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産證券化與結構化金融:超越金融的極限

資産證券化與結構化金融:超越金融的極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宋光輝
出品人:
頁數:242
译者:
出版時間:2013-6
價格:38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909765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金融
  • 資産證券化
  • 投行
  • 證券化
  • 工作參考
  • 金融學
  • 金融學-金融數學
  • 結構化理財
  • 資産證券化
  • 結構化金融
  • 金融工程
  • 投資銀行
  • 風險管理
  • 金融創新
  • 資本市場
  • ABS
  • CDO
  • 金融工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資産證券化宣言

時勢造英雄,中國的資産證券化正麵臨著韆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時勢與美國資本市場證券化興起的20世紀70年代何其相似:流動性泛濫下的通脹、Q條款下的銀行利率管製導緻的金融脫媒、貨幣市場基金的蓬勃發展、投資銀行業經紀業務下滑帶來的商業模式轉型、經濟低迷下全社會對金融創新的需求,等等。

證券業創新大會可視作應時運而發,由監管部門主導,由金融市場人員響應的一次戰爭總動員。這是嚮中國落後的由銀行壟斷主導的金融體係發齣的決戰宣言。

在金融分業經營的監管體係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原本各守傳統業務領域,通過不同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然而由於曆史、經濟環境等各方麵的原因,銀行業在金融業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資本市場主導的直接金融體係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發展。在金融混業趨勢下,銀行業挾信用、資本、渠道、人員、規模等優勢,逐漸侵入其他金融行業的業務領域,其他行業在競爭中日竟衰落,快要淪為銀行業之附庸。證券業為銀行提供齣錶通道獲取微薄之收入,基金業為銷售基金將管理費拱手讓與銀行,保險業為銷售産品齣讓大部分利潤。照此形勢,其他行業如不能改變經營模式,與銀行正麵競爭,將無法生存,或成為銀行業的打工仔。

銀行業已有一統天下之勢。

平心而論,中國銀行業經過壞賬剝離、結構重組乃至發行股票公開上市等運作,完成瞭鳳凰涅磐,各方麵實力得到大幅提升,為中國經濟近十年高速發展做齣重大貢獻。然而,金融理論告訴我們,不同的金融交易需要不同形式的金融治理,以中介治理為主的銀行能夠有效解決大部分融資問題,但是不可能解決所有的融資問題。金融體係還需要市場治理與層級治理和這些多種金融治理形式的不同組閤。銀行業獨霸天下的格局,嚴重抑製瞭金融體係中市場治理與層級治理能力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在銀行業壟斷金融資源的情況下,銀行業自身的中介治理能力也因為缺乏競爭,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如果銀行業不是通過與其他金融業在市場競爭中證明自己,取得的成就再輝煌又有什麼意義呢?更進一步講,銀行業壟斷金融資源配置權的競爭格局阻礙瞭中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市場經濟應由市場競爭的機製來配置資源。銀行對金融資源配置權的壟斷,使得資源配置權集中於社會少數銀行的少數銀行傢之手,市場競爭機製無法有效發揮作用。

資源配置權壟斷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已經在中國的産業升級過程中逐步顯露。多少中小民營企業空有實業救國的抱負與競爭優勢,麵臨發展機遇卻因為無法得到融資支持而望洋興嘆。麵對這種格局,多少具備金融治理能力和意願的機構與金融傢,卻因為手中缺乏金融資源而徒嘆奈何!

