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传记 德国 弗洛里安·伊利斯 社会史 外国文学 文化 伊利斯
发表于2025-02-02
19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13,如鲜花怒放、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一年,而堕落的种子已悄然萌发。在文学、艺术和音乐方面,所有的极端情绪都在肆意燃烧自己,仿佛再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弗兰茨·卡夫卡给菲丽丝·鲍尔写极长又极美的求婚信;普鲁斯特在追忆他的似水流年;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被无休止的丑闻缠身;在米兰,第一家普拉达连锁店开业;杜尚把一个车轮安在一把餐椅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赖纳·玛利亚·里尔克一起开怀畅饮;一个叫作阿道夫·希特勒的奥地利年轻画家在兜售他清新的城市风景画……1913的夏天过后,天翻地覆,漫长的19世纪终于让位给破碎与极端的20世纪。
弗洛里安·伊利斯,1971年生,在波恩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艺术史,1997年成为《法兰克福汇报》文艺版编辑,1999至2001年作为该报“柏林专版”负责人;之后,伊利斯成为新成立的《法兰克福周日汇报》文艺部主任与艺术杂志《垄断》的发行人。2008年转投《时代》报,成为该报文艺部主任。伊利斯目前是德国本土最重要的拍卖行——柏林格里泽巴赫拍卖行的合伙人,负责19世纪艺术品。目前为止他出版过四本书,总销量超过一百万册。
一水的八卦看到八月实在看不下去了(《娜塔莎》和这本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和《1913:一战前的世界》两本都出版于一战爆发百年,毫无疑问写法都模仿了塔奇曼的《骄傲之塔》(毕竟《骄傲之塔》早很多)。 这本以时间为叙述轴展开,以各名人(包括斯大林希特勒里尔克卡夫卡伍尔夫弗洛伊德等其他几十个)1913年所做的事为叙述内容。缺点是好几处能明显感觉到是作者臆测,文献引用我打个问号,此外这样的内容任何一年都可以写一本书,其实和这个年份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原版评论下面说这本语言很赞,这点我倒是愿意相信。
评分2020年已读14:一本似乎是跟着wiki索引写成的书,人物出场也太多了吧,没有注释读起来颇累。1913年真是繁荣的最后一年了。真令人悲伤啊。
评分让我找回上大学时那种阅读的激情。
评分1913年的文艺知识分子圈,普鲁斯特开始追忆似水流年,弗洛伊德开始面对荣格们的分裂。才子多浪荡,里尔克最珍视的状态是“曾经爱过”,相比之下卡夫卡简直专一得令人发指。八卦果然是最有用的知识。
评分我很喜欢这种剪报簿式的写法,这本期待了很久,看完也没失望。很难从这种写作当中得到某种整体性的认识,但它可以提供很多素材、灵感、头绪——或许每一年的历史都可以这样来写,而我们更熟悉的那些从古至今、盖棺论定,或许只是偶然当中的偶然,而绝不是历史的全部。
Juicy and Spciy:文艺界的八卦、奇葩和渣男 ——评《1913: 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 弗洛里安•伊利斯热衷于怀旧,但与我们的文艺小清新酸溜溜的“民国范”和纯真美好的八十年代迷思不同,这位曾在波恩大学和牛津大学攻读艺术史的七零后大叔在他的回忆里倾注了德国式的缜密审...
评分Juicy and Spciy:文艺界的八卦、奇葩和渣男 ——评《1913: 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 弗洛里安•伊利斯热衷于怀旧,但与我们的文艺小清新酸溜溜的“民国范”和纯真美好的八十年代迷思不同,这位曾在波恩大学和牛津大学攻读艺术史的七零后大叔在他的回忆里倾注了德国式的缜密审...
评分弗洛里安·伊利斯,1971年生,在波恩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艺术史,1997年成为《法兰克福汇报》文艺版编辑,1999至2001年作为该报“柏林专版”负责人;之后,伊利斯成为新成立的《法兰克福周日汇报》文艺部主任与艺术杂志《垄断》的发行人。2008年转投《时代》报,成为该报文艺部...
评分弗洛里安·伊利斯,1971年生,在波恩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艺术史,1997年成为《法兰克福汇报》文艺版编辑,1999至2001年作为该报“柏林专版”负责人;之后,伊利斯成为新成立的《法兰克福周日汇报》文艺部主任与艺术杂志《垄断》的发行人。2008年转投《时代》报,成为该报文艺部...
评分Juicy and Spciy:文艺界的八卦、奇葩和渣男 ——评《1913: 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 弗洛里安•伊利斯热衷于怀旧,但与我们的文艺小清新酸溜溜的“民国范”和纯真美好的八十年代迷思不同,这位曾在波恩大学和牛津大学攻读艺术史的七零后大叔在他的回忆里倾注了德国式的缜密审...
19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