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ing extensive materials from both published and private sources, this concise text focuses on U.S./Soviet diplomacy to explain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Cold War. The thesis allows for use of anecdote and quotation to exemplify the policies.
◆著者簡介◆——————————————————————
沃爾特•拉費伯爾 當代美國著名曆史學傢。齣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先後獲斯坦福大學碩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1968年以來在康奈爾大學任曆史學講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美國的時代:1750年以來美國對外政策的國內和國外方麵》,《不可避免的革命:美國在中美洲》,《巴拿馬運河:曆史視野中的危機》,《新帝國:對美國擴張的解釋,1865-1998》,《邁剋爾•喬丹和新全球資本主義》,《死亡的賭注:林登•約翰遜、越南和1968年大選》。他還是《劍橋美國對外關係史》第2捲《美國對機會的尋求》(有中譯本)的作者。他所著《衝突:曆史上的美日關係》(1997年)獲得班剋羅夫特奬和霍利奬。
◆譯者簡介◆——————————————————————
牛可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 副教授
翟韜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 博士研究生
張靜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 博士研究生
文/落潇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老的中国文化在美苏争霸也得到了发扬光大,尤其是20世纪的100年中,这句富含哲理的精髓之道被世界所倡导。从小对美苏军事非常感兴趣的我,尤其是学过历史之后,更是从美苏争霸中,感受军事的魅力。《美国、俄国和冷战》站在客观的角度...
評分文/严杰夫 冷战结束至今已有20多年。或许,我们当中的许多人还能记得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刚开始的时候,全世界从东到西迅速蔓延开来的“风云变色”。那真是一夜之间沧海变作桑田。那个诡谲的时代,恐怕不仅是这20年里,甚至在今后的一个世纪中,都会不断地被历史学家、政治评论家...
評分我觉得很不错的一本书,但是我想它也不适用于所有的群体。 书里面的内容正如题目所指,对这个话题感性的人,应该来读。 说我的评论太短了,去他妈的,后面这些字是废话……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
評分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被称为超级大国,隐喻是双方都没有获得全球霸权。因为和苏联相互遏制的举动,在亚洲势力范围交界处,形成了非正式的帝国疆界。冷战之后多极化,实质是美国全球霸权之下,地区性霸权林立。 冷战时美国获得认同,进而在联盟中维持、增进霸权的好时机。欧洲团...
評分二战后,只有美、苏尚保留有大国的实力,前者在大战中本土几乎没有受到创伤,而且早早启动并完成了“曼哈顿计划”,早期的“孤立主义”的余晖与参战的胜果保存并大幅提升自身的经济力量;后者在大战中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国民和社会财富的牺牲,但由于造成了强人政权,运行比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