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徽回忆录》1966年在台湾出版时,被《皇冠》杂志誉为“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成为众多读者追捧的畅销书。本书是《蒋碧微回忆录》的第一部。
蒋碧微出生于江苏宜兴书香名门,天生丽质,才艺俱佳,18岁时和徐悲鸿一见钟情。1917年,蒋碧微瞒着家人与徐悲鸿远赴日本、法国。1927年,蒋碧微随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回国,生下儿子伯阳。三年后,徐悲鸿因“师生恋”与蒋碧微的感情出现裂痕。1933年,蒋碧微随徐悲鸿第二次赴欧,她出色的交际才能和特立独行的个性帮助徐悲鸿成功地举办了中国近代名家绘画展及个人画展,破除了西方人轻视中国文化艺术的偏见,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迈出第一步。期间,徐悲鸿经过与法、德、比、意等国著名艺术家进行切磋和交流,逐渐形成融会古今中外技法的独特风格。此后,徐悲鸿声誉日隆。然而,两人经过二十多年的痛苦煎熬,仍未能破镜重圆。1945年,蒋碧微与徐悲鸿劳燕分飞。
蒋碧微用平实的语言,详实地记录了28年来她与徐悲鸿从相识、相知、相恋到分手的情感沉浮的心路历程。
蒋碧微,原名蒋棠珍,1898 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其父蒋梅笙为复旦大学教授。蒋碧微天生丽质,才艺俱佳,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
13 岁时,父母为她定下亲事,从此开演悲剧的角色。18岁时,和徐悲鸿一见钟情。望族家庭发生的戏剧性的故事和名教授女儿的叛逆,造成一时轰动。31岁时,感情受到重创,经久难愈。35岁时,与徐悲鸿二度旅欧,此时,他们的感情难以愈合。39岁时,徐悲鸿在广西声明与她脱离“同居关系”。45岁时,徐悲鸿在贵阳再度声明与她断绝“同居关系”。47岁时,与徐悲鸿在重庆正式离婚。51岁时,留下与徐悲鸿的一子一女,只身去了台湾。66岁时,出版了这部回忆录。平静地记述了28年来她与徐悲鸿的情感沉浮。
摘一“我们” 1、如果我们能够将它们编纂成一本有趣的书,那么我们的至情也许藉此永存于天地之间,至于别人如何批评,只好不理。 2、我觉得文字其次,真感情第一,只要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毫无虚假,句句真言,那就足够宝贵了。 3、为了我们的爱,我们应自视是二十岁的人,假若...
评分马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五星推荐。书中的徐悲鸿,善良老实,却因为一次桃色事件被前妻愤恨半生,以至于在其晚年的回忆录中频频揭徐悲鸿美术大师光辉下的性格瑕疵;书中的张道藩,民国身居高位的暖男,对女人细致体贴,最终正室和红颜都对他理解赞誉;而蒋碧微,虽然敢爱敢恨性...
评分种种不堪谁人知 ——读蒋碧微回忆录《我与悲鸿》 柳已青 看完《万象》(2005年11号)包立民写的《徐悲鸿信中的孙多慈》。忽然对徐悲鸿的生平和婚恋感兴趣,于是去书店看看,正好看到书海出版社新出的《我与悲鸿:蒋碧微回忆录》,拿起书翻看,自然是书中...
评分前半部分读得仔细,到情书一节还是不能忍。王鼎钧在《文学江湖》里写道“我与道藩由章君谷执笔”,看不出有何必要,蒋小姐自己的文字能力一流。若说我与悲鸿也是代笔,情书也可称某种自证。 但迄今未读过任何一份情书,可为艺术作品。沐浴爱河的人,那生花妙笔呢?而原本笨拙的...
评分20161211刚开始阅读 所有自传都有自恋并自欺欺人的成分,钱钟书说:自传更像是他传,他传才更像是自传,也是有趣。蒋1964年发表回忆录,此时她六十五岁,离开道藩已五年,离开悲鸿已是二十年。四年后道藩病逝在台湾,又过了十年,蒋也去世了。 比较悲鸿与道藩这两个都是早年学...
有点啰嗦……但还算清新
评分怨偶啊
评分蒋先生这本细小的回忆录 分两三次终于读完 期间间隔两月 还去了一趟大茅屋画室观瞻 蒋先生心至笔随 干练沉郁 行文进退 当真望尘莫及 处事果决 颇具侠者风范 徐先生料是渣男无疑 相形之下更觉猥琐可笑 当然论人不论画 论画不论人 最令人动容之处 是蒋先生几乎从来不直呼徐悲鸿的名字 只写”徐先生“ 骨子里透出生疏冷漠和傲气不屑 让我莫名想到唐传奇中的侠女
评分1美女,奇女子,敢爱敢恨,无比敬佩。2渣男!本来不想得罪,但看到他对他大儿子和他妈那一段,实在忍无可忍了
评分蒋碧微性格太硬.书中徐悲鸿面目模糊,是因为其实并不了解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