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研究

唐宋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廈門大學齣版社
作者:鄭學檬 徐東升
出品人:
頁數:284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54549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鄭學檬
  • 經濟史
  • 技術史
  • 隋唐史
  • 經濟史
  • 科技史
  • 科學史
  • 唐宋曆史
  • 科學技術
  • 經濟發展
  • 曆史研究
  • 經濟史
  • 科技史
  • 古代經濟
  • 社會變遷
  • 文化發展
  • 製度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鄭學檬和徐東升編著的《唐宋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研究》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國曆史上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通論”,著重講農業、水利的技術成就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農産品加工技術的進步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齣現,製造工藝的成就和生産力的改善,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技術傳播對經濟區擴展的影響,基於國情的技術發展道路對塑造中國古代經濟模式的影響之評估,唐宋勸農製度及其社會經濟功能等六個問題。

本書的第二部分是“唐宋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專論”,分14個專題,有三四個專題是申請本課題前完成、發錶的(此次若乾內容又作瞭修改),其中《範仲淹治水思想與實踐》是劉經華教授加盟本課題時提供的,其餘則由鄭學檬、徐東升在課題研究期間陸續寫成。

本書的第三部分是“附錄”,主要收入專論市場與技術的4篇文章,時間上是在唐宋以後。

著者簡介

鄭學檬,1937年生於浙江省天颱縣。1960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曆史係。現任教育部古籍整理研究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曆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廈門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自60年代以來,發錶論著60餘種,主要代錶作有:《五代十國史研究》、《中國賦役製度史》、《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傳在史中》等。榮獲一、二屆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奬及其他社會科學優秀奬。徐東升,1968年生,河南省正陽縣人。畢業於山東大學曆史係,1994至2000年師從鄭學檬先生玫讀碩士、博士學位。現為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曆史係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經濟史的教學與唐宋經濟史的研究。齣版《賦役製度史話》,閤作齣版《中國企業史》(古代捲)、《簡明中國經濟通史》。發錶學術論文三十多篇。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中國曆史上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通論
一、農業、水利的技術成就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二、農産品加工技術的進步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齣現
三、製造工藝的成就和生産力的改善
四、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技術傳播對經濟區擴展的影響
五、基於國情的技術發展道路對塑造中國古代經濟模式的影響之評估
六、唐宋勸農製度及其社會經濟功能
第二部分 唐宋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專論
一、唐代江南的水利、農業
二、範仲淹治水思想與實踐
三、唐五代航運業的發展
四、法門寺地宮金銀器製造技術門外談
五、鑒真和尚東渡日本與唐代的航海技術
六、唐宋冶金工業技術和經濟發展進程研究
七、唐宋冶銅、鑄錢業和社會經濟的變革
八、宋代銅錢鑄造業的盛衰與鑄錢成本變動
九、宋代福建礦冶、金屬製造業與經濟
十、蘇軾“冶鐵作兵,犀利勝常”辨析
十一、唐代蔗糖技術與白沙糖
十二、唐宋茶葉生産加工技術的兩個問題探討
十三、唐代吐蕃飲茶和漢藏茶馬古道的蛛絲馬跡
十四、唐宋麻布生産的地理分布和紡織技術
附錄
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觀點的一個曆史依據
二、傅衣淩先生對明清時期市場史研究的貢獻
三、換一個角度看11—17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和生産力關係問題
四、市場和技術:中國曆史變革的關鍵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鄭學檬 唐宋經濟史

评分

鄭學檬 唐宋經濟史

评分

鄭學檬 唐宋經濟史

评分

鄭學檬 唐宋經濟史

评分

鄭學檬 唐宋經濟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