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 good a rifle company as any in the world, Easy Company, 506th Airborne Division, U.S. Army, kept getting the tough assignments -- responsible for everything from parachuting into France early D-Day morning to the capture of Hitler's Eagle's Nest at Berchtesgaden. In Band of Brothers, Ambrose tells of the men in this brave unit who fought, went hungry, froze, and died, a company that took 150 percent casualties and considered the Purple Heart a badge of office. Drawing on hours of interviews with survivors as well as the soldiers' journals and letters, Stephen Ambrose recounts the stories, often in the men's own words, of these American heroes.
斯蒂芬·E.安布羅斯生於1936年,在威斯康星州懷特沃特長大。1960年,安布羅斯開始在新奧爾良大學任教,並著手撰寫一本名為《責任、榮譽、國傢》的西點軍校史。他28歲時,艾森豪威爾總統請他為自己寫傳。
自那時以來,安布羅斯已經齣版瞭二十多本書。其中的《D日——1944年6月6日》、《不屈不撓的意誌》,《世上獨一無二))被《紐約時報》列為暢銷書。他擔任過斯皮爾伯格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曆史顧問,還參加瞭許多美國全國性電視節目的工作,包括由曆史頻道和國傢地理頻道製作的節目,並參與瞭HBO史詩性連續劇《兄弟連》的製作。
安布羅斯曾任位於新奧爾良的艾森豪威爾中心榮譽主任、《軍事史學季刊》主筆、“美國河流”理事會成員、並且是“國傢D日博物館”的創建者。2002年10月13日因肺癌逝世,享年66歲。
喜欢《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是从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的那部史诗巨制,同名电视剧《兄弟连》开始的。抛开拍摄的细微,我想来谈谈斯蒂芬·E·安布罗斯的这部二战题材著作——《兄弟连》。 有一种我们久已缺失的精神,我想可以部分地从二战中找到一丝慰藉。这部著作...
評分可以说是带着一份崇敬的心情读完整本书的, 大三的无意之中,率先睹了电视里温特斯的风采, 那时还有感于大黄狗与其的相似,一阵子乐~ 那份回忆有幸能与easy分享, 真真可以说是读者的幸事了。 共同搏命、一起战斗, 这份触动无与伦比,久违的魂萦梦牵之感~
評分跟电视剧有许多不同的细节,作者的描述详细,但不细致。不过作为这部电视剧的忠实影迷和小说的忠实读者(读了不下5-6遍,中文的或英文的),依然爱不释手。(书橱里藏有的一本不是这个出版社的,是旧版封面,hardcover)
評分 評分我以为,好的战争小说,应该渲染的是战争本身的残酷和泯灭人性,而非“敌人”的——因为不残酷的敌人还是敌人吗?这不是一本小说,其实是集体回忆录。记忆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在总体上真实,但你不要指望它能还原所有的细节;更何况是集体回忆…… 到底是什么力...
Nuts
评分Nuts
评分Touching memories
评分Touching memories
评分Touching memories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