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城,歸來

大肚城,歸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INK印刻文學
作者:趙慧琳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2
价格:NT$4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58235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趙慧琳
  • 大肚王國
  • 台灣
  • 原住民
  • 武侠
  • 复仇
  • 江湖
  • 恩怨
  • 成长
  • 兄弟情义
  • 家国情怀
  • 悬疑
  • 权谋
  • 热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看大圖

大肚城,歸來

上頁

下頁

大肚城,歸來

作者: 趙慧琳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3/12/0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80元

優惠價:9折432元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08元

抵用購物金最多再省$130 詳情

運送方式

宅配可配送點:台灣、台灣離島、全球

7-11取貨可取貨點:台灣、台灣離島、香港、澳門

中午前訂 明天可7-11超商取貨

庫存=2

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twitter

內容簡介

從平埔人觀點解剖漢移民的歷史小說

渡海神話的重新質疑

去除「族群盲」、「母系盲」的書寫實驗

首部中台灣平埔原住民大河史詩,

刻畫多族群在帝國更迭下的生存競合。

「平埔」正名運動熾烈關頭,回溯兩百年前西海岸拍瀑拉遁走生番界外,

內山繼續做「番」,攸關存亡的島上民族大遷徙。

「賽德克・巴萊」式的族群悲劇早在四百年前的拍瀑拉(PAPORA)族人身上發生。本書透過民族誌的田野踏查,讓兩百年前中台灣多族群的庶民階級,得以在當代顯影。從貫穿全書的兩位拍瀑拉女子一生際遇,一舉窺見平埔移墾者當中的洪安雅族、巴宰族、噶哈巫族;內山原住民的埔社人、邵族、布農族、泰雅族和賽德克族;以及泉州、漳州和客家漢移民等,從海岸到內山相互交疊歷史地理,所遺留不可抹除的集體腳印。

一度中斷而失憶的拍瀑拉過年祭儀,包括從「喚祖公」、「揹祖公」,到「飼祖公」、「送祖公」;從抖田歡慶到悲愴牽田等儀式性細節,亦從本書獲得彌足珍貴的文學再現。

本書特色

本書獲國藝會創作補助

贊助單位:文化部「藝術新秀創作發表」專案補助

拍瀑拉 PAPORA (埔里山城)大肚城的趙慧琳的《大肚城,歸來》,既是文學虛構,又是歷史寫作,讓充滿漏洞的台灣史進一步解除了神話,本是「打里摺」 共存同根生,同化相煎何太急?——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夏鑄九

揭開打里摺的歷史迷霧;喚起台灣人的集體記憶!——《霧社事件》、《霧重雲深》和《風中緋櫻》等書的報導文學家 鄧相揚

作者深入聚落和族人互動,記錄拍瀑拉(PAPORA)原生母系社會族性和庶民生活,進而由族裔的歷史主體性視野,寫下這部充滿族裔、詩人、歷史觀察家情懷的原創性史書小說,為拍瀑拉主體歷史建置埋下百年基石,也為國人的平埔族群認知開了一扇窗。——拍瀑拉(PAPORA)後裔 張麗盆

作者简介

趙慧琳

台中人,一九六四年生。台大哲學系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教育、藝術創作碩士;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始自一九九四年的十年期間,任職聯合報社攝影、文字記者,陸續以〈九二一災後文化家園重建〉、〈新興潮流——國民美術〉和〈另類西施——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六人同得),獲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項。二○○七—二○一二年,由國藝會贊助,接連完成「大肚城歸來的祖靈」、「番仔寮追想曲」寫作計畫。

目录信息

看大圖
大肚城,歸來
上頁
下頁
大肚城,歸來
作者: 趙慧琳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3/12/0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80元
優惠價:9折432元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08元
抵用購物金最多再省$130 詳情
運送方式
宅配可配送點:台灣、台灣離島、全球
7-11取貨可取貨點:台灣、台灣離島、香港、澳門
中午前訂 明天可7-11超商取貨
庫存=2
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twitter

