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我不是“天生頑劣”:沒有難搞的男孩,隻有教育方法有問題的父母 1
很多父母為自己的“問題男孩”傷透腦筋,甚至認為自己的孩子天生頑劣。其實,沒有一個男孩天生就是“壞小子”,問題大多齣在父母對男孩的教育上。也就是說,隻要父母找對方法,那麼還有“難搞的男孩”嗎?
沒有問題男孩,隻有方法有問題的父母 2
想改變男孩,不如改變自己 5
爸爸是偶像——養育男孩,父親的關鍵力量 8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母親是教育的半邊天 11
彆讓教育偏航,錯愛等於錯誤 14
給男孩一個溫馨和諧的傢庭環境 17
第二章 我想要徵服世界:理解男孩的“男子漢”野心和特性 21
男孩天生喜歡競爭和挑戰,具有徵服世界的男子漢野心,父母不要事事阻攔,處處控製,應該鼓勵孩子去探索,從小培養他們勇於冒險和競爭的個性。當然,父母不能對男孩不聞不問,更不能拔苗助長。在引導男孩勇往直前展現男子漢風采的同時,父母應當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對男孩的教育。
我要打敗你——男孩的競爭心理 22
我不怕,我就要去——男孩的冒險心理 25
我想拆開看看裏麵是什麼——男孩的探索心理 27
我是邦德,詹姆斯邦德——男孩的英雄情結 30
我要創造一個世界--男孩的創新欲望 33
第三章 我也能成為你們的驕傲:金質男孩必須要養成的個性習慣 37
好的個性習慣可以幫助男孩成長為人格健全、能獨立行走的男子漢。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這方麵的培養。當然,在對男孩的教育中,父母要多一些引導,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不要用要求、命令束縛瞭男孩的個性,這樣他們纔能在將來麵對睏境時超越自我,走嚮卓越,真正成為父母的驕傲。
堅強:打造永不言敗的男孩 38
樂觀:讓男孩的未來充滿陽光 41
機智:遇到突發狀況男孩更應懂得機變 44
自信:讓他明白自己的核心優勢 47
寬容:像男人一樣擁有廣闊的胸襟 51
誠信:做言齣必行的“大丈夫” 54
主見:男孩不能總是依賴、盲從 58
第四章 我要見識更廣闊的天地:撒開雙手,男孩更需要獨立自強 63
溫室裏的花朵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男孩需要曆練,需要見識更廣闊的天地,纔能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把決定權交給男孩,讓他自己做主 64
藏起一點兒愛,過度保護隻能讓男孩更軟弱 68
彆讓你的“小男子漢”太聽話 71
給他機會,讓他勇敢錶達自己的見解 75
信任他,也是一種尊重 79
如果可以,尊重他的自主選擇 82
捨得讓男孩碰釘子,讓他在挫摺中成長 86
第五章 我是男子漢,就該有擔當:從小培養小男子漢的責任感 91
男人需要有擔當,而這種品質需要父母從小培養。有擔當的小男子漢纔能具有真正的競爭力,纔能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避免成為男孩的“避難所” 92
給男孩承擔責任的機會,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96
彆讓男孩習慣為錯誤找藉口 99
允許失敗,不做扼殺男孩責任感的殺手 102
讓男孩當當傢,適當參與到“傢庭動員”中來 106
適度讓男孩承受他們造成的“惡果” 110
第六章 你們的理解,就是我的整個世界:男孩不善錶達,更需要父母的理解 113
親子溝通中,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無條件地付齣愛,但是真正懂得錶達愛的父母也一定不會忘記投嚮男孩肯定和尊重的目光。對於男孩來說,父母的理解就是他的整個世界,男孩身上所産生的種種嚮上的動力都是在與父母平等交流中發展起來的。
不要總是把孩子當孩子看待 114
消除“代溝”,走近男孩內心 118
不要把男孩的逆反看成無理取鬧 120
學會傾聽,讓孩子敞開心扉 122
往好處想——積極地理解孩子的動機 125
平等交流,不要用“老子”的身份壓“小子” 128
第七章 彆再叫我“壞小子”:賞識教育,好男孩是誇齣來的 131
父母的賞識是對孩子最好的引導,也是對孩子最好的鞭策。而賞識教育則可以調動孩子學習的熱情,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從而幫助男孩找到一條適閤自己的人生之路。
賞識男孩,讓他在掌聲中成長 132
無論多忙都彆拖延贊美的時間 134
為孩子的第一次成功乾杯 138
明確告訴孩子他哪裏做得好,他纔會更加好 140
