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上篇聚焦资本账户开放的第一波争论,集中于讨论两个问题: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是否成熟?资本账户开放之前应完成国内金融改革,还是可以协调推进?下篇聚焦资本账户开放的第二波争论,集中于讨论两个问题:资本账户开放是否应该“加快”?是否应设定路线图与时间表?
陈元,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长期从事金融工作,具有研究员职称,对宏观经济理论和国际金融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先后主持了中国社会主义运行机制课题研究和首都发展战略研究。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资本账户开放”这个话题一直贯穿我们改革历程的始终,这次“金融四十人”论坛,依托辩论的方式,把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历程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很值得一读。 这本文集的主要意义在于“立此存照”。在未来若干年后,新一代经济学家将会对这场辩论作出判决。当然,也不能排...
评分业界较有影响的“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文集,里面汇集了许多在经济界特别是金融界较有影响的人物作品。令人兴奋的是,在论坛上有许多新老观点的碰撞,读后很有收获,也很受启发。美中不足是排版差一些,字有些大,行有些密,不太美观。
评分本文以提出“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开始,逐步到“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再到“资本项目可兑换”;从亚洲金融风暴,到国际金融危机,再到现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阐述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其他政策改革的配合关系,对把握中国金融,增强金融实践有很好的帮助。
评分本书充分展示了当前金融家们和金融学者们最关心的金融理论话题,实录了“金融四十人论坛”诸多学者对资本账户开放这个议题进行辩论交锋。在他们的交锋中,让我这个不关注金融学术界的读者可以领会到当今最前沿的金融动态与发展。
评分“资本账户开放”这个话题一直贯穿我们改革历程的始终,这次“金融四十人”论坛,依托辩论的方式,把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历程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很值得一读。 这本文集的主要意义在于“立此存照”。在未来若干年后,新一代经济学家将会对这场辩论作出判决。当然,也不能排...
集中于讨论两个问题: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是否成熟?资本账户开放之前应完成国内金融改革,还是可以协调推进?下篇聚焦资本账户开放的第二波争论,集中于讨论两个问题:资本账户开放是否应该“加快”?是否应设定路线图与时间表?
评分说的都比较中肯。管制精细化应是现阶段改革的重点。但是不是真要开放资本账户,国际经验没有压倒性的支持证据。
评分集中于讨论两个问题: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是否成熟?资本账户开放之前应完成国内金融改革,还是可以协调推进?下篇聚焦资本账户开放的第二波争论,集中于讨论两个问题:资本账户开放是否应该“加快”?是否应设定路线图与时间表?
评分粗看了一遍,圆桌讨论部分不错。
评分资本账户开放,主要受益者者是哪些?受损者又是谁?任何涉及到改革和开放,从博弈的角度看,或许更加明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