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与传统

新兴与传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日]保苅佳昭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0
价格:32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569403
丛书系列:日本宋学研究六人集
图书标签:
  • 苏轼诗词
  • 苏轼
  • 日本汉学
  • 日本学者宋史研究
  • 日本中国学
  • 日本
  • 文学评论
  • 新兴
  • 传统
  • 文化
  • 历史
  • 发展
  • 变革
  • 传承
  • 社会
  • 思想
  • 融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苏轼的词在其开创性方面,被人评价为“以诗为词”。本书作者通过以诗为对比来考察苏轼词的特点,挖掘苏轼的思想全貌,深入探究苏轼词里所表现的人生观。对苏词的各个阶段创作作了条分缕析,书中有《苏轼词编年考》及《历代苏轼年谱、词集苏词一览表》,可供参考。

作者简介

保苅佳昭(Hokari Yoshiaki),1959年7月3日生。日本大学文理学部中国文学科毕业,日本大学大学院博士课程已修。文学硕士。1986年8月到1988年7月为上海复旦大学高级研究生。1999年9月到2000年3月,在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进修。现任日本大学商学系教授。

目录信息

前言
試論蘇軾的詞和詩之比較
“避謗詩尋醫”——蘇軾關於超然臺的詞和詩
蘇軾與蘇轍有關之詞和詩——再談蘇軾的詞和詩之比較
蘇軾和蘇過父子與“游斜川”
蘇軾詞裏所詠的“狂”
蘇軾詞裏所詠的“夢”
蘇軾詞裏所詠的“雨”
蘇軾詞裏所詠的“多情”
蘇軾詞編年考
南歌子三首
永遇樂
浣溪沙二首
臨江仙
雙荷葉
浣溪沙
減字木蘭花
踏莎行
臨江仙
滿庭芳
減字木蘭花
臨江仙
滿江紅
漁父四首
減字木蘭花
滿江紅
南歌子
一斛珠
如夢令
漁家傲
木蘭花令
蘇軾與楊繪有關之詞
歷代蘇軾年譜、詞集蘇詞一覽表(修訂版)
論文的原名和最初發表的刊物
後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這書沒有系統地論述東坡的詞作,每篇文章針對的問題都規模較小,但讀來亦頗有啟發。例如在比較東坡詩詞之別時,多以同一件所詠之事,以析其抒情手法之異。〈「避謗詩尋醫」——蘇軾關於超然臺的詞和詩〉一文,則很能代入、並呈現東坡害怕文字獄的心境。幾篇分析東坡詞裏關鍵字...

评分

這書沒有系統地論述東坡的詞作,每篇文章針對的問題都規模較小,但讀來亦頗有啟發。例如在比較東坡詩詞之別時,多以同一件所詠之事,以析其抒情手法之異。〈「避謗詩尋醫」——蘇軾關於超然臺的詞和詩〉一文,則很能代入、並呈現東坡害怕文字獄的心境。幾篇分析東坡詞裏關鍵字...

评分

這書沒有系統地論述東坡的詞作,每篇文章針對的問題都規模較小,但讀來亦頗有啟發。例如在比較東坡詩詞之別時,多以同一件所詠之事,以析其抒情手法之異。〈「避謗詩尋醫」——蘇軾關於超然臺的詞和詩〉一文,則很能代入、並呈現東坡害怕文字獄的心境。幾篇分析東坡詞裏關鍵字...

评分

這書沒有系統地論述東坡的詞作,每篇文章針對的問題都規模較小,但讀來亦頗有啟發。例如在比較東坡詩詞之別時,多以同一件所詠之事,以析其抒情手法之異。〈「避謗詩尋醫」——蘇軾關於超然臺的詞和詩〉一文,則很能代入、並呈現東坡害怕文字獄的心境。幾篇分析東坡詞裏關鍵字...

评分

這書沒有系統地論述東坡的詞作,每篇文章針對的問題都規模較小,但讀來亦頗有啟發。例如在比較東坡詩詞之別時,多以同一件所詠之事,以析其抒情手法之異。〈「避謗詩尋醫」——蘇軾關於超然臺的詞和詩〉一文,則很能代入、並呈現東坡害怕文字獄的心境。幾篇分析東坡詞裏關鍵字...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大主题是区别苏诗与苏词之异同,以此开辟许多文章,除此之外,为苏词新的编年下了很多心力(附录的《历代苏轼年谱、词集苏词一览表》,特见功夫)。至于题为苏轼词里所咏的“×”的论文,凡有四篇,虽曰实诚,不免饾饤,近乎有“这样作文,一日十篇也作得”的感觉了。

评分

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

评分

一大主题是区别苏诗与苏词之异同,以此开辟许多文章,除此之外,为苏词新的编年下了很多心力(附录的《历代苏轼年谱、词集苏词一览表》,特见功夫)。至于题为苏轼词里所咏的“×”的论文,凡有四篇,虽曰实诚,不免饾饤,近乎有“这样作文,一日十篇也作得”的感觉了。

评分

这本书虽是论文集,但是几篇论文中都有一个线索连结:即苏轼诗与词的比较研究。这个问题点是保苅佳昭先生着力最多,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点。过去我们一般认为苏轼以诗为词,诗与词的界限在苏轼这边模糊化。但是保苅佳昭通过比较苏轼诗和词说明这观点还是粗糙的。尤其是苏轼对诗与词认识的差异,很有意思。

评分

这本书虽是论文集,但是几篇论文中都有一个线索连结:即苏轼诗与词的比较研究。这个问题点是保苅佳昭先生着力最多,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点。过去我们一般认为苏轼以诗为词,诗与词的界限在苏轼这边模糊化。但是保苅佳昭通过比较苏轼诗和词说明这观点还是粗糙的。尤其是苏轼对诗与词认识的差异,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