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學術史(上下)

中國軍事學術史(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解放軍(原長虹)
作者:糜振玉
出品人:
頁數:1443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
價格:15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55487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軍事
  • 中國曆史
  • 中國軍事
  • 軍事考古學
  • 曆史
  • 軍事史
  • 閑來讀讀
  • 軍事學
  • 軍事史
  • 中國軍事
  • 學術史
  • 軍事思想
  • 國防
  • 戰爭史
  • 曆史
  • 中國曆史
  • 軍事理論
  • 戰略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軍事學術史(上下)》上起原始社會末期的涿鹿之戰,下迄上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對長達4000餘年曆史上主要戰爭的戰略指導和重要戰役、戰鬥的作戰指導與指揮藝術進行瞭全麵總結,對主要軍事傢、軍事理論傢和主要軍事著作的軍事學術思想及其對軍事學術發展的基本要素,如武器技術裝備、軍隊體製編製和軍事訓練進行瞭必要的闡述,並就中西軍事學術的不同形態與特徵進行瞭比較,是迄今為止最為詳盡的有關中國軍事學術發展曆史的客觀記錄和科學總結。

著者簡介

糜振玉,1931年10月齣生於江蘇省無锡縣。1951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産黨。 1950年山東大學數學係肄業,1954年大連海軍指揮學校第二期本科畢業。1985年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1987年1月中共中央黨校第一期省部級理論學習班結業。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二、三、四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軍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第五屆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專傢組成員兼軍事學博士後流動站評議組召集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曆史資料叢書》軍委審查組組長;國傢信息畔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導師主席團執行主席、博士後指導教師;中國軍事科學學會特約高級研究員;中國國際戰略學會、中國未來研究會高級顧問;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傢安全政策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軍事運籌學會、軍事係統工程學會顧問。 主編《中國的國防構想》,閤作主編《軍事科學概論》、《中國軍事文庫》、《國傢安全戰略論文集》、《外國國傢安全戰略輯要與評析》、《中國經濟安全與發展》、《大國興起中的國傢安全》、《經略海洋與國傢安全》;參與組織領導和編寫的《戰略學》獲軍事科學院科研成果一等奬、全軍科研成果二等奬;參與編寫和統稿的《戰役學綱要》獲軍事科學院科研成果一等奬、全軍科研成果特彆奬;參與組織領導和編寫的《第四野戰軍戰史》獲中國圖書提名奬;閤作主編的《軍事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概要》獲軍隊級教學成果二等奬;撰寫軍事論文百餘篇,專著:《戰爭與戰略理論探析》。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代錶、第九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1988年授少將軍銜、1993年晉升中將軍銜。

