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

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俄] 罗伊·麦德维杰夫
出品人:
页数:262
译者:王晓玉
出版时间:2013-6
价格:3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9743126
丛书系列:典藏版译丛
图书标签:
  • 苏联
  • 历史
  • 苏联史
  • 政治学
  • 政治
  • 罗伊·麦德维杰夫
  • 政治学、人类学与社会科学
  • 国际关系
  • 苏联历史
  • 二战
  • 冷战
  • 政治变革
  • 末日时刻
  • 典藏版
  • 历史纪实
  • 斯大林时代
  • 解体过程
  • 档案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精)》由俄罗斯著名史学家、政论家罗伊·麦德维杰夫撰写。

1991年,麦德维杰夫出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其中央委员。作为局内人,麦德维杰夫与1991年苏联和俄罗斯的高层亲身接触,直接参与了一些具决定意义的会议,甚至持有一些重要人物如卢基扬诺夫关于“8-19”事件的笔记。

作为史学家,麦德维杰夫在苏联解体十年后痛定思痛,根据史料和事实,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层的分析。麦德维杰夫的立论十分客观,对于人和事的评价基本上是公正的,对于中国读者了解这段历史,汲取苏联解体教训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由俄罗斯著名史学家、政论家罗伊·麦德维杰夫撰写。 1991年,麦德维杰夫出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其中央委员。作为局内人,麦德维杰夫与1991年苏联和俄罗斯的高层亲身接触,直接参与了一些具决定意义的会议,甚至持有一些重要人物如卢基扬诺夫关于“8-19”事件的笔记。 作为史学家,麦德维杰夫在苏联解体十年后痛定思痛,根据史料和事实,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层的分析。麦德维杰夫的立论十分客观,对于人和事的评价基本上是公正的,对于中国读者了解这段历史,汲取苏联解体教训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改革的结束与破产
一 苏联经济的下滑
二 戈尔巴乔夫身边的新面孔
三 立陶宛危机
四 1991年初的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
五 事关苏联命运的全民公决
第二章 1991年的6月和7月——危机加剧
一 自由落体般的国民经济
二 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
三 戈尔巴乔夫与周围人的分歧
四 与“七国”在伦敦会见
五 苏联共产党的地位
六 新奥加廖沃进程
第三章 8月事件的幕后背景
一 福罗斯之谜
二 恐慌在莫斯科不断蔓延
三 《莫斯科新闻报》引爆了局势
四 1991年8月18日的福罗斯和莫斯科
五 对“8·19”事件的评价
六 1991年8月19日
七 1991年8月20日
八 1991年8月21日
九“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损失
第四章 穷途末路
一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解散后的三天
二 苏联议会的最后日子(个人亲身的经历)
三 新奥加廖沃进程的失败
四 俄罗斯的反共浪潮
五 苏维埃联盟最后的日子
六 苏联的解体及西方的反应
第五章 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 几点初步看法
二 反俄罗斯的民族主义
三 俄罗斯的分离主义
四 冷战和西方施压
五 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六 戈尔巴乔夫的作用
七 叶利钦与苏联的解体
八 苏联基础和承重结构的脆弱性
九 几点补充看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读的是借来的增订本,定价39元。后面加了一个比较“左”的《居安思危》纪录片解说词。总感到当时苏联的一些情况就像今天的中国,我有点怕。 中国共产党有没有过党证?苏联风雨飘摇之时,叶利钦在电视镜头前撕毁党证作秀,后来有外国人收购苏共党证,开始$100,后来卖的人太多...  

评分

#读书#37《苏联的最后一年》社科文献的“甲骨文系列”,作者是当时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共中央委员。前四章全都是对事件的陈述,中立客观,主观的分析全部集中于第五章,还是很不错的。要说缺点,就是内容没什么新意,都是之前各个渠道看过的,如果不愿意看书,去爱奇艺搜...  

评分

《苏联的最后一年》作者麦德维杰夫作为苏共中央委员和苏联人民代表亲历苏联解体,这是他作为历史学家的幸运,也是我们读者的幸运。麦德维杰夫分析了苏联解体的多种原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的衰落,对中国的现状有很大的参考和启示作用,目前中央的一些动作,似乎也正是...

评分

我读的是借来的增订本,定价39元。后面加了一个比较“左”的《居安思危》纪录片解说词。总感到当时苏联的一些情况就像今天的中国,我有点怕。 中国共产党有没有过党证?苏联风雨飘摇之时,叶利钦在电视镜头前撕毁党证作秀,后来有外国人收购苏共党证,开始$100,后来卖的人太多...  

评分

大学时候就读过这本《苏联的最后一年》,现在结合当下两会召开和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种种新的气象重读一遍,有了更深的感悟。首先是读起来更快了哈哈,前后用了二十天左右看完。这本书有些章节很写实,所以读起来非常流畅,一目十行也可知大体意思。我认为这本书的亮点集中在后...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完之後百味雜陳,最直接的感覺是8.19事件的成敗關鍵人物,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的一句話:我不是皮諾切特....而蘇聯人民對於政權不滿的厚積薄發,也能看出端倪,最後蘇共倒臺如此之快,正是失去了民心

评分

作者的倾向性太强,好在好歹还有一支史笔,将将能不漏下一些基本的事实。这倒是他的可贵之处,恰巧证明了作者努力想挽救的大厦,腐烂到何等无可救药的程度

评分

核心观点:戈尔巴乔夫是个大傻逼;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一群不负责任的傻逼;叶利钦是一个投机倒把的卑鄙政客;苏联的悲剧结尾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素。

评分

戈尔巴乔夫从度假地回来,说,我好像来到另一个国家。

评分

P111:“布什拿起话筒,说他和夫人劳拉都为戈尔巴乔夫做了祈祷。”#芭芭拉哭晕在厕所##问题是所有版本都是这么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