不以分數論成敗,多角度賞識孩子 143
第八章 打罵,隻會讓我更加逆反:不打不罵教男孩,不做“狼爸”“虎媽” 147
“棍棒底下齣孝子”,這是韆百年來中國傢庭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觀念。但是,作為父母,我們要知道,打罵隻會讓男孩更加逆反,成為真正的“問題男孩”。如果父母能把孩子當成知心的朋友,對孩子循循善誘,以理服人,更有可能培養齣人格健全、積極上進的孩子。
棍棒底下難齣“孝子”,打罵男孩隻會讓教育變得更糟糕 148
控製自己的情緒,掌控整個局麵 151
孩子也有自尊心,要學會給孩子留麵子 153
不要當眾批評男孩 157
嘮叨是溝通大忌,韆萬彆讓男孩“過嘮死” 160
威脅恐嚇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怕事 162
第九章 彆再滿足我的無理要求:窮養,讓男孩成為山一樣的“硬漢” 167
溺愛是害不是愛,一個在溺愛中長大的男孩,當生活的挫摺和挑戰來臨時,往往會錶現得不知所措。傢長要有意識地為男孩創造一個吃苦的環境,以期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意誌,讓男孩能夠在步入社會後,成為山一樣的“硬漢”。
溺愛是害不是愛,窮養纔能培養齣有齣息的男孩 168
挫摺教育,有意識地讓男孩吃點苦 171
強健體魄,捨得讓男孩多鍛煉身體 174
淡化物質欲望,彆給男孩太多的物質享受 178
創造機會讓男孩體驗掙錢的艱辛 181
告訴男孩,坐享其成是男子漢的恥辱 185
再富也要苦苦孩子 188
現在吃點苦,是為瞭將來少吃苦 191
第十章 青春期不是危險期:讀懂青春期男孩的叛逆內心世界 195
青春期的男孩往往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大人瞭,因而有瞭更強烈的獨立自主的願望,渴望更多的自主權利,希望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不希望父母乾涉、管製太多。傢長不必把男孩青春期的叛逆行為“妖魔化”,試著用一顆理解、包容、關愛的心去看待他們齣現的一些問題、一些行為。在這樣一個融洽的溝通環境下,男孩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為就會逐漸消失。
頂嘴、耍脾氣,正確對待青春期男孩的叛逆 196
網絡不是洪水猛獸,指導男孩健康上網 199
幫助男孩走齣早戀的“迷宮” 202
“性教育”是青春期男孩的必修課 205
彆讓男孩掉入“追星”的漩渦 209
幫助男孩解決心理問題 212
精彩章節截取
前言
一些傢長常常抱怨:男孩真是個“難搞”的角色。他們天生頑劣,生性好動,傢裏的小電器被他們拆得七零八散;總是像猴子一樣爬上爬下,弄得自己遍體鱗傷;還愛齣風頭,逞英雄,動不動就和彆人打架……似乎隻有這樣,纔能證明他是男子漢。
有過教育男孩經驗的父母都知道,養育一個男孩要比養育一個女孩的難度大許多,因為男孩有用不完的精力,總是把父母們搞得不得安寜。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傢柏拉圖曾經說過:“在所有的動物中,隻有男孩是最難以控製和對付的。"
其實,傢長們不用擔心,這些隻是男孩性格中的一部分。對於父母的育兒煩惱,或是讓父母頭疼的“問題男孩”,傢長們有沒有思考過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呢?男孩雖不像女孩那樣乖巧,卻也有很多女孩無法比擬的優勢:
他們邏輯性強,總是喜歡探索;
他們精力充沛,始終保持鬥誌昂揚;
他們喜歡創造,總是讓大腦充滿幻想;
他們勇於承擔,一心緻力於成為國傢的棟梁;
……
傢長隻要正確地引導,就一定能夠將男孩的所謂“劣勢”轉化為真正的優勢,那麼,男孩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能夠成為最棒的男子漢。
本書結閤當今教育情況,根據男孩的性彆特徵以及心理特徵,從不同的角度齣發,為傢長們提供瞭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用典型的實例,言簡意賅地剖析瞭傢長的言行,幫助父母們及時修正自己的不妥之處,並給大傢提齣一些科學閤理的教育理念,希望能夠對父母教育孩子有所幫助。書中內容雖不是金玉良言,但是對於想要搞定難搞的男孩的父母而言,此書一定是您最好的朋友。
可憐天下父母心,衷心祝願普天下的男孩的父母,能夠通過有效的教育方法使男孩成為傢裏幸福的幼苗,並成長為值得驕傲的下一代!
第一章 我不是“天生頑劣”:沒有難搞的男孩,隻有教育方法有問題的父母
很多父母為自己的“問題男孩”傷透腦筋,甚至認為自己的孩子天生頑劣。其實,沒有一個男孩天生就是“壞小子”,問題大多齣在父母對男孩的教育方法上。也就是說,隻要父母找對方法,那麼還有“難搞的男孩”嗎?
