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土論述2012

香港本土論述201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馬傢輝
出品人:
頁數:216
译者:
出版時間:2013-8
價格:NT$ 3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6272042
叢書系列:香港本土論述
圖書標籤:
  • 香港
  • 政治學
  • 城市文化
  • 馬傢輝
  • 香港研究
  • 梁文道
  • 政治
  • 商業
  • 香港本土
  • 香港研究
  • 政治學
  • 社會學
  • 文化研究
  • 香港曆史
  • 身份認同
  • 本土主義
  • 香港政治
  • 社會運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土論述的風格】

本刊是一本人文科學刊物。每年舉辦論壇,邀請各界人士就香港本土具爭議性的議題進行討論與交流。本土論述網羅瞭多種風格。盡量網羅收納港中颱三地的文化評論觀點。

有老有嫩、有軟有硬、有中有西、有左有右,就是本土論述的風格!

【本期簡介】

「香港市民支持『有條件獨立』的人數,與2007年有所增加,應是不爭的事實。原因可以很多,既可以是民族、 文化,又可以是歷史與社會,其對香港人的主體性又有甚麼影響?這裡留待讀者自行評價及分析。 -- 陳智傑 王慧麟」

***************************

每年的《本土論述》文章,大抵分為研討會討論及邀稿兩部分。首先,每年年中左右,就會決定來年的論壇主題,並會把論壇主題發言輯錄成書。不過,在決定主題之時,往往與社會上之熱門話題刻意保持距離,以免研討會變成時事評論會。起初,論壇在大學小型課室舉行,得到不少學術先進,社會朋友全力支持。後來也因為經費原因,也因為希望可以走入群眾,遂與序言書室閤作,以小型講座形式進行,參加的朋友也變得年青起來,討論時頓感活力!在此謹嚮序言的朋友,特別是李達寧先生的協助及推廣,衷心緻謝。

同一時間,本刊亦會就一些特定議題邀請學者先進撰文,在此,感謝顧問委員會的眾多學者,在本刊編輯窮追猛打之下,在繁忙的工作(現在香港學者工作極為沉重,其非學術工作亦往往不為學術機構鼓勵)之中,撥齣寶貴時間寫下極有份量之文章,為本土研究齣一分力。另外,我們會留意年青及有潛力之本土學者,誠邀他們為本刊撰稿。他們的論點,確實為本刊注入更多活力及學術力,在此我們亦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坦白說,他們交稿往往是最準時的!

今年的《本土論述》,延續過往的年刊風格,有平時不露麵,在財經博客界十分著名的隱士順叔,撰寫兩篇文章,側麵反映瞭九七年前後的華資及中資財閥的崛起及變化,讓讀者可以透過財經角度,瞭解本土官商結閤之脈絡,值得再三閱讀。

呂大樂教授、方誌恒博士與張少強教授亦剖析瞭整個官商結閤的政治架構。延續本土研究的主體性討論,本刊顧問劉國英教授及羅永生教授親自操刀,輔以孔誥鋒教授、黃偉國教授及李祖喬先生以及港大民調結果,相信讀者對於本土「主體性」的議題,有更深入的理解。繼續燃燒的,還有性別與主體之議題(金曄路博士及鬍嘉明教授),以及新界的無窮盡想像(鄒祟銘先生及陳劍青先生),相信今年《本土論述》仍然可以為讀者帶來更多的新思維及新衝擊。

最後,還要多謝新力量網絡的一班義工,以及本刊編輯委員會的同寅陳智傑及張嘉雯的無私協助。

王慧麟 2013年2月

著者簡介

馬傢輝

傳媒人、專欄作傢、文化評論學者,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主任。生於香港,颱灣大學心理學係畢業,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碩士,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著作於兩岸三地齣版。

梁文道

身兼專欄作傢、電視節目主持、時事評論員、牛棚書院院長等多重角色。評時事、寫文化、講飲食、參與文化及社會運動。近年,於內地齣版著作、主持節目;但他依舊傢在香港,留守香港。

王慧麟

文字工作者,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傳媒及學術機構,倫敦大學亞非研究學院法律係哲學博士。

陳智傑

香港智庫新力量網路秘書,活耀於公民社會

圖書目錄

序 王慧麟 vii
第一部分 本土專題:官商勾結
1 特區管治矛盾的政治經濟學基礎 / 呂大樂 1
2 香港的政商關係與官商聯盟 / 方誌恒 7
3 《我的好友李嘉誠》 / 順叔 15
4 《香港黨委書記迴憶錄》再讀後感
──「穩定華資」到「壯大中資」?
地產黨硬撼共產黨? / 順叔 45
第二部分 本土專題:香港的主體性
5 從後殖民主體性說「不從國教」的香港 / 羅永生 65
6 從中國的可能轉變看香港的前景 / 劉國英 77
7 「誰需要身份?」國民教育與身份政治 / 黃偉國 87
8 香港主體意識: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 孔誥烽 103
9 香港本土意識的中國視野:
破斥「邊緣論」及「孤立論」 / 丘梓勤 113
10 香港本土意識的港口性:
從1966年的蘇守忠說起 / 李祖喬 125
11 香港人的國傢認同態度 (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報告)/ 陳智傑 / 王慧麟 137
第三部分 主體、性別與想像
12 「迴歸」.「齣櫃」 / 金曄路 151
13 母親,本土尊貴性和後殖民香港 / 鬍嘉明 161
14 「新深閤一」?市場趨勢vs政府造勢 / 鄒崇銘 169
15 香港融閤論:新界東北計劃的前世今生 / 陳劍青 179
書評
16 書評 / 王慧麟 19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誰需要身份?」變成瞭「我不需要中國人身份」,這種「不需要」又被親北京官員及媒體打造為GD。很喜歡李祖喬那篇:用港口本位的角度,就不難理解「無政治背景的自發青年」的在地意義。一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憂傷故事的註腳。

评分

有幾篇關於李嘉誠和政商勾結的可以一讀。。。

评分

有幾篇關於李嘉誠和政商勾結的可以一讀。。。

评分

有幾篇關於李嘉誠和政商勾結的可以一讀。。。

评分

有幾篇關於李嘉誠和政商勾結的可以一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