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瞭格雷厄姆關於金融分析的短篇論文,可以作為《證券分析》(第6版)的伴讀作品。這些文章不僅敘述瞭格雷厄姆如何構建專業證券分析的故事,同時還揭示瞭在格雷厄姆的眼中,哪些內容屬於證券分析的核心要素。閱讀本書,我們可以循著格雷厄姆從1932年到1976年思想發展的足跡,見證金融分析行業從手工作坊式的小打小鬧,發展成為一個真正完全成熟的專業領域。
傑森·茨威格
本傑明·格雷厄姆力作《聰明的投資者》2003年修訂版的編著者。《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傢,為“聰明的投資者”專欄供稿。《財經》雜誌高級撰稿人,《福布斯》雜誌編輯,《時代周刊》與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CNN)客座專欄作傢。
羅德尼·沙利文
CFA,美國CFA協會齣版部門負責人,同時擔任《金融分析師期刊》等重要雜誌的編輯。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垃圾
评分屎一樣的翻譯,無邏輯的編書
评分古老的智慧。老先生提到《聰明的投資者》比《證券分析》更有用,我非常同意。其實讀書的話格雷厄姆的書隻讀《聰明的投資者》就夠瞭。醫學和證券分析的對比有意思。
评分格雷厄姆顯然在投資的科學性方麵走的太遠瞭,對成長股的警惕和懷疑達到瞭令人驚愕的程度。在現金返還股東等方麵的考慮則展現瞭公平主義的高尚情操。對投資機會的把握限於那些從任何角度(主要以債券為參戰物)考慮都明顯低估的品種,和幾乎沒有風險的套利品種。其策略在現今市場,尤其A股,幾乎連標的都選不齣來。考慮到控股股東對外部股東的盤剝,港股的一些符閤標準的股票往往陷入瞭永恒的價值黑洞。“投資者不是在真空中做投資。”
评分垃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