打破銀行業對於金融資源的壟斷,還資源配置權於市場,已成為資本市場責無旁貸的曆史使命。與銀行業整閤資産業務與負債業務於一身不同,資本市場是産業鏈上由信貸業、投資銀行業與資金管理業分工協作來完成金融交易。要與銀行業正麵競爭,必須要求三個行業通力協作,分彆與銀行在不同的領域展開充分競爭。如果沒有信貸業與投資銀行業開發齣足夠多符閤需求的金融産品,資金管理業無法擴充其規模;如果沒有資金管理行業提供充足的資金,則信貸業與投資銀行業的産品開發如同無源之水。

資本市場結閤産業鏈上下遊的中介治理與市場治理,與銀行的中介治理展開競爭。從産業組織經濟學的角度,銀行可視為投資銀行業嚮下遊的資金管理業與上遊的信貸業的縱嚮整閤。從製度經濟學的角度而言,資本市場産業鏈是以市場的交易成本取代企業(銀行)的管理成本,資本市場能夠獲得優勢的領域將是那些市場交易成本低於管理成本的金融領域。

資産證券化作為連接資本市場與信貸市場的創新金融方式,可以有效打破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的樊籬,使得多種金融治理的發展與組閤成為可能。通過將實體企業資産證券化,可以發揮投資銀行的中介治理能力,直接解決實體企業融資問題;通過將放貸機構信貸資産證券化,投資銀行可以綜閤發揮包括銀行在內的放貸機構的中介治理能力與資金管理行業的市場治理能力,作為産業鏈的核心企業協同産業鏈上不同企業來解決企業融資問題;通過將資本市場的證券再證券化,投資銀行可以有效發揮其綜閤治理能力,通過套利改善市場定價效率。可以說,資産證券化的健康快速發展,對於中國金融體係效率的提高,對於實體經濟的促進,對於市場經濟體係的建立,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作為中國金融體係市場化的先鋒,捨你其誰!《證券公司資産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為金融從業者提供瞭武器。而中國金融體係市場化改革將不斷為資産證券化提供生力軍支持。

資産證券化,你就像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柔弱卻充滿瞭生命力,寄托瞭多少人的希望與夢想。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與含著金鑰匙齣生的銀行相比,你的成長路上必然充滿艱辛與挫摺,也將遭遇冷眼與嘲諷。那就奮力拼搏,到市場經濟競爭的大潮中去證明自己吧。

著者簡介

本書正式付諸筆端,至今已近一年。如今書稿已定,長期辛勤終見成果,感慨係之矣。

每一個用心的作者,都不無例外的視著作為自己的孩子,實在是有原因的啊。本書從播下種子到最終齣生,前後曆經5年,遠超過懷胎十月。其中之艱辛、痛苦、期待、彷徨、喜悅,與孕育一個新的生命何其相似乃爾。

我要感謝我所曾經工作過和現在供職的公司,這些公司不但給瞭我從事金融工作的機會,而且給予我極大的自由,使我得以幾乎完全自行安排時間,按照自己的理念從事研究與實務工作。實踐經驗的可得與學術研究的自由,正是構成本書特色的主要原因。本書恣意而為的行文風格,也源於領導們包容所形成的作者無知無畏的性格。然而,作者在此申明,本書為作者個人之作,書中觀點與作者所在的機構無關,作者本人對書中錯誤負有全部責任。

我要感謝我的傢人,尤其是我的妻子漆竹蘭。你們的無條件支持,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我要感謝我的大學,給瞭我紮實的知識基礎,並培養瞭我獨立思考的勇氣與能力。

我要感謝毛勇春先生,本書寫作過程受他啓發、指導頗多。

人微則言輕,年輕而著書,尤其是寫作專業著作並涉及現實題材,需要極大的勇氣。中國的傳統觀念,本應當是功成名就之權威,著一本集大成之作,供他人學習、模仿與膜拜。

作者偏敢“離經叛道”,嚮傳統觀念挑戰,其實是資産證券化核心觀念之體現也。資産證券化的核心觀念正是打破主體信用對於融資的限製,要求將分析重點放在資産質量本身,從而給予所有人以平等融資的機會。如今,既然基礎資産(本書)信息已經充分披露,那麼就請讀者將關注重點放在基礎資産(本書內容)而非主體(著者本身)之上吧。

智者疑鄰的曆史故事警示我們,中國文化中,對客觀的認知過於依賴主體,這種偏見根深蒂固。作者甚至視此為中國數韆年人治傳統的文化因素。認知或決策對主體的依賴,體現在經濟中就是人格化交易,而市場經濟的建立則有賴於全社會範圍非人格化交易體係的建立。隻有媽媽的奶纔可放心喝的話,包括市場經濟在內的任何分工閤作體係的建立都是空談!

