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克,英国物理学家和生物化学家,他与詹姆斯·沃森合作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为此他们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奖。他也是《狂热的追求》、《生命本质》和《分子和人》等著作的作者。克里克博士向世界各国的专业人员和外行做广泛讲演。也是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的索尔克研究所的一位杰出的研究教授。
我很喜欢的老师的课,他是我见到的第二个闪耀着北大精神行走于世的人,于是我很想交一份像样的期末作业给他。这也是我第一次很认真的试图去思考我力不能及的终极问题。我很无力但我很诚恳。 希波克拉底说过:“人类应当懂得,我们的喜怒哀乐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自大脑”。 ...
评分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科学世界观塑造,所谓“惊人的假说”,只不过是个平常无奇的事实,科学共同体早已将其奉为基础范式。 能让它惊到的,一部分是笃信传统宗教的灵魂实在论者,另一部分也许只存在于哲学圈里。 从笛卡尔以来,身心二元论的幽灵始终徘徊不散,到今天仍然有一派观...
评分高中时代就读过这本书,近年来才发现二元论思想依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所以觉得有必要做一番介绍。作者弗朗西斯·克里克,曾经和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掀起一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革命。获得诺奖后克里克又投入了脑科学的研究,他掀起了另一场革命:一场...
评分整天和计算机打交道的我第一次了解到存储还可以这样进行。记忆和意识不再神秘不可及! 看朝闻道时,我也想问一个问题:物质如何能形成意识?虽然现在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但我想我不用再用命去换答案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