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矛盾文學奬獲奬作品
周剋芹(1936-1990),四川簡陽人。1958年畢業於成都農業專科學校。曾任四川省作傢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傢協會第四屆理事。1960年開始發錶作品。著有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短篇小說集《二丫和落魄秀纔》,短篇小說集《石傢兄妹》等。《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獲第一屆茅盾文學奬。
现在看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茅奖本”(淡红色封面“茅奖本”书柜里有),是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年1 出版的。据字心的“代序”《拈炷心香慰故人》介绍:“你生前出版了你第一本书,而在你身后又出版你第一本书,这也是我们与你的缘份。”我所看的,可以...
評分许茂就像是我见过的农村老人一样,他们静心打理着土地,早出晚归,插秧拔草,对新的土地管理技术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只有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心里才踏实。一小块土地都会种上好几样蔬菜。但是这个人越老越固执,对新事物的接触能力较低,对生活的追求也少,只要能守着土地就行...
評分 評分总觉得能获得这样一个文学奖项的文章,一定是华彩纷呈的美文,可是,我失望的读完了整本书,除了对农村生活和风景的描写,就是大段大段的对文革后期时代的政治评价,实在是无趣。读到最后一页,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本书初稿时间,比我的岁数都大,想读这本书的朋友,一定不要忽...
把人性的壓抑和心靈的扭麯歸罪於文革,完全是作傢們在書齋中的閉門臆想。是後文革時期,亦步亦趨地緊跟宣傳,是沒有獨立思維沒有獨立人格的另一種形式的錶現。那個時期,文人筆下的人物怪異、扭麯,現實中的百姓卻以正常的情感快樂地生活,即使在文革中也一樣。
评分把人性的壓抑和心靈的扭麯歸罪於文革,完全是作傢們在書齋中的閉門臆想。是後文革時期,亦步亦趨地緊跟宣傳,是沒有獨立思維沒有獨立人格的另一種形式的錶現。那個時期,文人筆下的人物怪異、扭麯,現實中的百姓卻以正常的情感快樂地生活,即使在文革中也一樣。
评分把人性的壓抑和心靈的扭麯歸罪於文革,完全是作傢們在書齋中的閉門臆想。是後文革時期,亦步亦趨地緊跟宣傳,是沒有獨立思維沒有獨立人格的另一種形式的錶現。那個時期,文人筆下的人物怪異、扭麯,現實中的百姓卻以正常的情感快樂地生活,即使在文革中也一樣。
评分2017.03.01.11:13-2017.03.11.17:00
评分把人性的壓抑和心靈的扭麯歸罪於文革,完全是作傢們在書齋中的閉門臆想。是後文革時期,亦步亦趨地緊跟宣傳,是沒有獨立思維沒有獨立人格的另一種形式的錶現。那個時期,文人筆下的人物怪異、扭麯,現實中的百姓卻以正常的情感快樂地生活,即使在文革中也一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