世事洞明與人情練達,本是現實主義者的理想境界,卻已然成為當下國人普遍的最高追求。理想主義者早已乘黃鶴而去,不可復追矣。我們80年代人,迫於升學、求職、買房、成婚、育兒、養老之種種現實壓力,汲汲於名利,多數人早已失去對理想的追求,隻有無奈而又心安理得的活著,然後老去。或者說,這代人很多就從未年青過。

齣生於90年代的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不過二十餘年,正值青春年少,本應朝氣蓬勃,卻也早已“暮氣”橫鞦。很多機構的保守與世故程度遠甚於商業銀行老大哥。麵對著民眾的期望,麵對著曆史性機遇,很多機構不敢冒一絲風險,卻一味依附於商業銀行等他方之資源,執迷於與監管者之博弈,尋製度之漏洞而套利之,沾津自喜於所獲之蠅頭小利。市場中鮮有機構敢於承擔起曆史使命,傳承理想主義者的精神,嚮強大的舊有體係挑戰,去完成那“不可能之任務”,實現自身的超常發展。嗚呼!國內“暮氣”四處彌漫的存在,難道竟是中國老齡化早已提前到來的證明?

平等、自由競爭、破除壟斷、市場化、治理、違規、製度套利、危機、公開、公正、透明、民主化、改革、落後、帕纍托改進、機遇、發展,這些名詞在書中與資産證券化如影相隨。如此說來,且不論本書內容如何,單作者著書之事本身,似乎就有深言大義在其中瞭。知我者,其將謂我用心良苦乎。

謹以本書獻給中國金融體係的改革者們。

圖書目錄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金融體係市場化下的資産證券化
第二節 資産證券化漫談
第三節 資産證券化與影子銀行
第四節 本書內容特色之處
第一章 資産證券化概述
第一節 資産證券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資産證券化的參與者及交易結構
第三節 資産證券化的動機
第四節 資産證券化與結構性金融
第五節 資産證券化與流動性
第二章 國外的資産證券化實踐
第一節 抵押支持證券(MBS)
第二節 資産支持證券(ABS)
第三節 債務擔保證券(CDO)
第四節 房地産投資信托(REITs)
第五節 美國資産證券化發展曆史簡述
第六節 其他國傢資産證券化實踐及經驗藉鑒
第七節 次貸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與資産證券化
第三章 中國的資産證券化實踐
第一節 中國信貸資産證券化的發展曆史
第二節 中國企業資産證券化的發展曆史
第三節 中國企業在海外的資産證券化實踐
第四節 中國資産證券化的監管
第五節 中國資産證券化的新篇章 : 對資産證券化新規的解讀
第六節 中國資産證券化的特有動機
第四章 資産證券化與中國金融體係市場化
第一節 金融治理理論簡介
第二節 金融體係比較
第三節 中國的金融體係
第四節 知己知彼之銀行業務介紹
第五節 知己知彼之證券業務介紹
第六節 知己知彼之保險業務介紹
第七節 資産證券化對於我國金融體係市場化的破題作用
第五章 資産證券化與供應鏈金融
第一節 供應鏈金融簡介
第二節 供應鏈金融的應用
第三節 資産證券化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
第四節 資産支持商業票據(ABCP)
第六章 租賃資産證券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融資租賃業簡介
第三節 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租賃資産證券化案例
第四節 租賃資産證券化風險分析
第五節 租賃資産證券化發展探討
第七章 資産證券化與項目融資
第一節 項目融資簡介
第二節 項目融資資産證券化案例分析
第三節 資産證券化在項目融資中的應用
第八章 基礎設施資産證券化
第一節 城市基礎設施融資現狀與地方政府融資平颱介紹
第二節 美國的市政債券與中國的城投債
第三節 資産證券化在地方政府融資中的應用
第四節 南京公用汙水收費權資産證券化案例
第九章 資産證券化與金融工程
第一節 金融工程與套利簡介
第二節 套利是金融工程學的重要基礎
第三節 資産證券化為套利提供瞭資金支持
第四節 金融工程與資産證券化的結閤
第五節 法人機構的資金管理、市值管理與財富管理
第十章 中小企業貸款證券化
第一節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第二節 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的再證券化:構建CDO
第三節 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證券化案例
第四節 小額貸款公司貸款證券化
第五節 小額貸款公司行業介紹
第六節 CDO産品的信用分析
第十一章 信貸資産證券化
第一節 商業銀行信貸資産證券化分析
第二節 非銀行金融機構信貸資産證券化分析
附錄 資産證券化相關名詞翻譯及名詞解釋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有哪位大哥大姐有这本书的电子版的吗,给小弟来一份吧,谢谢~ yucong618@163.com 想学习一下,之前在yy上听过作者的课,感觉还挺有见解的,想看看他的书。  

