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冰译文集(上下)

沈雁冰译文集(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沈雁冰 译
出品人:
页数:1114
译者:沈雁冰
出版时间:1999
价格:5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805679426
丛书系列:播火者译丛
图书标签:
  • 现代文学
  • 下一单
  • @译本
  • @译文/诗集
  • *南京·译林出版社*
  • 译文
  • 文学
  • 外国文学
  • 沈雁冰
  • 散文
  • 随笔
  • 文化
  • 经典
  • 作品集
  • 中国作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江泽民同志为译丛题写了书名,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莫大关怀和鼓舞。

这里提供给读者的并非茅盾译文的全部。既是一个选本,它自然也就包含着编者取舍的某种角度。八十年代初,茅盾先生本人曾经编过一本译文选集,他并未明确交待他取舍的依据。不过既然他将序言的大部分笔墨用于讨论翻译问题(“信、雅、达”标准,

直译和意译,从原文翻译和转译,等等),我们可以推断,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译文的是否成熟决定其去取的,此外影响到他的编选的其它因素可能还有材料搜集的难易,译文是否“过时”(所译对象有无时效性,是否有新的译本出现)等等。所以所选多为三十年代的译品(茅盾本人显然对这一时期的译文较为满意),大部出自1949 年以前出过的三个单行本《雪人》、《桃园》、《回忆·书简·杂记》,且基本上“一直也没有别人翻译过”。此外他翻译的诗歌、文论、政论等(大多集中在二十年代),则一概不收。

本书的编选角度有所不同。基于上面对茅盾译述活动的认识,我们以为茅盾的翻译在今天的意义,并非在于他提供了典范的翻译文本,而在于他取舍的眼光、范围和幅度,在于他基于新文学的特定语境对外国文学的把握,在于其中反映出来的那个时期的认识水准、翻译水准,在此意义上,即使有更好的译本,它们的史料价值都仍是无可替代的。茅盾的自选本顾及普通读者,本书则主要供研究之用,史料性显得尤为重要。故尔编者首先考虑的是尽可能地反映茅盾译述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其特点,多选二十年代的译文,收入译诗,特别是尽量收入他翻译的批评文学,皆出于这样的考虑。

同样出于注重其史料价值的考虑,收入本书的译文均保持初发表时的原貌,在这方面我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下了很大的功夫,务使每一篇都有“来历”有“出处”。还需一提的是,茅盾为译文写的附记也一并收入。这些附记与他的其它专门的介绍、研究性文字一样,反映出茅盾同时具有的学者的严谨和批评家的敏锐,其中有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性介绍,有艺术风格的把握赏析,涉及到创作方法的归属,更有结合“国情”而发的议论。对其评介的准确程度,正如对译文本身的可靠性,编者不能遽下判断,然而其中容或存在的误会、偏颇恰是其所以具有史料价值的一部分。从研究的角度看,这些附记弥足珍贵,其价值不亚于译文本身。根据附记的有无详略来判断茅盾对翻译对象的重视程度未免荒唐,不过一般情况下,那些有较详附记的篇什总表明了译者所下的功夫,而含有评论的那些则尤能让我们了解译者的评价和“拿来”的具体意图,因此编者对那些附有较多评述文字的译文不免有所偏爱,虽然这并非取舍的原则。

文学方面之外,本书也收人了茅盾思想政治、社会问题等其它方面的译文放在一处。茅盾早年曾对西方的各种思想学说表露出浓厚的兴趣,本书的编选力图反映出这一点。他对共产主义的尤为倾心是众所周知的,他曾翻译过列宁《国家与革命》的部分章节,译过《美国共产党宣言》、《美国共产党党纲》,惜乎前者不完整,后者多涉及到一些具体问题,“文件”的成分相对多些,我们的编选更偏思想学理的介绍输入,然考虑到反映茅盾翻译活动的多面性,这里还是同《共产主义是什么意思》等“义理”文章一并收入了。妇女问题、科学新知也是茅盾所关注的,这里也选入了一些。与文学方面的译文相比,茅盾其它的译文数量上要少得多,这原也并非茅盾致力的所在,然而有此一编,我们或可对他向国人介绍异域文学,输入新思想、新知识的“播火者”形象,有一更全面的认识。

茅盾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虽自一九一六年持续到四十年代,然最集中最有成就的当在二三十年代,而以二十年代更见突出:他将绝大的精力投注于此,译介于评论之外成为他文学活动的又一中心。三十年代他的大部分精力已转移到创作上,但仍未放松这方面的努力,只是在范围、有意识的选择及迫切性上,稍逊于前。四十年代则他的译述活动明显松懈下来,数量不多, 且集中于苏联,较为单一,似已不具备他早先的特点。为突出重点起见,本书的选收集中于抗战以前。

