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活泼、聪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岁邂逅肯•威尔伯,彼此一见钟情,于是喜结良缘。然而,就在婚礼前夕,崔雅却发现患了乳癌,于是一份浪漫而美好的因缘,引发出了两人共同挑战病魔的故事。他们煎熬过五年时间,因肿瘤恶化,终而不治。在这五年的艰难岁月里,夫妻各有各的痛苦和恐惧,也各有各的付出;而相互的伤害、痛恨、怨怼,借由静修与修行在相互的超越中消融,并且升华到慈悲与智慧⋯⋯在这个过程中,病者的身体虽受尽折磨,而心却能自在、愉悦、充满生命力,甚至有余力慈悲地回馈,读来令人动容。
在这部死亡日记中,女主人公的叙述与男主人公的解说浑然交织为一体,宛如对话、交流、相互解读,使其内心体验成为真实的生命经验。
肯·威尔伯是美国后人本心理学家、哲学家。其重要著作有:《万法简史》、《意识光谱》、《性、生态与灵性》等十余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活着也不是一项奖赏。
评分一有大陆版本就买了,被一位医生借走再未归还。出了新版就再买了一次。面对这样的书是无需多言的,最后依然无法抑制眼泪。这不仅是爱与恩宠,也是觉悟的道途。
评分周末哪儿都没有去,就在家里重读这本书,最喜欢的威尔伯作品之一。因为它阐释了什么是好的哲学理论。大概在作者看来,最好的哲学理论除了学术上的那一套标准之外,更在于你真实面对这个世界的残忍和痛苦时,它可以帮助你、滋养你,在灵魂的深处。而这本书就是作者用自己和妻子崔雅共同与晚期乳腺癌相处五年的故事来论述长青哲学的结构和含义。崔雅去世的时候,外面刮着巨大的风就好像今天一样。
评分没有摧毁我的,反倒令我更加强壮。
评分终于看出威尔伯、克里希那·穆提以及写《当下的力量》的埃克哈特·托尔都是外道。所谓外道,就是喜欢用自己的领悟来比附佛法,而且西方人骨子里有一种“创新”的需求,仿佛只有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之后,才算是真正的“悟道”;这种要做一代宗师的本能,让这些人永远难以谦虚踏实地用功。威尔伯据说已经疯了,穆提据说私生活混乱,这都不是没有原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