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出品人:
页数:188
译者:
出版时间:2007-8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7061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季羡林
  • 人生哲学
  • 人生
  • 思考
  • 成长
  • 杂谈
  • 文学
  • 哲学
  • 季羡林
  • 人生哲理
  • 散文集
  • 知识分子
  • 思想
  • 文化
  • 智慧
  • 成长
  • 经典
  • 哲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的杂文集。季先生以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理解,谈了对人生的看法。季先生书中所谈,涉及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怎样看待个人命运、怎样做人与处世、什么是成功、什么是礼貌、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毁誉、怎样对待压力、什么是孝道、怎样认识老年、长寿之道、怎样看待衣着款式、什么是人的素质等问题,论说活泼、生动、道理深刻。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屯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

目录信息

人生/1再谈人生/3三论人生/5人生的意义与价值/7不完满才是人生/10世态炎凉/13走运与倒霉/15缘分与命运/17做人与处世/20牵就与适应/22谦虚与虚伪/24容忍/27成功/29谈礼貌/32知足知不足/35有为有不为/37隔膜/40论恐惧/43坏人/46论朋友/48三思而行/51傻瓜/53毁誉/55论压力/58爱情/60谈孝/66老年/69谈老年(一)/71谈老年(二)/73谈老年(三)/76老年十忌/79老马识途/99长生不老/101长寿之道/103一寸光阴不可轻/1105我们面对的现实/1108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1112真理愈辨愈明吗/1115我害怕“天才”/118谈中国精神/1121衣着的款式/125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127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130漫谈伦理道德/139慈善是道德的积累/1150思想家与哲学家/1152八十述怀/1155九十述怀/1160梦游21世纪/1171千禧感言/174新世纪新千年寄语/179迎新怀旧——21世纪第一个元旦感怀/181后记/18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感悟,而我这样的年纪来谈自己的生活感受,恰恰是太不合时宜了。把人生所经历所遭遇的困境诸如此类只能算作是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人生,说的矫情一点,才刚刚开始,之前种种,但凡残酷一点的却是人情世故的懵懂开始。 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愈...  

评分

评分

p47 我一向对自己的记忆力,特别是形象的记忆,是颇有一点自信的。四五十年前,甚至六七十年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至今记忆忧新。 p47 我一向对自己的记忆力,特别是形象的记忆,是颇有一点自信的。四五十年前,甚至六七十年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至今记忆忧新。 p47 我...  

评分

这本书是季老晚年的散文作品,他零散地书写自己的回忆,又不时以哲人的眼光审视经历背后的逻辑。那个主体的自我沿着时间轴的一个端点走向另一个端点,在过去和现实之间艰难地保持平衡。 作者像是把潮退潮落海滩上滞留的石子收集起来观赏玩弄,这大把的“石子”分为几类。第一类...  

评分

“人来到世上不容易,还是得活得明白”。什么人生、生活的大道理大家也都知道。但季老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文化底蕴,谈的人生,更象是传授生活之道。语言平淡,却字字真言。所以,这本书还是很值得我们这些小辈来学习学习的。但本书后几章感觉是为了补充内容而加上去的...  

用户评价

评分

通读。以前看过他的《赋得永久的悔》,印象不错。季老以近百年的人生经历来谈人生当之无愧,值得一读,后小半流于主旋律,或是应景之作。

评分

不知是否道行太浅 不觉得有醍醐灌顶的赶脚~

评分

2020年第12本。折耳根,能吃,有的人吃了会吐,有的人可吃可不吃。一道菜,翻来覆去就那一种做法,吃多了就腻了。季老的散文,于我,属于可吃可不吃的范畴,道理一堆,枯瘦干瘪,皮包骨头的内容,不够肥美。名声在外,耄耋之年,我期望能从他谈人生谈理想中得到启发慰藉乃至营养,可惜我年纪一把,听不得大道理,反而喜欢小确幸小故事,也许就是季老习惯于讲道理做硬菜吧,反正我没吃到多少肉,只是啃了一堆硬硬的骨头,不饱,也不想再吃了。

评分

说实话也许对这位大师级人物有点不敬,但也许最简单的普世价值与道理才是这位大师在这本书里要阐述的目的所在吧,我看了全是过去了解的东西,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新意,应该算温故罢了。

评分

大白话,但是每个偏旁部首、逗句分引,都忍不住拆开来、揉碎了,细细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