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
作者:潘一禾
出品人:
页数:257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
价格:2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805596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化
  • 社会科学
  • 潘一禾
  • 文学
  • 政治学
  • 政治
  • 文化安全
  • 文化敏感性
  • 多元文化
  • 包容性
  • 健康公平
  • 社会决定因素
  • 原住民健康
  • 弱势群体
  • 医疗保健
  • 公共卫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军事安全、战场安全及狭义的国家议事的瓶子里“外溢”,蔓延到过去人们无法想像、旧的教科书无法解说、老套办法无法应对的死角与地步。民族自觉意识的复兴在世界各国滋生,标准化的信息和消费模式在世界各地传播,引起人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文化,坚持本土文化价值观,把文化作为确定自我身份的一种手段和力量之源。本书是《非传统安全与现实中国丛书》之一,它将有可能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理论界非传统安全研究成果的主要释放窗口,成为衡量全球化时代安全思想充实和发展新阶段、新高度的一个“学术地标”。

目录

第一章 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文化安全关注

一 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新视野

二 当代国家文化安全的复杂内涵

三 当代中国面临的“非传统”文化安全问题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非传统政治文化安全

一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二 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安全

三 国家政治文化安全

四 国家宗教文化安全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一 传统文化和基本价值观的安全

二 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安全

三 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

第四章 语言和信息传播安全

一 民族语言文化的安全

二 多元民族文化和地方性文化的传承安全

三 中国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安全

第五章 当代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安全

一 国民教育体系安全

二 明显滞后的教育改革

三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安全

第六章 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国家战略

一 影响“文化安全”理解的理论争议

二 多维互动的国家文化安全保障

三 创建文化安全的中国战略

附录

一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传媒方面承诺的基本内容

二 中国加入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公约

三 我国文化部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管理规定

四 文化艺术品出国和来华展览管理细则

五 我国出版管理条例

六 我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潘一禾,1959年生于杭州,浙江大学“世界文学”、美国纽约市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双硕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政治文化和世界文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已出版《文化与国际关系》、《西方文学中的政治》、《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等著作。

目录信息

第一章 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文化安全关注001 一 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新视野001 二 当代国家文化安全的复杂内涵018 三 当代中国面临的“非传统”文化安全问题032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非传统政治文化安全044 一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045 二 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安全059 三 国家政治文化安全069 四 国家宗教文化安全078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非传统安全问题085 一 传统文化和基本价值观的安全085 二 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安全098 三 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 109第四章 语言和信息传播安全121 一 民族语言文化的安全121 二 多元民族文化和地方性文化的传承安全 135 三 中国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安全 141第五章 当代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安全 151 一国民教育体系安全151 二明显滞后的教育改革 157 三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安全 167第六章 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国家战略 175 一 影响“文化安全”理解的理论争议 175 二 多维互动的国家文化安全保障188 三 创建文化安全的中国战略199附 录 211 一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传媒方面承诺的基本内容211 二 中国加入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公约213 三 我国文化部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管理规定 215 四 文化艺术品出国和来华展览管理细则 227 五 我国出版管理条例230 六 我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246参考文献254后 记25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后记: 本书记录的是我对当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最新关注和紧张思考。从写作目的或追求上讲,我希望“非传统的”文化安全研究,能够有力地拓展和提升当代中国的各级决策层、各类精英和普通公民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从而在全球眼光和本土关怀、在统一性和多样性、在...

评分

后记: 本书记录的是我对当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最新关注和紧张思考。从写作目的或追求上讲,我希望“非传统的”文化安全研究,能够有力地拓展和提升当代中国的各级决策层、各类精英和普通公民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从而在全球眼光和本土关怀、在统一性和多样性、在...

评分

后记: 本书记录的是我对当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最新关注和紧张思考。从写作目的或追求上讲,我希望“非传统的”文化安全研究,能够有力地拓展和提升当代中国的各级决策层、各类精英和普通公民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从而在全球眼光和本土关怀、在统一性和多样性、在...

评分

后记: 本书记录的是我对当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最新关注和紧张思考。从写作目的或追求上讲,我希望“非传统的”文化安全研究,能够有力地拓展和提升当代中国的各级决策层、各类精英和普通公民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从而在全球眼光和本土关怀、在统一性和多样性、在...

评分

后记: 本书记录的是我对当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最新关注和紧张思考。从写作目的或追求上讲,我希望“非传统的”文化安全研究,能够有力地拓展和提升当代中国的各级决策层、各类精英和普通公民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从而在全球眼光和本土关怀、在统一性和多样性、在...

用户评价

评分

潘一禾是文化安全领域的权威

评分

比想象中好得多,有点意外

评分

比想象中好得多,有点意外

评分

潘一禾是文化安全领域的权威

评分

潘一禾是文化安全领域的权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