如前所述,本书所选在二三十年代中又更偏于二十年代,这应是茅盾文学活动中的“沈雁冰”时期,因为这个缘故,同时也为了避免与茅盾先生自编的《茅盾译文集》相犯,本书定名为《沈雁冰译文集》。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上卷
三百年后孵化之卵 9
契诃夫:在家里 33
斯特林堡:他的仆 45
高尔基:情人 51
热罗姆斯基:诱惑 59
契诃夫:方卡 63
斯特林堡:强迫的婚姻 67
泰戈尔:髑髅 77
热罗姆斯基:暮 85
拉格洛夫:圣诞节的客人 91
巴比塞:名誉十字架 99
巴比塞:复仇 106
爱伦·坡:心声 111
拉兹古:一个英雄的死 118
莫泊桑:西门的爸爸 127
勃留索夫:雷哀·锡耳维埃 136
瑟德尔贝:印第安墨水画 163
佩雷茨:禁食节 166
尼鲁达:愚笨的裘纳 174
米克沙特:旅行到别一世界 179
库普林:杀人者 185
雅尔斯基:茄具客 191
梅尔顿思:伧夫 200
达里奥:女王玛勃的面网 206
平斯基:拉比阿契巴的诱惑 210
博耶尔:卡利奥森在天上 218
阿哈洛垠:却绮 228
裴多菲:私奔 235
伐佐夫:他来了么? 239
阿塞维多:最后一掷 248
维德:恋爱——一个恋人的日记 254
巴列-因克兰:首领的威信 258
萨多维亚努:春 263
泰特马耶尔:耶稣和强盗 273
哈理德:桃园 277
科伐特尔:门的内哥罗之寡妇 287
阿尔布哈尔:催命太岁 297
雅尔斯基:娜耶 311
蔼夫达利哇谛斯:安琪吕珈 320
约卡伊:跳舞会 330
吕海司:凯尔凯勃 340
欧·亨利:最后的一张叶子 359
阿富汗的恋爱歌 367
戴默尔:海里的一口钟 369
梅特林克:我寻过……了 372
伏尔加与村人的儿子米苦拉(俄国叙事诗之一) 374
孟罗的农民英雄以利亚和英雄斯维亚多哥尔(俄国叙事诗之二) 377
裴多菲:匈牙利国歌 383
贝兹鲁奇:坑中的做工人 386
鲁内贝格:莫扰乱了女郎的灵魂 389
鲁内贝格:泪珠 391
巴士:“假如我是一个诗人” 392
乌克兰民歌 393
塞尔维亚底情歌 396
西曼佗:祈祷者 401
西曼佗:少妇的梦 402
泰格奈尔:永久 404
泰格奈尔:季候鸟 406
泰格奈尔:辞别我的七弦竖琴 408
肯塔尔:东方的梦 411
肯塔尔:什么东西的眼泪 412
肯塔尔:在上帝的手里 413
雷德贝里:浴的孩子 415
雷德贝里:你的忧俋是你自己的 417
阿兰尼:英雄包尔 418
南斯拉夫民间恋歌 422
玛鲁森珈的婚礼 426
乌克兰结婚歌 429
纪伯伦的小品文字 431
古代埃及的“幻异记” 434
比昂松:我的回忆 442
显克微支:游美杂记 454
海涅:英吉利断片 465
易卜生:集外书简 475
梅特林克:“蜜蜂的发怒”及其他 491
蒲宁:忆契诃夫 516
柯里卓夫:世界的一日 528
斯比伐克:给罗斯福总统的信 536
下卷
萧伯纳:地狱中之对谭 1
施尼茨勒:界石 6
梅特林克:丁泰琪的死 13
施尼茨勒:结婚日的早晨 34
叶芝:沙漏 54
斯特林堡:情敌 69
梅特林克:室内 76
邓萨尼:遗帽 92
平斯基:美尼 103
格雷戈里夫人:海青·赫佛 112
阿胥:冬 143
乌克兰英卡:巴比伦的俘虏 156
莫尔奈:盛筵 169
斯宾霍夫:路意斯 187
格雷戈里夫人:狱门 205
巴里奥斯:爸爸和妈妈 213
贝纳文特:太子的旅行 220
罗素:社会主义下的科学与艺术 254
奥尔金:安得列夫 265
海里曼:霍普德曼与尼采哲学 273
贵里波夫:新德国文学 282
佐尔内:欧战给与匈牙利文学的影响 291
博耶尔:脑威现代文学 296
米尔斯基:赤俄的诗坛 306
霍普特曼:新德国文学的新倾向 310
古尔特倍格:巴西文坛最近的趋势 314
斯塔诺伊维奇:南斯拉夫的近代文学 318
希普利:现代的希伯莱诗 328
奥内尔:俄国文学与革命 337
勃兰兑斯:文艺的新生命 342
罗皮纳:关于“烈夫”的 345
卢纳察尔斯基:关于萧伯讷(萧著黑女求神记一九三三年俄译本的序) 351
哈恩铁斯:现代荷兰文学 361
勃拉戈伊:莱蒙托夫 375
菲尔丁:散文的“喜剧的史诗“——小说”Joseph Andrews“的序言 380
史沫特莱:凯绥·珂勒惠支——民众的艺术家 388
波尔耶斯基:十二月党的诗人 395
尼采:新偶象、市场之蝇 400
广义派政府下的教育 407
罗素:巴苦宁和无强权主义 409
罗素:游俄之感想 423
共产主义是什么意思 447
美国共产党党纲 450
共产党国际联盟对美国I. W. W.(世界工业劳动者同盟的简称)的恳请 456
勃拉克女士:一封公开的信给《自由人》(月刊)记者 472
霍格松:共产党的出发点 483
列宁:国家与革命 487
布哈林:俄国的新经济政策 494
玛利亚王后:让我们做和平的兄弟 503
戴维斯女士:现在妇女所要求的是什么? 506
沃德:历史上的妇人 510
爱伦·凯:爱情与结婚 520
海尔夫人:女子的觉悟 531
格迪斯、托姆森:两性间的道德关系 545
二十世纪后之南极 555
时间空间的新概念 563
里希特:关于生命现象本质的新理论 568
叶子铭、余斌:编后记 57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