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04
徐中先生生平⋯⋯⋯⋯⋯⋯⋯⋯⋯⋯⋯⋯⋯⋯⋯⋯⋯⋯⋯⋯⋯⋯⋯⋯⋯⋯⋯⋯⋯⋯⋯⋯10
徐中先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
北京外贸部大楼的建设(1950—1952年)⋯⋯⋯⋯⋯⋯⋯⋯⋯⋯⋯⋯⋯⋯⋯⋯⋯⋯32
天大校园建筑的设计(1952—1958年)⋯⋯⋯⋯⋯⋯⋯⋯⋯⋯⋯⋯⋯⋯⋯⋯⋯⋯⋯34
建筑与美⋯⋯⋯⋯⋯⋯⋯⋯⋯⋯⋯⋯⋯⋯⋯⋯⋯⋯⋯⋯⋯⋯⋯⋯⋯⋯⋯⋯⋯⋯⋯⋯⋯⋯⋯40
建筑的艺术性究竟在哪里⋯⋯⋯⋯⋯⋯⋯⋯⋯⋯⋯⋯⋯⋯⋯⋯⋯⋯⋯⋯⋯⋯⋯⋯⋯⋯⋯52
探讨建筑里的艺术问题⋯⋯⋯⋯⋯⋯⋯⋯⋯⋯⋯⋯⋯⋯⋯⋯⋯⋯⋯⋯⋯⋯⋯⋯⋯⋯⋯⋯57
建筑和建筑设计⋯⋯⋯⋯⋯⋯⋯⋯⋯⋯⋯⋯⋯⋯⋯⋯⋯⋯⋯⋯⋯⋯⋯⋯⋯⋯⋯⋯⋯⋯⋯59
建筑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关系⋯⋯⋯⋯⋯⋯⋯⋯⋯⋯⋯⋯⋯⋯⋯⋯⋯⋯⋯⋯⋯⋯⋯⋯⋯66
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建筑新风格⋯⋯⋯⋯⋯⋯⋯⋯⋯⋯⋯⋯⋯⋯⋯⋯⋯⋯⋯73
论建筑风格的决定因素⋯⋯⋯⋯⋯⋯⋯⋯⋯⋯⋯⋯⋯⋯⋯⋯⋯⋯⋯⋯⋯⋯⋯⋯⋯⋯⋯88
徐中先生与建筑学教育
怀念启蒙老师徐中教授/ 吴良镛⋯⋯⋯⋯⋯⋯⋯⋯⋯⋯⋯⋯⋯⋯⋯⋯⋯⋯⋯⋯⋯⋯⋯98
怀念徐中老师/ 齐康⋯⋯⋯⋯⋯⋯⋯⋯⋯⋯99
传统的继承者与叛逆者——忆徐中教授的创新精神/ 彭一刚 黄为隽⋯⋯⋯⋯102
徐中先生与天大建筑系/ 聂兰生 章又新⋯⋯⋯⋯⋯⋯⋯⋯⋯⋯⋯⋯⋯⋯⋯⋯⋯⋯105
忆敬爱的徐中先生/ 魏挹澧⋯⋯⋯⋯⋯⋯⋯⋯⋯⋯⋯⋯⋯⋯⋯⋯⋯⋯⋯⋯⋯⋯⋯⋯109
理论思考的严谨性与设计思维的敏锐性/ 布正伟⋯⋯⋯⋯⋯⋯⋯⋯⋯⋯⋯⋯⋯⋯112
追忆与恩师徐中的二三事/ 徐显棠⋯⋯⋯⋯⋯⋯⋯⋯⋯⋯⋯⋯⋯⋯⋯⋯⋯⋯⋯⋯⋯119
不弃愚钝,点化成形——领受徐中老师给我改图/ 邹德侬⋯⋯⋯⋯⋯⋯⋯⋯⋯122
怀念徐中先生/ 张文忠⋯⋯⋯⋯⋯⋯⋯⋯⋯⋯⋯⋯⋯⋯⋯⋯⋯⋯⋯⋯⋯⋯⋯⋯⋯⋯⋯125
徐中先生是天大建筑学院的创业者和领路人,我们永远怀念他!/ 沈玉麟⋯⋯127
徐中先生的生平——论他的教学思想、科研态度、学术观点与为人/ 周祖奭⋯132
徐中先生的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 周祖奭⋯⋯⋯⋯⋯⋯⋯⋯⋯⋯⋯⋯⋯⋯⋯⋯⋯⋯141
