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 奥里尔·斯坦因
出品人:
页数:340
译者:向达
出版时间:2013-10
价格:50.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8165919
丛书系列: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第三版)
图书标签:
  • 考古
  • 斯坦因
  • 西域
  • 历史
  • 新疆
  • 西域考古
  • 西域探险考察大系
  • 西人发现中国
  •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 考古
  • 西域
  • 历史
  • 探险
  • 丝绸之路
  • 中国
  • 文物
  • 学术
  • 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作品展英国探险家奥里尔·斯坦因和他在中国西部的考古探险活动,有较大的争议。他是尼雅遗址的发现者,也是敦煌藏经洞劫经的始作俑者,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但是,只要涉及新疆探险史,对斯坦因和他在中国西部的考古探险则不能避而不谈。斯坦因这个名字,常使中国人百感交集。一方面他在新疆和河西走廊发现了多个举世震惊的辉煌文物遗存,几乎完全重塑了世人对那个区域的历史文明看法;另一方面他又以一种帝国主义的作风,掠夺走大量文物。

作者简介

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英国人,原籍匈牙利,是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考古探险家和东方学学者。在英国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三次中亚探险。其根据探险经过撰有《沙埋和阗废墟》、《西域考古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目录信息

出版说明
新疆考古发现与西域文明 宿白
中国边疆研究60年与西域探险考察 马大正
斯坦因与新疆探险史(代序) 杨镰
著者序
译者赘言
第一章 亚洲腹部的鸟瞰
第二章 中国之经营中亚以及各种文明的接触
第三章 越兴都库什以至帕米尔同昆仑山
第四章 在沙漠废址中的第一次发掘
第五章 尼雅废址所发现的东西
第六章 尼雅废址之再访和安得悦的遗物
第七章 磨朗的遗址
第八章 古楼兰的探险
第九章 循古道横渡干涸了的罗布泊
第十章 古代边境线的发现
第十一章 沿着古代中国长城发现的东西
第十二章 千佛洞石窟寺
第十三章 密室中的发现
第十四章 千佛洞所得之佛教画
第十五章 南山山脉中的探险
第十六章 从额济纳河到天山
第十七章 吐鲁番遗迹的考察
第十八章 从库鲁克塔格山到疏勒
第十九章 从疏勒到阿尔楚尔帕米尔
第二十章 沿妫水上游纪行
第二十一章 从洛山到撒马尔罕
附录
一、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略记
二、斯坦因黑水考古纪略
三、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外蒙古考古发现纪略
四、19世纪后半期西域探险略表
编译说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西域考古记 书店见到ta,勾起了某人对新疆的惦记,迫不及待就给抱回来了。可怜某人钱不少花几分,每每总是落得帮书店清存货的待遇——只怪自己选的书太冷门,总是没得多一本未拆封的可选。 对新疆起了惦记,源自阅读了一套中国通史的明清卷。虽然书的序言有点尬,但内容还是不...  

评分

马克·奥利尔·斯坦因(1862~1943年),也是世界近代文化史上著名的探险家,1862年11月26日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许多人知道他,不知道斯文赫定。 这本书比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探险八年》印刷的精美多了,毕竟相隔十多年。但我还是喜欢斯文赫定,也许是因为...

评分

本书穿插着介绍了斯坦因三次西域考古的大致情况,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面对各种或自然或人为的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退却,而是如何去解决,且最后总是能一一化解。诚然,他背后的英帝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政治上的支持,但是,我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斯坦因对...  

评分

就算这些珍宝留在国内,我看国内西域研究的水平还是不会提高,原因主要有三: 1.意识形态上先入为主,对文明冲突、交融的这块宝地,不可能、不愿意用太大太多精力来研究。 2.国内学者的多学科学知识广度,比如王炳华、夏鼐,他们的文笔、对印度希腊艺术的鉴定能力,与斯坦因、...  

评分

本书是斯坦因结合自己1900年、1906年和1914年三次在中亚地区探险的经历所作的简单的、更为通俗的汇报(相比之前每次探险之后做的专题报告而言是简略一些的,书中这种痕迹比较明显),行文中三次探险是互相穿插的。 斯坦因本人探索的目标是在原来的中国西域地区,...  

用户评价

评分

按需。

评分

斯坦因在1901、1906和1913年三次来到西域,可能就像十年后中国人大规模涌到勃朗峰、麦金利峰和惠特尼峰一样,充满了征服异质文明的喜悦和快感吧。涉及中亚地名多用英语标注,这点很不错,为我这样的嘴炮和地图炮提供了方便。有生之年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Darkot山口和kizil-Art隘口看看,不过即便是有时间,普通人的膝盖和肉体估计也很难经受帕米尔雪山和冰河的摧残。和户外高手和探险浪子赫定相比,曾担任加尔各答大学校长的斯坦因更具文化意识。加上译者水平很高,第一章短短的总述,倒像出自于许倬云,很像样子。2100多年前,出于“用国旗来保护贸易”的需要,武帝正意气风发着手实施汉帝国版的“一带一路”、“大西域共荣圈”

评分

传奇的斯坦因,带着人穿越冰山,沙漠,戈壁滩真是件极为艰苦的事情。

评分

翻译得不太好…

评分

翻译得不太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