机会克服他们在现实生活的旅程中,在他们自己的黄砖路上会遭遇的自我怀疑。
第12章 过去与未来的女巫
随着过去的古典故事变成互动故事,女巫在其中的角色是否也会改变?很可能会。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女巫不会从此消失。女巫在人类精神上的地位是永恒的,她永远是我们必须对抗的力量。
附录 如何利用童话故事
本篇提出的一些建议可以让童话故事更有助于儿童成长,但方法绝不止这些。喜爱这些故事的家长可以自创新的方式,而有丰富想象力、创造力的儿童更可能有他们独到的观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好歹解释了我记忆中关于同一个童话故事多版本记忆的困惑 2.作者说,其实我写作时没想那么多 3.把一个童话故事分析得这么透彻真的好吗 4.果然还是黑童话更对我胃口,比如那个Was, Briar Rose 5.诶,我还是把小时候没看的《绿野仙踪》补看掉吧……  

评分

第1章 很久很久以前 在本章中,作者主要解釋了童話故事一直被兒童喜愛的原因。作者認為,童話故事最初的吸引力可能在於它能取悅孩子,但它的魅力持久不衰,則是因為它能幫孩子處理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內心沖突。作者否定了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派將童話與性衝動聯繫...  

评分

我对童话的感情很复杂——不知道是只有我这样,还是别人也如此。一方面有故事看总是好的(此处省略四万字本雅明),另一方面看完童话总是觉得世界观都要崩塌了,整个人生都黑暗了。说实话读了这么多童话我还没变成反社会真是太不容易了。 有阵子失眠,就随便找来有声书听,其...

评分

"很久很久以前……""Long long ago......""Many many years ago……"故事总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现实却总是和遥远的故事有惊人的相似。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那只是因为看的版本问题,而且仅看到了happy ending,没有看到"童年的七宗罪"。 作者罗列的"童年七宗罪",把各...  

评分

壹 当小孩到一定年纪时,父母也就自觉地开发了讲故事属性。 “你看,这是压路车。它可厉害了,如果道路不平整了,主要它开过去,道路就会变得特别的平坦。” 说完,还得配合着嘴里“嘟嘟嘟”的声音,在地板上推动着压路车。 “不过有一天,压路车也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前面有一...  

用户评价

评分

还行,前面几章比较有启发,后面有注水嫌疑

评分

亚马逊买的电子版,12元。一边看书一边重温了儿时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还挺有趣的。在作者的帮助下重新审视了看似天真烂漫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各种意义。以后给小77讲这些故事的时候心理有底啦,也得到了“可以利用童话故事来达到教育目的”的启示(新技能GET)。

评分

思路不错,只是摘抄过多。

评分

第一次看到从儿童心理学角度谈童话,而且把西方一些最有名的童话也依此捋了一遍。感觉以后读童话挑童话的时候也许可以多想想,更主动一些。

评分

真实的童话故事真的更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