天津大学建筑系办学特色与徐中先生/ 胡德君⋯⋯⋯⋯⋯⋯⋯⋯⋯⋯⋯⋯⋯⋯⋯145
走独辟蹊径的创作道路——忆徐中先生与『人民大会堂』的建筑创作/ 张敕⋯148
《透视建筑教育》——献给徐中老师的书/ 荆其敏⋯⋯⋯⋯⋯⋯⋯⋯⋯⋯⋯⋯⋯150
追忆与徐中先生共事的那些岁月 / 陈式桐⋯⋯⋯⋯⋯⋯⋯⋯⋯⋯⋯⋯⋯⋯⋯⋯⋯153
记忆中的祖父 / 徐石⋯⋯⋯⋯⋯⋯⋯⋯⋯⋯⋯⋯⋯⋯⋯⋯⋯⋯⋯⋯⋯⋯⋯⋯⋯⋯⋯158
徐中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
鼓励建筑学科 培养建筑人才/ 李家俊⋯⋯⋯⋯⋯⋯⋯⋯⋯⋯⋯⋯⋯⋯⋯⋯⋯⋯⋯166
感恩母校 感恩师长/ 刘燕辉⋯⋯⋯⋯⋯⋯⋯⋯⋯⋯⋯⋯⋯⋯⋯⋯⋯⋯⋯⋯⋯⋯⋯⋯167
感念徐中先生/ 路红⋯⋯⋯⋯⋯⋯⋯⋯⋯⋯⋯⋯⋯⋯⋯⋯⋯⋯⋯⋯⋯⋯⋯⋯⋯⋯⋯⋯168
深切缅怀徐中先生/ 谌谦⋯⋯⋯⋯⋯⋯⋯⋯⋯⋯⋯⋯⋯⋯⋯⋯⋯⋯⋯⋯⋯⋯⋯⋯⋯⋯169
做先辈那样的建筑学人,推动建筑学科繁荣发展/ 张颀⋯⋯⋯⋯⋯⋯⋯⋯⋯⋯170
缅怀天津大学建筑系创办人徐中先生/ 彭一刚⋯⋯⋯⋯⋯⋯⋯⋯⋯⋯⋯⋯⋯⋯⋯173
深切怀念恩师——徐中教授/ 戴复东⋯⋯⋯⋯⋯⋯⋯⋯⋯⋯⋯⋯⋯⋯⋯⋯⋯⋯⋯⋯177
徐师关注我们的“美学热”/ 邹德侬⋯⋯⋯⋯⋯⋯⋯⋯⋯⋯⋯⋯⋯⋯⋯⋯⋯⋯⋯⋯180
以“理论的理论”应万变是可持续进取的创作之道/ 布正伟⋯⋯⋯⋯⋯⋯⋯⋯182
我的老师/ 崔愷⋯⋯⋯⋯⋯⋯⋯⋯⋯⋯⋯⋯⋯⋯⋯⋯⋯⋯⋯⋯⋯⋯⋯⋯⋯⋯⋯⋯⋯⋯185
忆恩师/ 钟训正⋯⋯⋯⋯⋯⋯⋯⋯⋯⋯⋯⋯⋯⋯⋯⋯⋯⋯⋯⋯⋯⋯⋯⋯⋯⋯⋯⋯⋯⋯190
传承前辈大师遗产·开拓建筑教育明天 / 朱文一⋯⋯⋯⋯⋯⋯⋯⋯⋯⋯⋯⋯⋯191
向我国建筑教育先驱致敬/ 吴长福⋯⋯⋯⋯⋯⋯⋯⋯⋯⋯⋯⋯⋯⋯⋯⋯⋯⋯⋯⋯⋯193
怀念徐中先生 / 赵万民⋯⋯⋯⋯⋯⋯⋯⋯⋯⋯⋯⋯⋯⋯⋯⋯⋯⋯⋯⋯⋯⋯⋯⋯⋯⋯195
感谢徐中先生/ 刘克成⋯⋯⋯⋯⋯⋯⋯⋯⋯⋯⋯⋯⋯⋯⋯⋯⋯⋯⋯⋯⋯⋯⋯⋯⋯⋯⋯197
编织中国建筑之网/ 魏春雨⋯⋯⋯⋯⋯⋯⋯⋯⋯⋯⋯⋯⋯⋯⋯⋯⋯⋯⋯⋯⋯⋯⋯⋯⋯198
感恩与传承/ 段进⋯⋯⋯⋯⋯⋯⋯⋯⋯⋯⋯⋯⋯⋯⋯⋯⋯⋯⋯⋯⋯⋯⋯⋯⋯⋯⋯⋯⋯199
徐中的建筑美学研究及其价值、影响、启示
——纪念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创始人徐忠先生诞辰100周年/ 布正伟⋯⋯⋯⋯⋯202
后记⋯⋯⋯⋯⋯⋯⋯⋯⋯⋯⋯⋯⋯⋯⋯⋯⋯⋯⋯⋯⋯⋯⋯⋯⋯⋯⋯⋯⋯⋯⋯⋯⋯⋯⋯⋯215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