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麦种

一粒麦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恩古吉不光是肯尼亚,同时也是整个非洲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恩古吉出生于内罗毕附近,父母为雇农。先后接受过民族语文和英语教育,后来入英国人在其东非托管地开办的第一所大学——马凯雷雷大学(现属乌干达),先习经济,后转文学,1964年毕业,从事新闻工作;旋即入英国利兹大学续修文学。1967年他回国到内罗毕大学工作,改英国文学系为非洲文学和语言系。1982年以后流亡欧洲,现于美国居住。恩古吉既是小说家,又是剧作家和政论家。发表过长篇小说《孩子,你别哭》(Weep Not, Child, 1964)、《大河两岸》(The River Between, 1965)、《一粒麦种》(A Grain of Wheat, 1967)、《血染的花瓣》(Petals of Blood, 1977)、《十字架上的恶魔》(Devil on the Cross,1982)、《马蒂加里》(Matiguri, 1987)等,还有短篇小说集、剧作《黑隐士》(The Black Hermit,1963)等,以及政论集《回归》(Homecoming,1972)、《扣押:作家狱中日记》(Detained:A Writer’s Prison Diary,1981)、《政治漩涡中的作家们》(Writers in Politics,1981)、《清除头脑里的殖民主义毒素》(Decolonising the Mind,1986)、《置换中心:为文化自由而斗争》(Moving the Centre: The Struggle for Cultural Freedoms,1993)、《笔尖、枪尖、与梦想》(Penpoints,Gunpoints,and Dreams, 1999)等。

恩古吉师法阿契贝,擅用小说书写自己民族的近现代史。

出版者:外国文学出版社
作者:恩古吉·瓦·提安哥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杨明秋
出版时间:1984-07
价格:0.81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非洲文学丛书
图书标签:
  • 非洲文学 
  • 恩古吉 
  • 肯尼亚 
  • 非洲文学丛书 
  • 外国文学 
  • 非洲 
  • 小说 
  • 外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恩古吉最知名的作品,是一部描写肯尼亚人民反抗殖民者的史诗性作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最近读的一本非洲小说是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的代表作《一粒麦种》。 关于非洲与黑人。我想再一次呼唤人们对非洲和黑人的敬意。应该说,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小说翻译介绍到中国的并不多,我读到的就更少了。但至少可以看到,在上个世纪和这个世纪初,拉美作家群、非洲...  

评分

内罗毕的反同化 偷爱警/文 说到肯尼亚,想到的是草原、大象、大自然,极少能够想到肯尼亚历史。肯尼亚是第三世界国家,处于社会环境的低层。如此卑微的生活层面,没有影响肯尼亚的发展,没有束缚肯尼亚的外交手腕,肯尼亚的生活水平,虽然比不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但肯...

评分

最近读的一本非洲小说是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的代表作《一粒麦种》。 关于非洲与黑人。我想再一次呼唤人们对非洲和黑人的敬意。应该说,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小说翻译介绍到中国的并不多,我读到的就更少了。但至少可以看到,在上个世纪和这个世纪初,拉美作家群、非洲...  

评分

马哈福兹的《底比斯之战》,因为是历史小说而更投我的胃口,但我认为黑非洲的作品才真正能代表非洲,所以选了这本。可惜,非洲像它一样回顾本民族沧桑磨难的小说太难得一见了。  

评分

内罗毕的反同化 偷爱警/文 说到肯尼亚,想到的是草原、大象、大自然,极少能够想到肯尼亚历史。肯尼亚是第三世界国家,处于社会环境的低层。如此卑微的生活层面,没有影响肯尼亚的发展,没有束缚肯尼亚的外交手腕,肯尼亚的生活水平,虽然比不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但肯...

用户评价

评分

极端

评分

《圣经》有云:“一粒麦子若未掉在地上,仍旧是一粒;若掉在地上死了,就会结出许多粒来。” —— 革命的血与火,撒播在所谓的后殖民土地上,滋生出无尽的绝望,之为虚妄却与希望相同。

评分

No.78,17年10月31日阅读。莫果为了保全自己性命,同时也受了金钱的诱惑,向殖民者告发了自由战士基希卡的行踪,使他被绞死。而作为叛徒的莫果却成为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基希卡的英雄。人们希望莫果能在独立庆典上演讲,莫果拒绝而被人们以为谦虚。最后他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上台演讲承认自己告密,内心得到了救赎,人们还以为他是想故意承担责任。

评分

本来很少(不出于分数的缘故)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但非洲真的很吸引我,无论是历史还是现状(何况老师还那么nice总是引导我们呜呜)。课上看茅茅运动看到基库尤妇女儿童的境遇和当时被抓到集中营的人偷偷抹眼泪,为什么在对抗所谓法西斯的同时,英国人能够这样残忍地对待已经逐渐开化、追求自由的黑人。读了阿契贝之后再读恩古吉,从文风到情节上都感受到巨大的变化,退役二战士兵的自我觉醒、生无所望的下层人和基库尤村社的巨变,掺杂着非洲人的青年时光和爱情忠贞……种种隐喻还需要更多的思考,以及结尾戏剧性的反转的确让我大吃一惊。

评分

极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