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卡波特 (Truman Capote,1924-1984)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幼年身世坎坷,11岁开始文学创作。1958年,成名作《蒂凡尼的早餐》问世,奠定了“战后一代最完美的作家”地位。1966年,代表作《冷血》出版,仅两周即登上美国畅销书榜第一位,且雄踞一年之久。这部“非虚构小说”开创了文学创作的崭新形式。
1984年8月25日,卡波特因用药过度,猝死于洛杉矶友人家中,留下这样一句话:“我是个酒鬼。我是个吸毒鬼。我是个同性恋者。我是个天才。即使如此,我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第一次读到《冷血》,至少已有十年了。 那时候,对所谓“非虚构小说”很奇怪,不就是报告文学吗,为什么要叫“非虚构纪实小说”? 从第一页里,常常感到一股遥远的牧歌之声。 他,和他的妻子儿女,安静地生活,宁静地享受夜空和秋收的快乐。 他们从来不曾想到会有灭顶之灾。 ...
评分开始听这本书的理由很废——实在吃不消在跑步时听Moby Dick了。大学时就着电影《卡波特》读过《冷血》译作。在被各种航海词汇和闲扯漫谈的长句折腾到语言中枢行将中风时,会个旧相识,应该是不错的。 错在高估了译者,而低估了Capote。真不愧是20世纪实文学的珠穆朗玛。 Trum...
评分第一次读到《冷血》,至少已有十年了。 那时候,对所谓“非虚构小说”很奇怪,不就是报告文学吗,为什么要叫“非虚构纪实小说”? 从第一页里,常常感到一股遥远的牧歌之声。 他,和他的妻子儿女,安静地生活,宁静地享受夜空和秋收的快乐。 他们从来不曾想到会有灭顶之灾。 ...
评分 评分Let's just put it this way. This book wants no details, whether it's personal recollection, narrative descriptions or pure stretch of imagination. The rest of it is individual preference.
评分文笔不是很合我胃口。现在多少人在学Capote这种写法报道crime story,有些片段情绪饱满,但我觉得太拖沓了且明显带有作者自己的偏颇,比如对Perry着墨更多,也让人对Perry的同情比Dick多,虽然Perry的一生确实坎坷。对Perry的描绘仍然缺失了一些东西,最后我还是看不懂这个人
评分signet,new american library。图书馆的书,第一页打着印章:北美基督教。看的时候只有一个念头:这究竟是他妈的怎么采访的。
评分文笔不是很合我胃口。现在多少人在学Capote这种写法报道crime story,有些片段情绪饱满,但我觉得太拖沓了且明显带有作者自己的偏颇,比如对Perry着墨更多,也让人对Perry的同情比Dick多,虽然Perry的一生确实坎坷。对Perry的描绘仍然缺失了一些东西,最后我还是看不懂这个人
评分文笔不是很合我胃口。现在多少人在学Capote这种写法报道crime story,有些片段情绪饱满,但我觉得太拖沓了且明显带有作者自己的偏颇,比如对Perry着墨更多,也让人对Perry的同情比Dick多,虽然Perry的一生确实坎坷。对Perry的描绘仍然缺失了一些东西,最后我还是看不懂这个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