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客观主义与方法论

刑法客观主义与方法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法律出版社
作者:周光权
出品人:
页数:353
译者:
出版时间:2013-6-1
价格:4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84708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刑法学
  • 周光权
  • 刑法
  • 客观主义
  • 方法论
  • 犯罪构成
  • 刑法理论
  • 法理学
  • 法律哲学
  • 犯罪学
  • 证据法
  • 量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刑法客观主义与方法论”展开,分别讨论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客观归责的方法论意义、刑法价值判断、中国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困境与前景等问题。在“刑法客观主义与证据达用”中,研究明知与刑事推定、刑法与控方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的实务运用、读职犯罪的指控难点、非法证据排除:刑法与刑诉法的交错等专题;在“刑法客观主义与刑罚适用”部分,则对量刑程序改革的实体法支撑、量刑上的禁止不利评价原则、禁止重复评价、法官量刑与账目计算、协助抓捕同案犯等问题进行思考。

本书对上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意在结合刑法客观主义及具方法论、现代诉讼理念最大限度地防止刑法适用出错,以实现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作者简介

周光权,男,1968年生于重庆市江津区,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博十学位,先后任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师(1999年)、副教授(2000年)、教授(2005年)、博十生导师(200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兼任全国十余家司法机关专家咨询委员、专家顾问。曾挂职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2007年I1月至2010年7月)。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在日本名城大学法学部任客座研究员。

目录信息

上篇刑法客观主义与方法论展开
第一章刑法方法论的中国意义/3
一、问题的提出/3
二、必须充分认识方法论的重要性/5
三、刑法方法论中的关键问题/8
结语/20
第二章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22
引言/22
一、客观优先的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24
二、分层次判断的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31
三、实质判断的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42
结语/44
第三章 客观归责论的方法论意义/46
一、作为归责理论的相当性说/47
二、相当性说与客观归责理论:同与不同/53
三、客观归责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殊意义/63
结语/75
第四章刑法客观主义与共犯从属性说/77
一、共犯独立性说、从属性说、“二重性说”的争论焦点/78
二、我国共犯独立性说的问题点/82
三、共犯从属性说与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93
第五章价值判断与刑法知识转型/96
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逐步分离:学说史梳理/97
二、价值判断与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体系性重构/105
三、价值判断与中国刑法学具体知识的转型/114
结语/123
第六章刑事指导案例制度的难题与前景/125
一、首批两个刑事指导案例的问题点/126
二、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难题/132
三、中国刑事指导性案例的前景/140
中篇刑法客观主义与证据运用
第七章刑法客观主义与非法证据排除——刑法和刑诉法的“交错”/153
一、问题的提出/153
二、新刑诉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理解/154
三、非法证据排除:刑法观的转变/161
四、非法证据排除:方法论/168
第八章刑法与控方证明责任/178
一、为什么要适度减轻控方责任/180
二、刑法立法与控方举证责任的减轻/183
三、刑法解释与控方证明责任的降低/191
四、余论/194
第九章明知与刑事推定/199
一、分析前提:明知的种类/200
二、不能不当扩大推定“明知”的范围/205
三、替代司法解释上“应当知道”的表述的建议/209
第十章受贿罪的认定与证明标准/217
一、股权转让与受贿罪的认定/220
二、合伙经营与受贿罪认定/223
三、借贷关系的判断与受贿罪认定/226
第十一章渎职犯罪的指控难点/230
~、渎职犯罪实行行为的指控难点/231
二、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的指控难点/238
三、“徇私”指控上的难点/240
四、渎职罪共犯的指控难点/242
五、一罪与数罪的指控难点/243
下篇刑法客观主义与刑罚适用
第十二章量刑程序改革的实体法支撑/249
一、量刑基准的确立/250
二、量刑情节的相对性/256
三、逆向量刑情节并存时的处理/261
结语/265
第十三章量刑上的禁止不利评价原则/268
一、序说/268
二、量刑上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270
三、累犯处罚与量刑上的禁止不利宣告原则/274
四、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犯量刑与禁止不利宣告原则/278
第十四章禁止重复评价/283
一、问题的提出/283
二、通常的处理方式及其问题/286
三、对余罪的“综合评判”与禁止重复评价/290
第十五章刑法客观主义与教唆犯的处罚/296
一、问题的提出/296
二、主、从犯区分的一般理论/297
三、造意者可以成立从犯的理由/299
四、具体案例:对造意不为首的注解/303
五、对若干反对意见的评析/307
第十六章刑法客观主义视角下的立功/310
一、问题的提出/310
二、客观主义下立功情节法定化的疑问/312
三、现行法之下立功的认定:以协助抓捕同案犯为例/314
第十七章刑法客观主义与犯罪数额计算/325
一、问题的提出/325
二、刑法客观主义的逻辑与犯罪数额计算/326
三、数额计算上不利刑法评价的禁止/335
结语/339
参考文献/340
索引/34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要不是导师施压 绝对是看不进去的 就那一点内容翻来覆去讲 顶级话唠啊

评分

要不是导师施压 绝对是看不进去的 就那一点内容翻来覆去讲 顶级话唠啊

评分

要不是导师施压 绝对是看不进去的 就那一点内容翻来覆去讲 顶级话唠啊

评分

要不是导师施压 绝对是看不进去的 就那一点内容翻来覆去讲 顶级话唠啊

评分

要不是导师施压 绝对是看不进去的 就那一点内容翻来覆去讲 顶级话唠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