評分

市面上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图书很少,仅有的一些也是象牙塔内的书生所作,缺乏对证券市场的了解。本书作者有一线投行丰富的工作经验,又受过专业的金融教育,因此能做到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实际,且深入浅出,可见作者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評分

市面上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图书很少,仅有的一些也是象牙塔内的书生所作,缺乏对证券市场的了解。本书作者有一线投行丰富的工作经验,又受过专业的金融教育,因此能做到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实际,且深入浅出,可见作者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評分

什么是结构化金融,实际上是一个舶来品,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定义,法博齐在他的书中《结构化金融导论》中给出的定义是:当资产发起或拥有者无法通过现有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解决融资、流动性、风险转移或其他问题时所采用的任何一种方法。结构化金融如果局限的理解来说,可以是资...

評分

什么是结构化金融,实际上是一个舶来品,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定义,法博齐在他的书中《结构化金融导论》中给出的定义是:当资产发起或拥有者无法通过现有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解决融资、流动性、风险转移或其他问题时所采用的任何一种方法。结构化金融如果局限的理解来说,可以是资...

用戶評價

评分

結閤中國實際,深入淺齣,作者是下瞭一番功夫的。

评分

讀瞭一半。看的齣來,作者作為證券行業的從業人員,對我國金融業作瞭很多思考與總結,寫的東西也極具前瞻性、戰略性,藉鑒瞭很多書籍理論與世界的實踐發展經驗,挺有啓發;但由於作者畢竟是社會從業人員,內容多偏實務性的闡述,更適閤已經工作多年、擁有一定實踐經驗的銀行、證券的從業人士閱讀,不太適閤學生的理論學習,所以隻看瞭一半。但盡管如此,還是想說這本書也讓我對資産證券化有瞭一個大緻的理解、並對國內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有瞭一定的認識,推薦。(PS:這本書還是作者簽名贈送的~)

评分

有整體有業務。但是已經不是最新版的瞭。可以參考,但是還是應該品種和義務流程細分一些。

评分

讀瞭一半。看的齣來,作者作為證券行業的從業人員,對我國金融業作瞭很多思考與總結,寫的東西也極具前瞻性、戰略性,藉鑒瞭很多書籍理論與世界的實踐發展經驗,挺有啓發;但由於作者畢竟是社會從業人員,內容多偏實務性的闡述,更適閤已經工作多年、擁有一定實踐經驗的銀行、證券的從業人士閱讀,不太適閤學生的理論學習,所以隻看瞭一半。但盡管如此,還是想說這本書也讓我對資産證券化有瞭一個大緻的理解、並對國內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有瞭一定的認識,推薦。(PS:這本書還是作者簽名贈送的~)

评分

結閤中國實際,深入淺齣,作者是下瞭一番功夫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