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余英时文集》的第六卷。内容涉及政治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有民主制度的发展、近代文明的新趋势、民主革命论以及自由与平等之间等。既有一个青年对中国的深切关怀,又有在此情之下对西方的虚心向学之情。作者以清晰的脉络论述了西方民主发展的线索。并对革命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律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
淡化了政治话语之后,近代民主制度和文明的演进过程在余英时先生的笔下徐徐展开。 作者力图通过技术角度说明这个演进过程的逻辑,极力淡化了充满刀光剑影阴谋诡计却又曾经长盛不衰历史的荒诞剧。使我们更容易看清政治人物神秘光环笼罩下的历史本身的逻辑。这种历...
评分看50年代初期当时只有23岁的余英时的“激扬文字”,感慨不已。看看自己23岁时写的东西,可能没有多少思想的华彩。 他把革命分为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社会革命、民族革命等几大类。 革命是追求民主、自由的,能够给大众带来好处。但革命不一定是形式上的,换...
评分看50年代初期当时只有23岁的余英时的“激扬文字”,感慨不已。看看自己23岁时写的东西,可能没有多少思想的华彩。 他把革命分为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社会革命、民族革命等几大类。 革命是追求民主、自由的,能够给大众带来好处。但革命不一定是形式上的,换...
评分看50年代初期当时只有23岁的余英时的“激扬文字”,感慨不已。看看自己23岁时写的东西,可能没有多少思想的华彩。 他把革命分为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社会革命、民族革命等几大类。 革命是追求民主、自由的,能够给大众带来好处。但革命不一定是形式上的,换...
评分看50年代初期当时只有23岁的余英时的“激扬文字”,感慨不已。看看自己23岁时写的东西,可能没有多少思想的华彩。 他把革命分为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社会革命、民族革命等几大类。 革命是追求民主、自由的,能够给大众带来好处。但革命不一定是形式上的,换...
应景的看了余关于道路与方法的相关看法,余是文人,文中不乏美好的想象成分,不过对“暴力”本身的见解倒是超过了很多人。
评分相当于一本简明扼要的西方政治思想简史,主题即民主与革命。倘若每一位国内官吏能够认真阅读,或许多少可以起到点改善国计民生的作用。
评分很大的题目讲解的简练、流畅 余老写的时候才二十四五岁 太惊人了
评分相当于一本简明扼要的西方政治思想简史,主题即民主与革命。倘若每一位国内官吏能够认真阅读,或许多少可以起到点改善国计民生的作用。
评分相当于一本简明扼要的西方政治思想简史,主题即民主与革命。倘若每一位国内官吏能够认真阅读,或许多少可以起到点改善国计民生的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