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性阅读与批评

对话性阅读与批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爱松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4-1
价格:4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8092898
丛书系列: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图书标签:
  • 王爱松
  • 文学批评
  • 文学
  • 现当代
  •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 待借·学人
  • 下一单
  •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阅读方法
  • 批评理论
  • 对话性学习
  • 文本分析
  • 文学批评
  • 教育学
  • 思维训练
  • 师生互动
  • 阅读理解
  • 学术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好的批评家首先是一个理想的读者。所有的文学批评都应基于与作家的拟想的、潜在的对话基础之上。本书秉着这种对文学批评活动的理解,重新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的创作现象、审美取向、作家作品语境化,进行一种具“同情之了解”的对话性阅读与批评。内容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审美选择、京海派文学与都市文化、现代出版机制与作家的文学生产,并对施蛰存、刘呐鸥、莫言、余华、马原、格非、王小波等作家的小说做出了独到阐释。

作者简介

王爱松,1965年生,湖南隆回人。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小说叙事学的研究,著有《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虚构的可能性及其限度》《政治书写与历史叙事》等,译有《马克思主义与城市》《保卫空间》《政治地理学核心概念》《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等。

目录信息

代 序 我的批评观
第一辑 现代文学的生成机制
19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论1930年代讽喻文学
现代出版机制下沈从文早期的文学生产
从文化影响看“京派”与“海派”文学的自然形态
“何徐创作问题”风波与京海派论争的终结
鲁迅“京派”与“海派”话语的生成机制
叶灵凤与鲁迅的纠葛及其他
张若谷与鲁迅的纠葛及其他
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与现代都市人的情爱方式
施蛰存的三篇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空间
异域风情与时间性空间的两种展现方式
阅读与欣赏(十四则)
第二辑 当代文学的审美选择
当代写实文学的审美选择
当代浪漫文学的审美选择
“朦胧诗”及其论争的审美选择
“东方意识流”小说的审美选择
当代女性文学的审美选择
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身体秀”
杂语写作:莫言小说创作的新趋势
“肢解”的梦魇:余华前期小说创作的成因
格非:存在的眺望与沉思
王小波:绞刑架下的幽默
徐星:优雅的梦游
马原:虚构的快乐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叶灵凤与鲁迅的恩怨,这一章,是我最感兴趣的,梳理得很仔细。

评分

叶灵凤与鲁迅的恩怨,这一章,是我最感兴趣的,梳理得很仔细。

评分

叶灵凤与鲁迅的恩怨,这一章,是我最感兴趣的,梳理得很仔细。

评分

叶灵凤与鲁迅的恩怨,这一章,是我最感兴趣的,梳理得很仔细。

评分

叶灵凤与鲁迅的恩怨,这一章,是我最感兴趣的,梳理得很仔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