沒有問題男孩,隻有方法有問題的父母
很多傢長總是將自己與孩子對立起來,抱怨男孩的對抗情緒和叛逆心理。事實上,隻要多換位思考,多進行溝通,我們就會發現,“問題孩子”其實沒有問題。
當今社會,多數男孩的成長是積極嚮上的,他們發奮學習,健康成長,成為品學兼優的孩子。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任性叛逆、頹廢厭學、上網早戀、自私冷漠、貪圖享樂、缺乏誠信等。
這時候,“問題男孩”的傢長就會感嘆:我為孩子提供瞭這麼好的條件,創造瞭這麼好的環境,付齣瞭這麼多的心血,為什麼孩子總是不爭氣呢?其實,傢長不應一味地指責孩子,而應靜下心來,找齣這些“問題男孩”問題的來源和引發點。筆者在多年的教育工作後總結後發現,孩子齣現問題與傢長的教育方法不當有很大關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成長為品學兼優、聽話懂事的孩子,就得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教育方法得當的好父母。
××市的張小波與××市的李蕓通過網絡開始瞭閃電般的網戀,而在QQ和郵件上,他們談論最多的是張小波的兒子——張明。由於張小波和他的前妻工作非常忙,沒時間照顧兒子,兒子從小性格孤僻,很少與人交流。但張小波又對兒子提齣嚴格的要求:無論是學習還是課外活動,必須樣樣爭第一。
張明讀三年級時,有一次考試隻考瞭95分,他害怕父親責罵,就一直騙父親說試捲還沒發下來。當張小波知道兒子撒謊後,一怒之下將試捲撕得粉碎。
小小年紀的張明不堪重負,曾和父親說:“我不想念書瞭。”張小波賭氣說:“那好啊,樓下有個賣肉夾饃的老大爺,明天你就跟他賣肉夾饃去。”說罷就將張明的書包從5樓扔下去,嚇得兒子拼命大哭……
後來,長期的學習壓力加上父母突然離婚,終於讓張明崩潰瞭。醫生建議張小波把兒子送進精神病醫院接受治療。這時,與張小波相戀的李蕓得知這個消息後,對張小波說很可能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張小波的教育方法齣現瞭問題。於是,她提議請假來照顧張明。見到張明之後,李蕓24小時陪在張明的身邊,給他講很多開心、有趣的事。堅持瞭3個月後,張明的病情開始好轉。
在後來的日子裏,張小波和李蕓經常帶兒子到河邊釣魚,還坐在地裏吃烤得黑糊糊的玉米棒子……很快,張明和李蕓便成瞭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李蕓發現性格內嚮的張明其實在文學方麵很有天賦,就鼓勵張明將自己的想法和經曆都寫齣來。
於是,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張明便寫齣瞭一本11萬字的小說。幾個月後,他又完成瞭一本7萬字的小說。後來,張明被國內的××大學破格錄取。
很多父母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為孩子付齣那麼多,為什麼他不聽我們的話?" “小時候那麼乖,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叛逆?”實際上,問題就齣在傢庭內部。父母的人格及素養是孩子成長的鈣質支撐,對孩子的心靈和為人處世有著巨大影響。
那麼,父母該用什麼方法應對問題較多的男孩呢?
(1)父母要有正確的人格取嚮。
孩子的人格取嚮,大部分是由其父親和母親的人格取嚮支撐結構決定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素質問題其實非常明顯,它會集中體現在父母提齣要求、陳述觀點的言語中,隻有父母具備正確的人格取嚮,孩子纔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2)父母要清算自己的人格障礙,修補自己的人格缺損。
概括地說,父母人格素養缺陷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人格障礙,二是人格缺損。“自以為是”是最普遍的人格障礙,它很容易使下一代産生人格紊亂。
據調查,大多數休學少年的父母存在人格障礙和人格缺損。他們當中,有職位不低的公務員,有資産不菲的企業傢,還有知名主持人。所以,父母應認真清算自己的人格障礙,修補自己的人格缺損。
(3)不要用話語強權腐蝕孩子的人格。
傢庭氛圍好似一隻木桶,桶能夠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闆。同時,“最短的木闆”不但決定瞭傢庭氛圍的最好狀態,還會使傢庭的優勢資源流失。因此,做傢長的要重視傢庭成員之間的和諧關係,不要做話語強權的“獨裁者”。
想要孩子聽父母的話,父母就應該先做齣錶率。隻有這樣,纔能培養齣一個全麵發展、努力上進的男孩。
想改變男孩,不如改變自己
作為父母,我們要多尋找自身存在的問題,試著改變教育方式和教育態度。待解決瞭這些問題,孩子的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會或多或少地犯錯,犯錯同樣是一種學習、一種成長。作為傢長,我們要做的是正確引導而不是代替孩子思考,是尊重孩子的意願而不是對孩子的行為嚴格限製。韆萬不要把“應該這樣,不能那樣”掛在嘴邊,要給孩子一些自己體會對與錯的機會。在試圖改變男孩之前,不如先改變自己,隻有讓他們體會到錯誤帶來的後果之後,纔會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有部分傢長並不會心平氣和地幫孩子想辦法,而是火冒三丈、大聲嗬斥,還有的傢長甚至翻舊賬,嘮嘮叨叨沒完沒瞭,以圖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模樣。這樣不斷批評的結果是:孩子越來越膽怯,不敢再輕易嘗試,一旦齣現紕漏就陷入深深的自責,甚至有一種恥辱感……這裏不得不說,這種教育方式是非常不理智的,盡管傢長的初衷是好的。
正確的批評方式應該是:先描述孩子的行為,然後清楚明白地告訴他這樣做的後果,同時錶達傢長的感受和痛苦。隻有按照這樣的方式批評,纔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一天中午,保羅帶傢人齣去吃飯。落座後,兒子薩姆看到桌子上放著牙簽,就拿牙簽拼起瞭字母。先拼瞭A、B、M、N等,而後又拼瞭S和F。當薩姆陶醉於自己的創意時,保羅脫口而齣:“你的N和F拼反瞭!"
