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是中國當代最獨樹一幟的女作傢,也是中國唯一位有作品入選日本河齣書房新社齣版的“世界文學經典文庫”的作傢。《趨光運動——迴溯童年的精神圖景》是這位特立獨行女作傢展示自我秘密的精神自傳。
殘雪自小不善與外界交往,連在學校模仿一些形體錶演動作部很難,這使得她逃避外部世界,返迴內心,培養瞭豐富的想象力,最後通過文學創作找到瞭實現人生價值的通道。在這部風格獨特的隨筆體自傳中,她記述瞭她的童年時代的生活的方方麵麵:從學校生活到傢庭生活,從外部世界的活動到內心世界的活動,從自己身體的病痛到自然界的動植物,從被打成右派的知識分子父親、來自遙遠他鄉的外婆到兒時形形色色行為懌異的玩伴,從傢庭場景到城市場景。
與常見的自傳作品記述傳主的生活經曆不同,這部自傳的重心是:解密作者童年的外部經曆和內部生活是如何塑造瞭作者與眾小同的孤僻的精神世界,怎樣打通瞭她的文學創作之路。可以說,這部獨特的自傳既寫齣瞭作者個人的早年生活,也寫齣瞭藝術誕生的秘密。
殘雪,女,本名鄧小華,1953年5月30日生於湖南長沙。父母是三四十年代的中共黨員,解放後在報社工作,父親曾任新湖南報社社長,1957年父母雙雙被劃為 右派下放勞動。殘雪從小由外祖母撫養,這位老人心地善良,但有些神經質,有一些怪異的生活習慣(如生編故事、半夜趕鬼、以唾沫代藥替孩子們搽傷痛等),對殘雪性格的形成影響很大。殘雪從小敏感、瘦弱、神經氣質,短跑成績和倔強執拗在學校都很有名。她小學畢業後恰逢文化大革命爆發,便失學在傢。1970年進一傢 街道工廠工作,做過銑工、裝配工、車工。1978年結婚,丈夫是迴城知青,在鄉下自學成木匠。1980年殘雪退齣街道工廠,與丈夫一起開起瞭裁縫店。殘雪自小喜歡文學,追求精神自由。1985年開始發錶作品,至今已超過六十萬字。已發錶的短篇小說有《汙水上的肥皂泡》、《阿梅在一個太陽天裏的愁思》、《曠野裏》、《公牛》、《山上的小屋》、《我在那個世界裏的事情》、《天堂裏的對話》、《天窗》,中篇小說有《黃泥街》、《蒼老的浮雲》,長篇小說有《突圍錶演》等。殘雪的作品有不少被海外文學界翻譯和介紹。
在残雪的笔下,童年的孤独,灰暗的记忆,终究成为了成长过程中的养分。我读每一篇,都有种被残雪的情绪感染的错觉。最初读残雪,是在高中散文选读里,还是高中生的我蓦然惊艳,才开始读残雪的书籍。个人感觉,这部趋光运动是残雪散文的精选,曾经在网上找残雪散文很久,买到这...
評分这是我2020年读完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第读完的第一本残雪的书。我读残雪,始于《黑暗地母的礼物(上册)》。才读头几章就已经觉得几乎要喘不过气来,像朝着雾霭笼罩中的顶峰艰难攀爬的登山者,在稀薄的空气中因缺氧而晕眩。为了缓解这种不适,又找来了相对写实一点的《边疆》。...
評分成长是不是一定需要阳光雨露?。。。在暗夜中、泥土中隐晦生长者大有人在,不是每个人都习惯和喜欢阳光。 但是,只有那些向着阳光和天空生长的人,才最自由最宽广最无限。趋光运动是一段迷人的旅程,只有伸向天空、趋近太阳,我们才会知道,世界有多辽阔。。。 残雪是个迷人...
評分分时间段阅读此书更有体会。我不想评论残雪的文风好抑或不好,至少调理如此简洁的词汇表达复杂的概念,恐怕无人出其右了。过去有一类女生——现在也有就是少了——像残雪这样极其深入自己的内心,言谈举止古怪,学识又丰富,而且几乎全留照片上的那种蘑菇头。 ...
評分这是我2020年读完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第读完的第一本残雪的书。我读残雪,始于《黑暗地母的礼物(上册)》。才读头几章就已经觉得几乎要喘不过气来,像朝着雾霭笼罩中的顶峰艰难攀爬的登山者,在稀薄的空气中因缺氧而晕眩。为了缓解这种不适,又找来了相对写实一点的《边疆》。...
看完不喜歡殘雪
评分看不下去瞭,整一本小學生作文選,一顆星加給每篇文章的最後一段(也就是寫作文時老師常說的總結)總結瞭作者自己有今天這個成就是牛逼的童年所賜
评分對這本書我是很矛盾的,一方麵我在裏麵找到瞭曾經的自己,一方麵又讓我恐懼這股把我往迴拽的力量。那些一閃即逝的東西難道不應該遺忘?也許有人天生自帶負能量,可我明明已經好不容易領悟瞭,嚮外看的方法,我不想再迴頭瞭。
评分我果真又重迴瞭小時候一次
评分看完不喜歡殘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