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书演员。原名毕连寿,号连仲三,笔名云海客。满族。北京人。幼家贫。1924年在北京天桥摆摊卖卜。1927年开始学说评书,曾参加北平市曲艺工会。1933~1937年间,在报刊上发表评书小说《西汉演义》、《英烈传》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平、津撂地说书。1950年创办前门箭楼大众游艺社。1951年组织第一届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任大队长。1956年随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出。后历任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等职。擅说评书曲目有《西汉》、《东汉》、《水浒》、《隋唐》等。
本书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
作者连阔如是我国著名的评书艺术家。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由于作者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他同江湖上的一些人又有很深的交往,所以他能透彻地了解江湖内幕,并勇敢地将它书写出来,公之于众,且该书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真实可信,因而颇受读者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清末民初,那时候还有旧习气,所谓旧制的束缚,不外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大环境下是为维护阶级而产生的封建制,平头百姓的社会里,有江湖,也有规有矩。它在制度的圈里,却也在制度的圈外。 旧时的江湖人,“宁舍一锭金,不露一点春”老合们是恪守着规矩的。...
评分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很想了解下民间艺术,通过在卓越上的胡乱搜索买下了这本书,说实话,这本书是现在市面上不多见的好书了。 不谈内容,先说说文字上的功夫,年幼无知时,爸爸曾不只一次的跟我说,写作技巧的最高层次是白描,以前总是一笑而过,心里面还是倾向于繁复...
评分这本书,一如苏叔阳推荐所言,“是本奇书”。万花筒似的记录了清末到民国的江湖。连阔如的博闻强记和那时人少见的好奇心让我对他本人产生了强烈兴趣。 这本书可以切入的角度实在太丰富,以至于读后感写一篇都觉得难以下笔。恰好这两年看了马嘎尔尼等一系列从清到民国看中国世相...
评分N年前,我还是个读中学的小屁孩儿,每天放学回家的几条路之一,是喧闹的菜市场。 有一天从那儿过,看见好多人围了一堆。挤进去一看,场子中间有个年轻人,脚边立着个红色的小丘,是用红布揪起来的。年轻人就在那儿侃侃而谈。听了一会儿明白大意,此人说呆会儿从这红色的布里能...
评分连阔如是评书艺术大家,曾有句话在评书爱好者中流传: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 连阔如写过本书叫《 江湖丛谈 》,是本老书,1936年首次出版。1995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征得连先生的女儿连丽如同意再版。整整十年后又出了增订版,多了李滨声先生的近六十幅插图。转眼五...
各种黑话行话,专业。写小说的辅助工具。
评分看看很好玩。以前的世界啊
评分各种黑话行话,专业。写小说的辅助工具。
评分介绍了江湖的一些情况,值得看看
评分还是坑蒙拐骗的段落最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