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南走来

从城南走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夏祖丽
出品人:
页数:386
译者: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2224
丛书系列:大家雅音
图书标签:
  • 林海音
  • 传记
  • 夏祖丽
  • 台湾
  • 自传与他传
  • 回忆录
  • *三联@北京*
  • 台@L林海音
  • 自传
  • 回忆录
  • 个人经历
  • 成长
  • 时代变迁
  • 文化
  • 教育
  • 北京
  • 文学
  • 名人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北京,是林海音幼年成长、度过花样年华、结婚生子、直到将近三十岁才离开的地方,也是她毕生怀着切肤之亲的地方。而这本《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也成为作者——传主的女儿省视生命的寻根之旅。

这本传记的最大特点是:全书以两种口吻来叙述,一种是以评论家的眼光、文学和历史的尺度,来论述传主的作品、作为、性格、环境,并引用文坛其他资料,说得头头是道;而穿插在每一章中,却有另一种:以女儿第一人称的口吻和心情,娓娓而谈,天真、亲切,从最细微的小动作,用从母亲学来的漂亮京片子语言,活生生地勾画出一个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于奉献的母亲林海音。

作者简介

夏祖丽,原籍南京,生于北京,长于台湾。从事写作编辑工作多年,曾在母亲林海音创办的台湾“纯文学出版社”担任总编辑,与社长林海音面对面工作十年,母女相知甚深。一九八六年迁居澳大利亚墨尔本,专事写作。写作范围很广,包括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传记、翻译及微型小说。作品多次获文学奖及最佳图书奖,并被译成英文作为大学教材。《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是夏祖丽的第十六本书,历时两年完成。该书不仅是本作家传记,且被誉为近代文坛的重要文献。

林海音(1918年-2001年),林海音,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作家。曾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目录信息

回向的拥抱——给祖丽/席慕蓉
生命的寻根之旅/郁风
另一段城南旧事/余光中
自序/夏祖丽
妈妈的花儿落了!——再版新序/夏祖丽
楔子追寻母亲的足迹
第一章 一位乡下老师1888—1922
第二章 由日本大阪扬帆1922—1931
第三章 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1932—1939
第四章 从小妇人到红楼梦1939—1948
第五章 英子转来喽! 1948——2001
第六章 得吃得喝1948—1953
第七章 《联副》十年1953—1963
第八章 美利坚大旅行
第九章 冷眼看人生,热笔写世相1955~1967
第十章 城南旧事1960—2001
第十一章 我一定要好好写篇稿子给您!1967~1972
第十二章 实践纯文学1968—1995
第十三章 永不熄灯的客厅1948—2001
第十四章 喝豆汁儿的岁月回忆1990—1994
第十五章 打开英子奶奶记忆的盒子1965~1996
第十六章 文格与风格1918—2001
第十七章 一个观察的人生1918~2001
后记
岁月如流,人生已无忧/夏承楹(何凡)
颂永恒,念海音——两岸追思林海音先生
附录
附录一 林海音大事年表
附录二 林海音著作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首先,我很喜欢《城南旧事》,不然也不会论文写它……其次,我也很喜欢林海音,单单从面相上就让人心生好感——我喜欢这样有点富态的老太太——更别说写作、出版上的成就了。 女儿来写的母亲的传记,应该是可信度比较高又比较全面的吧。我这么觉得。挖掘出很多《城南旧事》以...

评分

格局不错。 缺点是虽然通篇都想表达林海音的人情味,但大部分内容写得都让人感觉不到传主发乎情的温情人情味,反而觉得那种人格是由于人生历练(幼年丧父,童年提早结束,过早扛起帮助母亲养家的重任,自立等)之后利我的智慧。给予阅读者这样的感觉也许是力图行文理性...  

评分

拖拖拉拉,终于把这本传记看完了。翻出去年给两岸关系杂志社写的一篇影评。或许,正如当时写的那样,林海音一辈的老文学家,就是那点灯者。  (一)他们是文学“传承者”   地图,星夜,礁岩与浪,他们在岛屿写作,在时间的尺上镌下刻度,果实,酒神,菊花与蝶,他们在岛屿写作,辉...  

评分

这是我第一次读人物传记。书是去年中秋节在台湾花莲的二手书店买的。记得当时这个二手书店,小小的,以文学二手书为主,很多没听过的书,学术成分很重。当时我只是单纯地想读一本书了解一下过去的台湾是怎么样的。挑来挑去,好想这本是比较容易读进去的,所以就买了。 其实之前...  

评分

拖拖拉拉,终于把这本传记看完了。翻出去年给两岸关系杂志社写的一篇影评。或许,正如当时写的那样,林海音一辈的老文学家,就是那点灯者。  (一)他们是文学“传承者”   地图,星夜,礁岩与浪,他们在岛屿写作,在时间的尺上镌下刻度,果实,酒神,菊花与蝶,他们在岛屿写作,辉...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记得某一版的《城南旧事》的侧封上写着的,林海音,原籍苗栗,生于日本,长于北京,成就于台湾。可与张至璋写的《镜中爹》相映。离散的背后,永远是追寻。

评分

文笔没有继承到母亲的一点灵气,干巴巴的。全篇充斥着夸赞,找了一堆人来夸林海音,远不如活泼泼的事情和语言来表现得深刻。作为自己女儿写传记本应有很多素材,很充沛的情感,然而本书就是个垃圾。

评分

2020(9)

评分

书中个别时间有误,前后不照应(如P3,林焕文先生应是一九三一年病逝)。林海音先生,写作、编辑、出版,样样顶尖,关闭纯文学出版社后,将版权还于作者,存书捐给图书馆,向台湾介绍中国三十年代的作家和作品,向大陆捐赠图书,担任介绍台湾作家及作品的顾问。在政治肃穆的年代,不顾顾忌,出她认为好的作品,真的是很优秀,很有担当的出版人。作为传主的女儿,还是决定传记不够客观,不够全面的,章节上觉得有点乱。 夏祖丽本应该写得更好一点,她手头有报刊、图书这些一手资料,写的浅了。又发现几处时间上和刊物栏目的错误。P220,李辉英写夏丏尊,这个是港版《纯文学》的,台版并没有这篇文章。台版的引用的都有注释,为什么大陆的要去掉呢。

评分

林海音先生是台湾文坛的瑰宝,更是华人文坛的骄傲。她的作品对于断片的北京甚至大陆来讲,格外令人珍惜。而她的人格魅力定是温暖了无数纯粹文学创作者的心。这样美好的时代不知道未来是否还会有,真正难得!以上是她作为作家、编辑以及出版人,同样她作为妻子、母亲,更令人喜爱,爽朗的个性就像夏日的清风,可亲可敬。这部传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人平凡的可爱。或许是女儿著作,所以没有任何负面,尽管人无完人有失客观,可是我还是被这样美好的生命深刻感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