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只读了一半,读了后半部分。因为是女儿借她同学的,等我发现这书的时候,上半部分已还回去。 本书的作者是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与海明威、福克纳并称为美国现代小说三巨头,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在书的这后半...
評分于2017年5月20日读完。 看完后,心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无可奈何之感,久久无法释怀。 书中描写了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一个普通的青年,克莱德,他出身于底层,在无人指引的社会中,受到糟糕的物欲氛围的侵蚀,逐渐丢失了良好的品性,最终谋杀了一个名为罗伯达的无辜女孩,而自己...
評分书只读了一半,读了后半部分。因为是女儿借她同学的,等我发现这书的时候,上半部分已还回去。 本书的作者是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与海明威、福克纳并称为美国现代小说三巨头,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在书的这后半...
評分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看完《美国的悲剧》,第三部分看得比较简略。第一感觉是小说的主人翁克莱特活得太自私,他的悲剧是自找的。但是为何这样一个故事却被德莱塞认为是“美国的悲剧”?克莱特的普遍意义在哪里? 首先可以从角色的设定上来分析。《嘉莉妹妹》和《欲望三部...
評分美國渣男的墮落悲劇
评分真的不好看。
评分一點點海岩腔…算典型的海岩故事… 《美國的悲劇》裏,德萊塞看到的是每一個美國人,不隻是剋萊德。 每一種麯意逢迎,假鳳虛凰,社會聲望,海誓山盟;所謂的社會聲討,煽風點火;這些都是美國的悲劇。探長,警察,律師,富豪…德萊塞的心裏,藏著一聲冷笑。 德萊塞是一個流動的作傢,他的寫法是流動的。剋萊德殺人前中後,自覺的自然主義,左拉的《戴蕾絲•拉甘》那一套,流嚮意識流,內心獨白,心理自剖,分裂對話,心驚膽戰。 譯者是南京人,譯得暢順。大緻彌補瞭德萊塞筆法的一點粗糙。如果趨嚮理想化,是張榖若的苔絲,但不可能。德萊塞隻能是鍍金時代的一聲冷笑。聽過,人人還是繼續披上新的麵孔,過新的生活。 人,是不會變好的。壞事做盡,自我欺瞞,隻是有瞭更多的藉口。仁慈的上帝,也僅僅隻是仁慈的上帝而已。
评分我的心受到瞭震動。這不是一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環境的悲劇,是整個社會把羅伯塔、剋萊德推嚮瞭死亡,剋萊德隻是一個平凡沒有定力和決斷的普通人,任何一個讀者都不能自以為自己一定比他高明。(翻譯總是漏掉人稱,有很多時候讀著讀著就搞不清是誰說的瞭
评分美國渣男的墮落悲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