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文艺复兴”?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西方世界兴起?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发现美洲的却是哥伦布?
为什么中国、日本没有发明蒸汽机、纺纱机?
为什么中国越来越保守,西方越来越敢于冒险?
为什么康熙大帝、张居正挽救不了当时的中国?
为什么在近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似乎陷入了静止状态?
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
西方缘何主宰当今世界?东方为何沉寂多年?
很多学者在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制度,甚至盲目的随机事件中寻找解释,而没有关注确凿的物质现实世界。
伊恩•莫里斯站在长达5万年的东西方人类发展史上,指出为什么西方的统治地位既非长期注定,也非短期偶然。这两种理论都无法解释为何在落后的情况下,近现代西方的发展反而远远超过东方。他认为,关键是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决定了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脚步,社会发展又反过来改变了地理的意义。
本书将各个学科的最新发现联系起来,并独创“社会发展指数”,衡量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东西方文明的社会发展程度,展示了财富和力量如何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并就此奠定西方几百年来的统治地位。
但本书并未止步于此,伊恩•莫里斯指出,我们越回溯历史,便越有可能展望未来;我们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会使现在变得更明朗。本书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得以统治世界,同时通过对过去的梳理,结合战争、能源和气候变化等,大胆预测了在未来的几百年里,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美]伊恩•莫里斯:全球著名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和古典文学教授。已出版12部著作。现在居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要吐个槽 书本身挺有趣,但中信组织的翻译未免太随意。译者缺乏常识,也不肯花费必要的心力,能力和态度都有问题 有些错误可以忽略,自动脑补一下也就过去了;有些则叫人迷惑,影响阅读 把红山文化女神像眼里的Jade译成翡翠(还是淡蓝色的,黑人问号脸...
评分文/严杰夫 “为何中国在科技发展上长期领先西方,而现代科学竟出现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在最近的数百年里,中国的科技会停滞不前,以至于成了一个备受欺辱的衰老帝国的?”大约半个世纪之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对中国进行了11次考察后,提出了这几个问题。此后李约瑟的这几个提...
评分相比中信的2011版,2014版拿掉了很多地图。没有地图很难理解地理决定历史的一些论述。中信看起来不是很地道。
评分原来还是地理决定论啊.在不讨论量化是否准确的前提下,总感觉东方没能突破主要是东方到瓶颈的时候周围环境没能准备好,而17,8世纪西方的这一次刚好周围的环境都齐全了.
评分亮点是社会发展指数。有趣,公元541,1773,2103。三个纯粹计算出来的重要时刻。不过全书也就是这套数据的敷衍解释而已,当然揭示未来谁也做不到。最大的嘈点,这哪是东方对阵西方,这就是中国单挑全世界,凭啥埃及巴比伦亚述波斯罗马阿拉伯奥斯曼英法美全算西方群殴中国啊2333
评分一句话提出问题,用了9/10的篇幅凑字,最后一章来了一句2103年西方结束优势,你可真有意思
评分与我研读世界史的心得有几处一致:1.源出侧翼丘陵区并扩展到埃及两河,进而扩展到欧亚大陆中西部的文明可看作一个整体,至少在工业革命前统称西方是可接受的;2.文艺复兴前,西方最高峰是屋大维前后,东方是北宋后期。几处我没有想到:《尼布楚条约》代表草原游牧族群再也无法对定居文明构成威胁(虽然作者对条约内容表述有严重错误),这是中西都能够突破先前文明瓶颈的重要因素。一点意外在于:以最发达处为标准对比,现代很长时间东方的参照是日本,所以图表没有那么难看。翻译的低级错误太多,比如“进入古罗马的德国人”(应为“日耳曼人”)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