當保羅打算伸手更正兒子的牙簽拼寫時,他的妻子瞪瞭他一眼,阻止瞭丈夫的行動。好在薩姆挨著媽媽坐,沒有聽清桌子對麵爸爸說的話,依舊是一副洋洋自得的樣子。
事實上,從薩姆開始試著寫字的時候,他就經常把N、F、E等字母以及2、5、6等數字弄反。他寫自己的名字,也時常寫成Asm (s和a弄反瞭)。但薩姆的媽媽從不告訴兒子他寫錯瞭,也不去糾正,因為她知道,大多數孩子都會經曆一個正反“混淆”的時期,這很正常。這個時期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尚不具備完美地糾正視覺差的能力(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反著的、倒著的,靠大腦糾正過來)。隻要耐心等待一段時間,一切自然會變好。
事後,保羅的妻子還提醒保羅,在倫敦的傢裏,公公給他們展示其小時候的作業,都8歲瞭,他的g還常常是反的;某篇作文裏,girl寫得像pirl, pig寫得像pip,但從沒有人笑話過他,也沒有人為他做過糾正。老師更不會因為他的g有時是反的而否定這篇精心創作、一筆一畫寫下來的作文。
作為父母,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態度,包容孩子的一些細小、正常的“錯誤”,相信到瞭一定的年齡,他自己自然會更正過來。如果像保羅一樣急於求成,每次都去糾正孩子,那無疑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受損。
傢長嗬護孩子,關愛孩子,教育孩子,對孩子而言是其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但現如今有很多傢長在教育孩子方麵不得要領,甚至為此頭疼不已。實際上,我們需要的是一種“顛倒”過來看事情的思維。
也就是說,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我們不能自以為是地製訂一些所謂的“標準”要求子女應該怎麼去做,怎麼做是對的和符閤標準的。試著多為孩子考慮,在要求他們努力改變的同時,反過來思考我們的行為方式是不是存在問題,自己需不需要改變。
一些傢長的問題就在於,總是將自己的經驗淩駕於孩子之上,讓孩子自卑、緊張、畏首畏尾,喪失原動力和創造力。這對於孩子的個性發展而言,簡直是一場災難。因此,為瞭孩子的成長,我們一定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1)改變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大多數傢長都將目光集中在孩子身上,很少考慮自身的問題,然而現實中的很多問題都是由傢長錯誤的教育方法、教育觀念引發的。
為瞭更好地與孩子溝通,我們可以多讀一些教育書籍,或者尋求教育專傢的幫助,在教育專傢的指導下,逐步改變自己錯誤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
(2)改變態度,要有耐心。
沒有耐心是傢長們另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人一著急生氣,就衝孩子嚷嚷。而孩子畢竟是孩子,你限製他一小時,他可能會用一個半小時來對抗。所以,對待生性倔強、自尊心很強的男孩,一定要有耐心,要以和善的態度進行引導。韆萬不能生拉硬拽,讓他很沒有麵子。
(3)多換位思考。
有的傢長說話直白,而且非常生硬,讓孩子很難接受。所以,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先想一想,多換位思考,以他能接受的方式去說。當他實在不想聽的時候,要盡量少說,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說。
要做到以上幾點,確實有些睏難,但正所謂“百煉成鋼”,隻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就不怕經受孩子給我們的韆錘百煉,而且還能因此練就寬厚的胸懷、堅強的神經、敏銳的目光和智慧的頭腦。
要想改變男孩,不如先改變自己,不管傢長的內心多麼生氣,多麼憤怒,都要讓自己冷靜下來。隻有等自己的情緒漸漸平穩後,纔能和顔悅色地給孩子講道理,這時候,孩子纔有可能接受父母的建議,進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爸爸是偶像——養育男孩,父親的關鍵力量
爸爸是男孩的朋友、玩伴、師長,是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關鍵力量……一個男孩如果將自己的父親作為榜樣,對他的心理成長最為有利。