內容簡介
從平埔人觀點解剖漢移民的歷史小說
渡海神話的重新質疑
去除「族群盲」、「母系盲」的書寫實驗
首部中台灣平埔原住民大河史詩,
刻畫多族群在帝國更迭下的生存競合。
「平埔」正名運動熾烈關頭,回溯兩百年前西海岸拍瀑拉遁走生番界外,
內山繼續做「番」,攸關存亡的島上民族大遷徙。
「賽德克・巴萊」式的族群悲劇早在四百年前的拍瀑拉(PAPORA)族人身上發生。本書透過民族誌的田野踏查,讓兩百年前中台灣多族群的庶民階級,得以在當代顯影。從貫穿全書的兩位拍瀑拉女子一生際遇,一舉窺見平埔移墾者當中的洪安雅族、巴宰族、噶哈巫族;內山原住民的埔社人、邵族、布農族、泰雅族和賽德克族;以及泉州、漳州和客家漢移民等,從海岸到內山相互交疊歷史地理,所遺留不可抹除的集體腳印。
一度中斷而失憶的拍瀑拉過年祭儀,包括從「喚祖公」、「揹祖公」,到「飼祖公」、「送祖公」;從抖田歡慶到悲愴牽田等儀式性細節,亦從本書獲得彌足珍貴的文學再現。
本書特色
本書獲國藝會創作補助
贊助單位:文化部「藝術新秀創作發表」專案補助
名人推薦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夏鑄九
報導文學家 鄧相揚
拍瀑拉PAPORA後裔 張麗盆
聯合推薦
拍瀑拉 PAPORA (埔里山城)大肚城的趙慧琳的《大肚城,歸來》,既是文學虛構,又是歷史寫作,讓充滿漏洞的台灣史進一步解除了神話,本是「打里摺」 共存同根生,同化相煎何太急?——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夏鑄九
揭開打里摺的歷史迷霧;喚起台灣人的集體記憶!——《霧社事件》、《霧重雲深》和《風中緋櫻》等書的報導文學家 鄧相揚
作者深入聚落和族人互動,記錄拍瀑拉(PAPORA)原生母系社會族性和庶民生活,進而由族裔的歷史主體性視野,寫下這部充滿族裔、詩人、歷史觀察家情懷的原創性史書小說,為拍瀑拉主體歷史建置埋下百年基石,也為國人的平埔族群認知開了一扇窗。——拍瀑拉(PAPORA)後裔 張麗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趙慧琳
台中人,一九六四年生。台大哲學系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教育、藝術創作碩士;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始自一九九四年的十年期間,任職聯合報社攝影、文字記者,陸續以〈九二一災後文化家園重建〉、〈新興潮流——國民美術〉和〈另類西施——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六人同得),獲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項。二○○七—二○一二年,由國藝會贊助,接連完成「大肚城歸來的祖靈」、「番仔寮追想曲」寫作計畫。


目錄
序曲
她的查某祖‧查埔祖
揹祖公
大肚城「烏肉仔」的出世
走向烏溪
遷徙序曲:泣血番仔山
暗夜會合
涉渡大肚溪
踏入界外,抵達內山以前
第壹部
iya的兩段婚姻
大肚城長大的番仔姑婆
水尾庄
戀情:林秀才帳房的轎夫
水裡城的姐妹
枇杷城少年
南北番後代的通婚
史櫓塔屯丁
屯丁之妻
干卓萬風雲
阿飼在枇杷城
第貳部
日本時代的母親
福基
巴宰的煞魔仔
進出埔里的那一條路
另外一種埔里番
兩姐妹的邂逅
煞魔仔
番仔寮的不歸路
蜈蚣崙隘勇
番太祖
歸順
地雷
一代隘勇的輓歌
吸鴉片
水頭庄
糖廠:背神主牌仔出埔里
王大老和大老娘
挑米坑仔插甘蔗
北港溪的黃昏
大肚城抖田的四個女曲頭
小埔社母仔接爸
大肚番祖靈在水裡城的終曲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