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交政策的非物质性诉求当中,国家声誉是一个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声誉也是中国政府一贯的外交目标,无论是“和平崛起”的理念,还是“和谐世界”的理念,都反映出中国向世界所传递的积极信号。本书所要研究的是冷战结束之后,中国为了建构良好的声誉而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情况。力图解释的问题是:冷战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动力何在?就是说.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中国在冷战后拓展、加深了对国际制度的参与程度;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究竟想获得什么收益?本书以声誉因素为切入点,具体地考察了中国参与国际人权与军控制度,试探性地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300页总页码,研究目标直到151页才出现,王老师的基本理论的论述有点过多了。ps:陈寒溪的商榷也没搞清楚reputation, prestige和status的本质区别啊23333,Barry O'Neill在1999年就写好了的书为啥至今还不引用呢?
评分300页总页码,研究目标直到151页才出现,王老师的基本理论的论述有点过多了。ps:陈寒溪的商榷也没搞清楚reputation, prestige和status的本质区别啊23333,Barry O'Neill在1999年就写好了的书为啥至今还不引用呢?
评分300页总页码,研究目标直到151页才出现,王老师的基本理论的论述有点过多了。ps:陈寒溪的商榷也没搞清楚reputation, prestige和status的本质区别啊23333,Barry O'Neill在1999年就写好了的书为啥至今还不引用呢?
评分300页总页码,研究目标直到151页才出现,王老师的基本理论的论述有点过多了。ps:陈寒溪的商榷也没搞清楚reputation, prestige和status的本质区别啊23333,Barry O'Neill在1999年就写好了的书为啥至今还不引用呢?
评分300页总页码,研究目标直到151页才出现,王老师的基本理论的论述有点过多了。ps:陈寒溪的商榷也没搞清楚reputation, prestige和status的本质区别啊23333,Barry O'Neill在1999年就写好了的书为啥至今还不引用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