每個男孩的成長都離不開傢長的愛,但父愛和母愛又是完全不同的。母愛柔和、細膩,可以給男孩帶來滿足感;父愛粗獷、博大,能夠讓男孩找到方嚮。他們可以從父親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同時還會模仿父親的行為,讓自己一步步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因此,為瞭男孩的健康成長,父親韆萬不要以“工作太忙”為藉口忽視對兒子的教育。如果一個小男孩長期接觸不到父親或是感受不到父愛,就會缺乏安全感,進而迷失方嚮。
做父親的應該明白,自己的語言、行為以及思想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兒子,他會不自覺地將你當作榜樣。所以,作為父親,首先應做到誠實守信,堅忍不拔,且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承受人生的失敗和打擊,不隨便發脾氣,不推卸責任,不輕言放棄……成功的“父教”可以賦予男孩自理能力、自信心理、驍勇精神,可以培養男孩獨立、自信、果斷、豪爽的性格,可以讓他們遠離自私自利、羞怯自卑、沉默寡言、感情冷漠、害怕失敗等消極個性和品質。
談到傢庭教育和孩子的問題,40歲的侯先生並沒有錶現齣焦慮和不安,他始終保持著順其自然的心態。他認為,對孩子的教育要有一定的規劃,然後循序漸進、分步完成,切不可太心急、太功利。
足球是侯先生最大的業餘愛好,不管是“世界杯”、“歐錦賽”、“歐冠”、“亞冠”還是“中超”的比賽,隻要時間允許,他場場不落。做過體育老師的侯先生,不僅愛看足球,也酷愛踢足球。他覺得踢球既能強健體魄,又能陶冶情操,所以平時看比賽的時候總會帶上兒子。耳濡目染之下,侯先生的兒子也自然而然地愛上瞭足球。
父子倆一起在球場揮汗如雨,一起切磋球技。在父親的指點下,兒子的球技進步很快。2011年,兒子侯世鐸在溫州市首屆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上榮獲三等奬;2012年,兒子又參加瞭第三屆長三角城市中老年、少年足球邀請賽,同樣取得瞭少年組第六名的好成績。
現在,侯先生的兒子每周都堅持在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參加三天正規、專業的青少年足球培訓。
一個男孩崇拜父親,可以讓他變得更健康、更有目標、更有安全感。所以,即使你覺得自己並不是最優秀的父親,也應該堅信,對於兒子而言,你就是他最好的老師。
父子之間有一種特殊的語言,他們時常會在一起不分長幼地打鬧,不斷觸碰對方的身體……行為學傢也錶示,這些打鬧是父子之間的一種深層次溝通,可以讓男孩意識到,他將來要成為一個像父親那樣的男人。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在男孩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他們所需要的榜樣是不斷變化的。
所以,要想做好男孩的榜樣絕非易事。如果你對做男孩的榜樣還不是很有信心,不妨藉鑒下麵幾種觀點和方法:
(1)幼兒期的男孩,幫他們緩解對母親的依戀。
如今的很多小男孩,總是寸步不離地跟著母親,有的男孩即使到瞭上學的年齡,也成天跟在媽媽後麵,不肯去學校。除瞭媽媽,他們拒絕與任何人在一起,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爸爸。
心理學傢通過研究發現,這樣的男孩長大後總是很難融入集體,而且無論是做事情,還是與人相處,都很容易被強烈的自卑心理包圍。母親的愛固然令人迷戀,但過度的母愛就會使男孩永遠停留在小男孩的狀態。
對幼兒期的男孩而言,父親最主要的心理任務之一就是,幫助男孩完成對母親的親密分離,即讓他們不再依戀媽媽,逐漸接納爸爸和其他人。作為父親,在這一時期要多抽時間陪男孩,鼓勵他與自己溝通。
(2)兒童期的男孩,讓他們明確規則,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
一位幽默的父親曾說:“我們要想與兒子很好地相處,一定要學會摔跤!”確實,男孩們都喜歡與自己的父親打成一片。可彆小看瞭這些打鬧,通過打鬧,男孩可以學到很多對他們以後成長具有深遠意義的東西。
在打鬧的過程中,男孩總會不計後果地去搞破壞、去攻擊彆人,這時候,爸爸就應讓他們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則的。通過明確規則,男孩還能提高自己的自控力,開始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的行為。
(3)青春期的男孩,讓他們感覺到道德約束的力量。
青春期的男孩容易變“壞”,而早有心理學研究錶明,青春期的男孩是否會變“壞”,與他們是否和父親在一起有很大的關係。
男孩進入青春期後,自己的身體會在很短時間內發生巨大變化:他們的身高猛增,力氣也變大瞭很多。麵對溫柔或暴躁的媽媽時,即使很乖巧的男孩也不免産生“這下,媽媽再也不能強迫我做任何事情瞭”的想法。
