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爱论》是一部饱蘸心灵激情写就的情爱名著。作者从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伦理学等众多角度切入,对人类情爱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众多伟人的爱情体验、文学名著的情爱描写等,与精辟独到的分析融为一体,予人以耳目一新、醍醐灌顶之感。《情爱论》的多人译节译本曾在国内畅销多年,现在这个全译本由资深译者精心翻译,译文忠实晓畅,深得原作神韵。新译本配有插图100多幅,图文并茂。
基里尔·瓦西列夫(1904~1977),保加利亚剧作家、小说家。曾任《爱国者》报编委,因从事反法西斯活动多次被捕。1944年曾任保加利亚广播电台台长。他早期写作小说,后转写戏剧,其剧作《警报》曾获季米特洛夫文学奖金,《幸福》为保加利亚剧坛保留剧目。《情爱论》是其饮誉世界的文化力作。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singer(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40954241/ 1. 男性的真正力量在于他的男子气概杂糅着些许女性温柔。 2. 爱情必然受到人置身于其中的道德环境的影响: 思想、感情、理想、志趣、价值体系等都在不同程度...
评分列夫.托尔斯泰也谴责性爱。在他的作品中,用艺术形象现实主义地再现生活的天才技巧同按基督教义进行的禁欲主义的软弱无力的道德说教掺杂在一起。 托尔斯泰说:“即使结婚的双方以繁育人类为目的,结婚也无助于信奉上帝和为人们效劳。” 这无疑是福音书上的道德观念。托...
评分 评分实际上旧约反映的是在父权制条件下,犹太教的形成时期人们对性生活的看法,这些看法同新约中宣扬的观点截然相反。旧约里没有指摘过性别。对男女之间性关系的描写不带一丝禁欲主义的虚伪,而是把这种关系看成是十分自然的、按造物主的意志而存在的东西。旧约中万能的上帝创造了...
评分1.情绪是一种特殊的“补偿机制”,它弥补人在满足进食、消渴、防御、性交等需求时的信息不足。对一个充分获得信息的系统来说,情绪原则上是多余的。情绪只有在人缺少知识并且无法实现既定目标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如果我们缺少合乎逻辑的论据,“我们就借助情绪手段来施加影响”...
引古典爱情故事以为论,观点经典,人真是对自己好奇得不得了的物种。今天看另一本书的扉页讲,你对世界的好奇,实际是你世界的孤寂。这样看来,人去研究和讨论人的种种行为大概也是,你是你,我是我,难以共情相知吧。情爱应当也是,人人不同,背后不同的因素也太多,人人相爱,就是所有不确定性平方,太幻妙了,还是瞎搞吧。
评分不是想象的那么好 唯一比较值得看的就是对古典文化艺术的收集吧和一些爱情故事
评分从来没有读一本有关情爱的书能够让人这么昏昏欲睡,后半本几乎用来治疗我的失眠,这本书晦涩难读,读完头大,并且一句话需要咀嚼好几遍。但虽然书是相当无趣,但论及研究情爱心理的透彻程度,这本书还是非常专业。
评分生动有趣
评分分析得很有条理,面面俱到,引经据典,还能深入浅出。不过我是当纯理论类书来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