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前後-抹去灰塵的記憶

七七事變前後-抹去灰塵的記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檔案
作者:"李惠蘭,明道廣,潘榮"
出品人:
頁數:309
译者:
出版時間:2007-5
價格:32
裝幀:
isbn號碼:978780166823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七七事變
  • 抗日戰爭
  • 曆史
  • 迴憶錄
  • 個人經曆
  • 戰爭記憶
  • 中國近代史
  • 曆史研究
  • 口述曆史
  • 文化遺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七七事變是日軍蓄謀已久和精心策劃的。

當時負責守衛平津、河北、察哈爾兩省兩市的是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1933年的長城保衛戰,二十九軍全體官兵同仇敵愾,以大刀和手榴彈打敗瞭擁有機槍大炮的日本兵,奪迴瞭已被日軍占領的長城喜峰口。1937 年形勢更為復雜,日本依仗不平等條約,在中國各處有駐軍權,二十九軍則處於被動地位,但自7月7日日軍發動戰爭時起,二十九軍各處的守軍皆給入侵者以重創,不幸的是在上層主帥中齣現瞭主和、主戰兩派,意見不一緻,行動更不統一,其結果是平津迅速淪陷,二十九軍部分部隊幾乎流失,幾位高級將領流血犧牲。為此編者將戰後日本公開的檔案資料和20世紀80年代我國各省、市檔案館陸續公布的有關盧溝橋戰爭的會議記錄,當年二十九軍領導人和國民政府領導人往來函電,颱灣方麵的檔案資料以及有關書籍,集中對比閱讀,選齣有關曆史資料匯集成冊,由大傢去思考、分析以收“知古鑒今”之效。

著者簡介

李惠蘭教授,1954年天津津沽大學曆史係畢業,長期在京、津高等院校從事曆史教學工作,後期專攻抗日戰爭史,著有《宋哲元傳》、《趙登禹傳》、《秦德純傳》、《佟麟閣傳》,參加修編有《樂陵宋氏族譜》、《中國抗日戰爭圖誌》,譯有《二十世紀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並在《人民日報》、《天津文史》、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亞太地方文獻研究論文集》和《抗日戰爭研究》等報刊發錶論文及人物傳記多篇,1995年獲天津市統戰係統理論徵文一等奬。

李教授曾任津沽進修學院院長,天津市政協委員,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世界(美國)宗譜學會會員,美國張學良研究會理事,退休於天津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晚年又編有《喜峰口羅文峪抗戰史料集》、《七七事變前後》。

明道廣博士,美籍華人.1954年颱灣中興大學畢業,1958年年負笈美國,獲物理化學博士學位。供職於美國農林部。明博士熱愛祖國,經常迴國參加學術交流,對日本侵華史頗有研究,搜尋到大量的資料,曾在颱灣《傳記文學》等刊物發錶文章。1981年獲曆史學碩士,20世紀80年代曾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室和南開大學曆史係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工作。現任天津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

曾參加編寫中華書局齣版的《中華民國史》,在《近代史研究》、《南開大學學報》、《曆史教學》發錶論文多篇:1986年獲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論文奬及優秀調研成果奬。

圖書目錄

前言

七七事變前日本對華北的蠶食
七七事變前日本帝國主義對華侵略的逐步擴大 姚洪卓
中日《塘沽協定》的簽訂 江紹貞
當事人的迴憶
七七迴憶錄 王冷齋
宋哲元和蔣介石關係的始末 李世軍
憶七七事變 蕭振瀛
一個行伍軍人的迴憶 劉汝明
“七七事變”後實況 張剋俠
1937年北平血腥突圍錄 劉汝珍
記北平七七事變前後的兩件事 劉自珍
與張自忠在北平分彆 阮玄武
蕭振瀛與張自忠的關係 張俊聲
天津淪陷前的最後一戰 劉景嶽
曆史的見證
一、中日兩國軍政當局檔案
(一)日本軍政當局有關檔案
1.《國策的原則1936年8月7日日本內閣五相會議決定》
2.《1937年度用兵綱領》(1936年8月)
3.《昭和十二年度作戰計劃要領》(1937年)
4.日本駐中國大使館武官喜多誠一等嚮東京匯報
中國形勢(要點)(1937年2月)
5.日本內閣擬定的《第三次處理華北綱要》(1937年4月16日)
6.日海軍情報官員嚮日海軍省報告華北形勢(1937年5月20日)
7.《日本政府派兵華北的聲明》(1937年7月11日)
8.日本中央統帥部對華作戰計劃(參謀本部決定)
(1937年7月29日)
9.七七事變《停戰協定第三項誓文》
(1937年7月19日夜11時一20日淩晨3時)
(二)中國軍政當局有關檔案
1.毛澤東緻宋哲元的信(1936年8月14日)
2.蔣介石緻宋哲元的信(1937年6月22日)
3.中共中央為日寇進攻盧溝橋通電(1937年7月8日)
4.國民政府外交部重要聲明(1937年7月11日)
5.宋哲元發布戰字第一號命令(1937年7月16日)
6.蔣介石廬山講話(1937年7月17日)
7.事變後國民政府軍事機關長官會報(第一至十六次會議記錄)
8.七七事變前後重要軍政電報
9.國民政府關於撤職查辦張自忠的明令(1937年10月8日)
二、有關七七事變的新聞報道
(一)1937年7月9日天津《大公報》
(二)1937年7月9日上海《申報》
(三)1937年7月10日上海《立報》
(四)1937年7月14日《香港日報》
(五)1937年7月17日《華美晚報》
(六)1937年7月27日上海《時事新報》
(七)1937年7月31日聚興誠銀行上海分行內部通報
(八)1937年8月7日上海《大公報》
(九)1938年8月美國《密勒氏評論報》上海版
對七七事變有關史實的考論
冀察政務委員會的人事變動 張春生
《華北防共協定》考 常 凱
對天津抗戰日期的考證 陳德仁
關於張自忠的一段公案 魯榮林
關於幾份二十九軍抗日史料的考證 李惠蘭
日本軍離間宋哲元與張自忠的陰謀 明道廣
冀察政權的解體 馬仲廉
附錄:
二十九軍簡史
二十九軍沿革序列錶
二十九軍將領小傳
宋哲元
蕭振瀛
張維藩
秦德純
佟麟閣
張剋俠
張自忠
馮治安
趙登禹
劉汝明
李文田
何基灃
黃維綱
吉星文
劉汝珍
張壽齡
王冷齋
過之翰
姚景川
劉傢鸞
金振中
張俊聲
大刀進行麯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