有瞭這種想法後,男孩就開始不拿媽媽的教育當迴事,甚至故意嚮媽媽挑戰。這時候,如果讓他們的行為不斷得逞,男孩就會變得自高自大,甚至目中無人。在這種情況下,隻有父親的權威能讓他們保持清醒。
男孩總是喜歡把爸爸視為偶像,因為爸爸是男孩最親近的人,在爸爸身上,總是能夠輕易地聯想到自己的未來。所以,父親在孩子麵前要起到錶率作用,要及時告訴男孩,要想成為真正的男子漢,必須把握自己行為的“度”.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母親是教育的半邊天
作為與兒子接觸最多的人,母親對兒子性格、習慣的形成影響最大。恰當的母愛會給予孩子十足的安全感,促使孩子去麵對一切睏難和挑戰。
從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在這個過程中,母親的教育任務有很多。除瞭要保護他不受外界和自己的傷害之外,還應努力做到下列幾點:
(1)賦予兒子心靈的力量。
無論是正在成長的小男孩,還是已經成傢立業的男人,或是已經年過半百的中年人,母親永遠是他們心靈停泊的港灣,母親的存在能給他們帶來最大的安全感。
母愛是神奇的,男孩對母愛的追隨並不是迷戀,而是尋求一種心理的支撐和精神的寄托。這種力量的給予者隻能是母親。
(2)塑造兒子的性格。
行為學傢通過對部分少年犯的研究,發現瞭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多數犯有偷竊罪的男孩有一個共同點,即他們都沒有母親,或是沒有和母親生活在一起。行為學傢給齣的解釋是,偷竊行為大多是由在情感上對彆人的財産和所有權缺乏應有的尊重而引發的。換而言之,是由於這些男孩在小的時候沒有得到過母親的愛和尊重,沒有學會尊重彆人,更沒有能力愛彆人。
由此可見,母愛對男孩性格的形成有著多麼大的影響。
有一次,翰翰因為在學校和同學打架,被老師狠狠地訓斥瞭一頓,非常難過。放學迴到傢,媽媽發現孩子的臉色不對,就耐心地詢問他。於是翰翰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告訴瞭媽媽。原來,他在課間和一個同學鬧著玩,不小心弄疼瞭那位同學,一來二去就“升級”成打架瞭。
媽媽聽瞭翰翰的描述,不急不慢地說:“媽媽可以理解你的心情,彆多想瞭,老師批評兩句也是很正常的。下次和同學玩耍時注意分寸就行瞭,你看這樣弄得大傢都不高興,不是嗎?好瞭,洗洗手,吃點兒水果吧!"
聽瞭媽媽的話,翰翰覺得心裏舒服多瞭。
翰翰被老師批評瞭,他迴到傢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安慰。如果這時候父母還要因為孩子做錯事而大聲斥責他,那他一定會感到很無助,會更加難受。因此,我們一定要用柔和的態度來化解他在學校的“遭遇”。
俗話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那麼,母親應該如何做好兒子人生的“總設計師”呢?假如現在你的答案還太明確,不妨參考下列幾種方法:
(1)開發兒子的智力。
大量的調查研究錶明,3歲之前是孩子智力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如果傢長沒有在這一時期及時地引導和開發孩子的智力,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孩子智力開發的潛能將逐漸遞減,甚至齣現萎縮。這就是心理學傢所說的“智力遞減定律”.
而在開發孩子的智力方麵,母親的作用極其重要。母親的關懷與愛護,是嬰幼兒身心健康發育以及智力發展的基礎。如果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母親沒有在旁邊嗬護其成長,那麼這個孩子的智力發展很可能會齣現障礙。
(2)讓兒子感覺到被愛。
科學傢們經過研究證明,小男孩要比小女孩更需要母親的關注。當他們察覺到母親不在身旁時,就會産生強烈的不安全感,進而用哭鬧來提醒母親。假如男孩長期得不到母親的關愛,這種不安全感很可能會伴隨他一生。
(3)去除男孩的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男孩到瞭一定年齡,媽媽就會發現他們身上有這些壞毛病:常常把自己的房間搞得一團糟,而且很不愛乾淨;如果沒有媽媽提醒,他們可以很長時間不洗澡;有時很粗心,將文具盒、課本等忘在傢裏也是常事。
這時候,我們就要轉移一下教育的重點瞭,即由“細心地照顧兒子、愛護兒子”轉變到“糾正兒子的壞習慣、培養兒子的好習慣”上來。不要認為那些小毛病微不足道,總幫他們收拾爛攤子,不忍心對其“動怒”,這樣做對兒子將來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對於男孩而言,“媽媽”和“老師”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們應該明白,無論老師多麼重要,都無法替代媽媽。一個好媽媽確實能勝過一個好老師,而善解人意的媽媽可以勝過10個好老師!
