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3,如鲜花怒放、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一年,而堕落的种子已悄然萌发。在文学、艺术和音乐方面,所有的极端情绪都在肆意燃烧自己,仿佛再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弗兰茨·卡夫卡给菲丽丝·鲍尔写极长又极美的求婚信;普鲁斯特在追忆他的似水流年;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被无休止的丑闻缠身;在米兰,第一家普拉达连锁店开业;杜尚把一个车轮安在一把餐椅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赖纳·玛利亚·里尔克一起开怀畅饮;一个叫作阿道夫·希特勒的奥地利年轻画家在兜售他清新的城市风景画……1913的夏天过后,天翻地覆,漫长的19世纪终于让位给破碎与极端的20世纪。
弗洛里安·伊利斯,1971年生,在波恩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艺术史,1997年成为《法兰克福汇报》文艺版编辑,1999至2001年作为该报“柏林专版”负责人;之后,伊利斯成为新成立的《法兰克福周日汇报》文艺部主任与艺术杂志《垄断》的发行人。2008年转投《时代》报,成为该报文艺部主任。伊利斯目前是德国本土最重要的拍卖行——柏林格里泽巴赫拍卖行的合伙人,负责19世纪艺术品。目前为止他出版过四本书,总销量超过一百万册。
1913﹕世紀之夏 轉眼間,2013年快過了一半,忽爾今夏,又到了暑熱的季節,連天空也是陰霾密佈的,彷彿對世界不怎麼樂觀。這一年,全球經濟似乎還沒有從低谷中恢復過來,美國在太平洋邊緣圍堵中國,而在富裕闊綽的中國社會,卻是亂象頻生。愛好歷史的我,不禁想到一百年前、...
评分1 现在的“自媒体”,做文字包装的那一波人,做的无非也就是这样的事情:将信息打碎、分拣、重排,打包成定制产品分发给消费者们。但弗洛里安·伊利斯的手段无疑是更高端的。当你基于事实你行再创作的时候经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紧贴事实让文章显得干燥,自由发挥又有失偏颇,...
评分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1913年1到2月间,斯大林在美泉宫公园散步的时候因为没钱付肖像画的钱而和希特勒打起来,最后一死一伤。或者在公园旁边的修车行里打工,30年后改名叫铁托的小伙子开着一辆刹车没修好的轿车把他们俩撞飞。又或者当时同样住在维也纳的佛洛伊德免费给上...
评分文/吴情 爆发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一战后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具有重大影响,研究世界史的人,也着重考察这一年,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或激发了这次战争的来临。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或特别注意到,在这之前的1913年,整整一年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其实更应该为以后...
形式讨巧、内容好看的八卦书,不过也仅此而已。
评分几十位艺术家、作家、政治家,在1913年的各种交叉,并分布在12个月中,像一团盛大的八卦烟花。德国人写的,所以德国人优先,不过不仅德皇和希特勒,连卡尔·施密特的爱情都写到,还是有点感慨。
评分维基百科体……
评分1913年的文艺知识分子圈,普鲁斯特开始追忆似水流年,弗洛伊德开始面对荣格们的分裂。才子多浪荡,里尔克最珍视的状态是“曾经爱过”,相比之下卡夫卡简直专一得令人发指。八卦果然是最有用的知识。
评分一水的八卦看到八月实在看不下去了(《娜塔莎》和这本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和《1913:一战前的世界》两本都出版于一战爆发百年,毫无疑问写法都模仿了塔奇曼的《骄傲之塔》(毕竟《骄傲之塔》早很多)。 这本以时间为叙述轴展开,以各名人(包括斯大林希特勒里尔克卡夫卡伍尔夫弗洛伊德等其他几十个)1913年所做的事为叙述内容。缺点是好几处能明显感觉到是作者臆测,文献引用我打个问号,此外这样的内容任何一年都可以写一本书,其实和这个年份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原版评论下面说这本语言很赞,这点我倒是愿意相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