圖書目錄

編寫說明

上捲
緒論
一、軍事學術的概念及其內涵的界定
二、軍事學術與軍事科學相關知識門類和學科的相互關係,及其在軍事科學中的地位
三、影響軍事學術發展的因素
四、《中國軍事學術史》的編寫指導思想、編寫原則和研究方法
五、《中國軍事學術史》研究的時限與主要內容
六、中國各個曆史時期軍事學術發展概要
七、中國軍事學術的主要特點
第一篇 中國上古時期(約公元前2600年~前770年)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一章 原始社會末期的軍事學術萌芽
第一節 從血親復仇到部落爭雄
第二節 中國軍事學術起源的曆史追溯:涿鹿之戰
第三節 原始社會末期的戰爭指導
第四節 原始兵器在作戰中的使用與原始防禦體係的形成
第二章 夏商時期的軍事學術
第一節 甘之戰與階級戰爭的登場
第二節 鳴條之戰:王朝更替戰爭的戰爭指導
第三節 步兵作戰與早期車兵在作戰中的運用
第四節 寓兵於農與軍隊的編製體製
第五節 甲骨蔔辭所反映的軍事學術思想萌芽
第三章 西周時期的軍事學術
第一節 牧野之戰的戰略與戰術
第二節 周公東徵的作戰指導特色
第三節 車戰的全麵興起
第四節 “蒐獮”演兵與軍事教育
第五節 文武同途與兵農閤一
第六節 築洛邑與西周的軍事防禦體係
第七節 《周易》、“古司馬兵法”所體現的早期軍事學術成就
第二篇 春鞦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四章 春鞦前期的軍事學術
第五章 春鞦後期的軍事學術
第六章 戰國前期的軍事學術
第七章 戰國後期的軍事學術
第三篇 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八章 秦漢時期的戰爭與戰略戰術
第九章 適應秦漢戰爭形式的軍隊與國防建設
第十章 秦漢時期的軍事學術理論
第四篇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年~589年)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十一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戰爭指導與戰法戰術
第十二章 南北對峙戰爭條件下的國防與軍隊建設
第十三章 魏晉南北朝的軍事學術理論及其特色
第五篇 隋唐五代時期(581年~960年)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十四章 隋代的軍事學術
第十五章 唐代的軍事學術(上)
第十六章 唐代的軍事學術(下)
第十七章 五代十國的軍事學術
第六篇 宋遼夏金元時期(公元960年~1368年)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十八章 北宋遼夏的軍事學術
第十九章 南宋、金時期的軍事學術
第二十章 濛元時期的軍事學術
第二十一章 宋遼夏金元時期軍事學術的發展
第七篇 明與清代時期(公元1368年~1840年)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二十二章 明代的軍事學術(上)
第二十三章 明代的軍事學術(中)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軍事學術(下)
第二十五章 清代前期(1644年~1840年)的軍事學術
第二十六章 明代與清代前期軍事學術的理論成果
下捲
第八篇 清代後期(公元1840年~1912年)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二十七章 清代後期反侵略戰爭的作戰指導
第二十八章 太平軍與湘、淮軍的作戰指導
第二十九章 “自強”活動的興起與陸軍建設的近代化
第三十章 近代海軍的誕生及海防戰略方針
第三十一章 近代軍事工業的創建與軍事技術戰術的變化
第三十二章 育纔觀念的更新及近代軍事教育的勃興
第三十三章 辛亥革命戰爭的作戰指導與軍事學術的近代化
第九篇 中華民國初期(公元1912年~1927年)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三十四章 革命黨反對袁世凱專製統治時期的軍事學術
第三十五章 直皖戰爭、直奉戰爭的作戰指導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軍事學術
第十篇 中華民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公元1927年~1937年)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三十七章 中國工農紅軍創建初期的軍事學術
第三十八章 國民黨軍“圍剿”和紅軍反“圍剿”作戰的軍事學術
第三十九章 紅軍戰略轉移的軍事學術
第十一篇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公元1937年7月~1945年9月)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四十章 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的軍事學術
第四十一章 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的軍事學術
第四十二章 抗日戰爭戰略反攻階段的軍事學術
第十二篇 中華民國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公元1945年9月~1950年6月)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四十三章 解放戰爭過渡階段的軍事學術
第四十四章 解放戰爭戰略防禦階段的軍事學術
第四十五章 解放戰爭戰略進攻階段的軍事學術
第四十六章 解放戰爭戰略決戰階段的軍事學術
第四十七章 解放戰爭戰略追擊階段的軍事學術
第十三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年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公元1950年10月~1953年7月)的軍事學術
概述
第四十八章 抗美援朝戰爭的戰略決策和戰略指導
第四十九章 抗美援朝主要戰役的戰役指揮
第十四篇 毛澤東軍事思想的軍事學術價值
概述
第五十章 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産生和基本特徵
第五十一章 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理論體係和軍事學術價值
第五十二章 毛澤東主要軍事著作的軍事學術價值
第十五篇 中西軍事學術比較
概述
第五十三章 西方軍事學術的演變
第五十四章 中西方戰爭觀與國防、軍隊建設思想比較
第五十五章 中西方軍事戰略與作戰指導的比較
第五十六章 中西方軍隊政治教育與軍事訓練思想比較
第五十七章 中西方軍事後勤與軍事經濟思想比較
第五十八章 中西方軍事學術思想交流
附錄:中國古籍主要軍事學術論著書目和簡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