這裏並不是刻意拿“媽媽”和“老師”作對比,隻是強調好媽媽的重要性。男孩從呱呱墜地到上幼兒園,媽媽時時刻刻都陪伴著他,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深深感染著他。其實男孩到瞭走進校園、跟著老師學習的時候,他早就在媽媽的影響下,養成瞭固定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
也就是說,媽媽是男孩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正確的教育方式能為其打下良好的做人與做事的根基。所以,不要總是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老師身上。老師每天要管理幾十個人組成的班級,精力畢竟有限,很難對每一個孩子進行非常細微的關懷。而且,孩子會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我們根本做不瞭主,但我們能成為什麼樣的母親,卻完全可以做主。
男孩的生活除瞭學校就是傢庭,他們犯錯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媽媽不分青紅皂白的吼叫。其實,隻要柔聲細語地和他講道理,減少大吼大叫斥責他的次數,男孩自然會越來越聽你的話,你在他心中也會越來越有威信。所以,男孩遇到什麼樣的老師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受到好媽媽的正確引導。
彆讓教育偏航,錯愛等於錯誤
愛可以幫助孩子成長,錯愛卻隻能阻礙他們成長。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什麼是愛,什麼是錯愛,也許很多傢長都沒有認真思考過。古人說“嚴父齣孝子”,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孩子沒有很強的是非分辨能力,他心目中的“對”與“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如果這時候不嚴格要求孩子,不加強對孩子正確的是非觀教育,孩子長大後,很有可能就會誤入歧途。
當然這種“嚴格”也是一種愛的錶達方式,但隻有做到嚴中有慈、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孩子最終纔會心悅誠服並從中受益。如果嚴格過度,則會適得其反,甚至發生不該發生的悲劇。
小榖奇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傢,但他親手毒死瞭自己的母親、爺爺和奶奶。傢庭慘劇的根源在傢庭教育方式上。傢裏對他寄予瞭太大的希望,對他的教育極為嚴格,每一次考試都要求他必須考齣好成績,否則就會遭到責罵,甚至還會挨打。
小榖奇漸漸對傢人産生瞭一種反叛心理,覺得自己必須擺脫他們的束縛。一天,剛滿15歲的他買來毒鼠強,悄悄將它放進傢中的米粥裏。結果,他的媽媽、爺爺、奶奶吃後毒發身亡。小榖奇陷入瞭悔恨與恐懼的深淵,但這一切都已經無法彌補瞭。他被判無期徒刑,一朵還沒有開放的花蕾就這樣凋謝瞭。
在很多傢庭裏,父母太嚴厲瞭,孩子會怕,這樣孩子在傢長麵前就會錶現得很聽話,傢長看到孩子這麼乖,自然非常高興。可是,在傢長得意地認為自己的“嚴”發揮瞭作用時,卻不知道,因為“嚴”,他們對孩子的愛被濛蔽瞭。很多孩子可能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從心底裏有一種排斥感,甚至生齣仇恨。小榖奇的傢長如果稍微接受一點現代傢庭教育的學習和指導,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
其實,自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一旦被約束過久,就會利用每一個機會去爭取自由,盡情放任自己。由於受管束太久,一下子得到解放,可能對自由的真義會有所誤解,從而濫用自由。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並不是越嚴越好,越苛刻越好,要放與管相宜,不能走極端。正如小樹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氣和燦爛的陽光一樣,孩子的成長也需要寬鬆的環境和熱情的鼓勵,否則,再好的樹苗也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再聰明的孩子也不能茁壯成長。中國有句古訓--“嚴師齣高徒”。這句古訓本身並沒有錯,但很多父母在理解和運用時過瞭頭,不僅傷害瞭孩子,有的甚至毀瞭孩子一生。為此,教育專傢為我們提齣以下建議:
(1)嚴厲之餘,還需溫情。
負責任的父母會對孩子嚴格要求,但是嚴厲不能過度,而且嚴厲之餘還需溫情,即當父母對孩子進行嚴厲批評之後,還需給孩子講一些平和的道理,讓孩子明白父母的心情;或者當父母的嚴厲傷害瞭孩子之後,父母應主動嚮孩子承認錯誤,請求孩子的諒解,讓孩子感到父母的溫情。
要想做到這一點,父母首先要有與孩子平等的意識,不能總是高高在上地俯視孩子。此外,教育孩子必須有融洽的親情關係作基礎,關係的影響力大於教育的內容。
(2)愛之深,不要責之切。
孩子在犯錯之後往往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已經開始感到後悔,這時如果父母再非常嚴厲地指責孩子,就會使孩子在犯錯之後又遭受傷害。或許很多父母會說:“我也是為瞭孩子好啊!我是愛之深,責之切!”其實愛之深,並不一定要責之切,以寬容、理解的心態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反而會事半功倍。
(3)藏起教鞭,露齣微笑。
暴力會使孩子産生畏懼心理,會使孩子疏遠父母;微笑則會使孩子更愛父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如果你希望孩子快樂地成長,希望和孩子有融洽的親子關係,那麼請藏起教鞭,露齣微笑,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贊賞。
總之,幫助孩子成為健康、快樂、獨立的個體,應該是傢長最基本的教育目標。要創造寬鬆自主的傢庭氛圍,把孩子當作跟自己一樣平等的人來理解他、尊重他,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使他能夠自由、主動地成長,同時還要懷著一份平和、適度的期望去看待他、欣賞他。
彆用所謂的愛拿走孩子的幸福。愛固然是好的,但是錯愛卻是傷。父母應該重新審視自己愛的靈魂、教育的價值觀、教育的齣路、教育的方法這四大範疇的至理心法與技巧,改善同孩子的關係,達成美妙的溝通與幸福。
給男孩一個溫馨和諧的傢庭環境
傢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溫馨和諧的傢庭是其身心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父母隻有為他們提供一個好的傢庭氛圍,纔能讓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男孩眼中,傢不僅僅是生活的地方,更是他們學習和成長的地方。在一個快樂幸福的傢裏,男孩會學會如何感恩、如何愛人、如何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那麼,要創造什麼樣的傢庭環境纔有利於男孩的成長呢?
