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不是劝你扔下生活背上背包出门看世界的心灵鸡汤。作者艾小柯经历独特,从中国北方的一座小城到美国、澳大利亚留学旅居多年,她用一双孩子的眼睛观察异国的大千世界,探索异乡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气质。她曾长时间生活的两个城市——新奥尔良和旧金山,是独具特色的美国文化重镇;之后搬去澳大利亚,又对悉尼和墨尔本有深入的触碰。她不作走马观花式的猎奇记录,而是在认识这些城市的过程中成长,在缓慢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摸索人与空间的关系,异乡与故乡之间的两难抉择。她在文字的丛林里寻根溯源,从异乡的角度反思流浪,寻找故乡。她提出了艰难的问题,并试图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同时也毫不避讳求而不得的苦涩与困惑。这本书是艾小柯的心灵之旅,也是一场源自异乡而终于走向故乡的文化之旅。
艾小柯,女。南开大学国际经济学学士,美国杜兰大学经济学博士,现旅居澳大利亚从事咨询业。在美国新奥尔良留学时遭遇卡特里娜飓风,逃难路上初次写作,从此再未停笔,曾为《电影世界》《读品》《读者(原创版)》等多家杂志供稿并撰写专栏。
编者说:我为什么选中了艾小柯 作者 | 曾健 这本书从筹划到出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从09年开始上豆瓣,然后发现豆瓣上有很多高人,当然,比高人更多的是文艺青年或者说文学青年。文艺青年在我这里不是一个贬义词,有很多高人都是从文艺青年开始的,有些最后成了大师。如果没有...
评分此文发表于《文学报》,发表时有所删减,这是原文。 鄙人很自不量力地讨论“豆瓣文学”,分别选取了三个豆瓣红人的三部作品: 不良生《继续走,继续走失的青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39850/ 沈书枝《八九十枝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770836/ 艾小...
评分当行走成为习惯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4-05/18/content_493951.htm 要追溯我最初的行走,该是从我的生命还只有四十几天时,在妈妈的怀抱里从青岛到格尔木,妈妈支边的所在地开始。接下来,三岁以后,我就过起了跟随父母甚至舅舅...
评分 评分写新奥尔良那篇是真的好。写悉尼,墨尔本,也都不错。但有点可惜,其他更多的则略平铺直叙。
评分标记一下,真好看。尤其是后半部分“乡愁”,我想有过异乡人经历的读者,都会心有戚戚。
评分这才知道传说中的豆瓣文艺女青年可以文艺到什么程度,而且不是一个人在文艺,还有一个男青年陪她一起文艺。到最后一篇,原先的猜测才被证实,于是那释之不去的、不断涌出的不安,又让自己回归真空……
评分写得可真细,跟画画似的。
评分居然是南开校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