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三天的时间穿越、回溯,你会选择去哪里?
作者王海说,他会把其中一天留给1980年代的上海。而谢伟民先生的黑白照片,就是他的指南。
上海的八十年代,是这座城市令人怀念的年代。
作者写,“那时候,全上海都是我家的客厅”。树上知了在叫,太阳已下山,竹椅搬出来,躺椅搬出来,赤膊的隔壁头爷叔也出来了。半导体的天线拉出来,四国大战摆出来,扑克牌发起来,刚杀好的西瓜端出来。上海人从亭子间出来,从弄汤出来,到外边去,到街沿去,到晚风畅通无阻的地方去……
谢老师留下八十年代上海人的种种情态,照片上的那种安然自得,或许是一道再也无法复制重现的城市风景。又或许,是岁月太有魔力,总是善于把过往日常的平凡生活变为经典,令人如此怀念。
王海,微信名“费里尼码字了”,上海媒体人,专栏作家。
谢伟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曾任上海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爱上海,一直在以照片记录上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那个时代的风光,就是在潮流的桥头堡上海,依然有抹不去的时代特色,但是虽然科技水平没有显现,但是文明和秩序却始终存在,南北方的精细与粗犷,地理上的区别在时间跨度中不曾消解。同时在很多地区,北方是代表区域精神的主流,也是值得玩味。
评分80-90年代是个美好的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生意的尔虞我诈,纯朴简单也一样可以过得很丰富。倒是现代人,娱乐除了窝在空调房里上网,在高档商场里消费娱乐,日常活动反倒更是单一,且缺乏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
评分2015年第58本。图片有趣,可惜没有80年代的浦东,大概那时候没人会注意这个郊区吧。作者伤春悲秋的劲头有点过了,减一颗星啦。
评分2015年第58本。图片有趣,可惜没有80年代的浦东,大概那时候没人会注意这个郊区吧。作者伤春悲秋的劲头有点过了,减一颗星啦。
评分虽然从小不是生活在市区的,但是这种怀念小时候生活的情绪却是一样的,影子部队的故事还是蛮扎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