一對夫妻在接兒子放學迴傢的路上,忽然大聲爭吵起來,最後居然揚言要離婚。等怒火漸漸平息下來,他們纔意識到孩子還跟在身後。這時,他們看到兒子在畫闆上畫瞭一幅畫,畫麵上有兩個錶情扭麯的大人,中間躺著一個小孩。
媽媽看瞭畫後,很好奇地問:“地上怎麼會有個小孩,他怎麼瞭?"
“死瞭!”兒子迴答。
“他為什麼死瞭呢?"
兒子沉默瞭半晌,說:“因為爸爸媽媽總是吵架、分手……"
兒子的話深深地震撼瞭這對夫妻。原來,兒子看到班上很多單親孩子都神情憂鬱,害怕加入他們的行列。他們看過畫之後,再也沒有吵過架。
男孩在成長中最需要的就是安心、安定、安全的傢庭環境和父母完整的愛。所以,傢庭成員之間要相互體貼和信任,韆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麵吵架,給孩子帶來精神上的苦悶。
那麼,為瞭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該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傢庭環境呢?建議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1)在男孩麵前錶現齣快樂的一麵。
根據兒童心理學傢的研究,在快樂幸福的傢庭中長大的男孩,其情商與智商的發育都更為全麵。原因在於,愉快的傢庭氛圍可以促進男孩大腦細胞的發育,緩解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
如果傢長們每天都能把歡聲笑語帶迴傢,那麼,這個傢就是一個放鬆身心的地方;反之,如果傢長們每天帶著煩惱迴傢,那麼這個傢將逐漸成為一個讓人消沉的地方。試想一下,一個在消沉的、處處充滿危機的傢庭中長大的男孩,怎麼能夠身心健康呢?
(2)在傢裏多放一些有意義的書籍。
如果你的孩子非常調皮,時常做“壞事”,不妨將傢裏布置成一間書屋,讓傢裏處處散發齣書香氣,孩子無聊的時候,就可以隨手拿來一本書看。他會很自然地學父母的樣子,從剛開始隻看一兩頁就放下,到後來可能一看就是一下午,從而自由自在地在書海中遨遊。
時間長瞭,男孩會時不時地與父母分享讀書的心得,最後真正地愛上閱讀。
(3)營造民主的傢庭氛圍。
中國大多數的傢庭是不夠民主的,爸爸媽媽動輒就會對兒子說:“你不能這樣,你要那樣……" “按我說的辦……”諸如此類,這無疑是對他們的一種打擊,容易使其形成自閉的心理,甚至關上與他人交流的心門。所以,傢長要為男孩營造一個充滿民主的氛圍,試著把其當朋友、夥伴對待。
這樣,男孩就會逐漸明白,自己是傢庭中的一員,並非父母的附屬品,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誌。所以,父母們應盡快摒棄“孩子還小,很多事情沒有必要讓他知道”的心理,讓你的兒子更獨立。
(4)吵架不要總是當著孩子的麵。
“成天什麼事兒都不乾,以為往傢拿迴點錢就瞭不起瞭?" “你看看人傢×××又弄瞭套房子,你看你!" “又齣去和那個狐狸精吃飯瞭吧?" ……這是夫妻吵架時經常用的颱詞。我們爭吵的時候肯定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權當是一場發泄,然而這些惡意傷人的話,卻很可能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傢庭是男孩成長的搖籃,父母是男孩的一麵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給男孩的成長帶來很大影響。正如同那個大傢熟知的公益廣告:一個小男孩在無意間看到忙碌瞭一天的母親在為奶奶洗腳,雙方非常融洽地聊著天,他也突然端來瞭一盆水給自己的媽媽洗腳……
孩子雖小,卻對傢庭氛圍十分敏感。甚至是兩三歲的孩子,他都能非常準確地分辨齣傢裏父母感情的好壞。所以,為瞭孩子的未來,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溫馨和諧的傢庭環境。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