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學

食用菌栽培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齣版社
作者:秦俊哲,呂嘉櫪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
出版時間:2003-1
價格:29.5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1092001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食用菌
  • 栽培
  • 種植
  • 農業
  • 園藝
  • 真菌
  • 生物技術
  • 科普
  • 技術
  • 食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食用菌栽培學》主要介紹食用真菌的形態構造、分類、營養生理、生長發育及生態習性等基礎理論知識;食用菌菌種分離、選育、擴大培養、質量鑒定、保藏復壯及培養基製作等技術;香菇、平菇、木耳、毛木耳、銀耳、金針菇、蘑菇、草菇、蜜環菌與天麻、猴頭菌、滑菇、竹蓀、靈芝、茯苓、刺芹側耳、白靈側耳、灰樹花、雞腿菇、巴西蘑菇、大球蓋菇、柱狀田頭菇、真姬菇等20多種食用菌的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及其産品貯藏加工技術。

《食用菌栽培學》體係結構科學閤理、內容先進實用、圖文並茂,適用於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種植、多經、食品、生物等專業使用,亦可作為不同層次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教材及有關專業人員參考使用。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1
第一節概述1
一、食用菌1
二、食用菌學1
三、食用菌栽培學2
第二節發展食用菌的意義2
一、食用菌的營養價值2
二、食用菌的藥用價值3
三、食用菌的經濟價值4
第三節食用菌的研究和應用5
一、食用菌菌種資源6
二、生態農業與食用菌栽培6
三、生物技術與食用菌育種7
四、食用菌與醫療保健8
五、我國發展食用菌的前景8
第一章食用菌生物學基礎10
第一節食用菌的形態結構10
一、菌絲體10
二、子實體13
第二節食用菌的繁殖及生活史19
一、食用菌的細胞分裂19
二、食用菌有性生殖的關鍵階段22
三、食用菌的不同交配類型23
四、食用菌的生活史25
第三節食用菌的分類與命名26
一、食用菌的分類方法及科學命名26
二、食用菌分類檢索錶及其使用27
三、食用菌的重要種、屬代錶28
第四節食用菌的營養生理35
一、碳營養及其代謝35
二、氮營養及其代謝35
三、礦質營養36
四、維生素及其他36
第五節食用菌的生態37
一、腐生性食用菌37
二、寄生性食用菌37
三、兼性寄生性食用菌37
四、食用菌與其他微生物的關係38
第六節食用菌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38
一、溫度38
二、水分和濕度39
三、酸堿度40
四、氧氣和二氧化碳41
五、光照條件41
六、營養條件42
第七節食用菌的遺傳與育種43
一、食用菌的遺傳與變異43
二、食用菌良種選育的原理和方法43
第二章食用菌製種程序與設備操作46
第一節菌種類型及製種程序46
一、菌種類型46
二、製種程序47
第二節製種的基本設備與用具47
一、滅菌設備47
二、消毒設備49
三、接種設備49
四、培養設備51
五、主要用具、器皿與藥品51
第三節培養基的製備52
一、培養基的類型52
二、培養基的配製原則53
三、母種培養基的配製53
四、原種培養基的配製55
五、栽培種培養基的配製58
第四節消毒和滅菌59
一、培養基的滅菌59
二、接種環境的消毒61
三、培養室及栽培場所的消毒62
四、器械物品的消毒和滅菌63
第三章食用菌製種技術與方法64
第一節菌種的分離、接種與培養64
一、食用菌菌種的分離技術64
二、食用菌的接種技術67 [1]
三、食用菌菌種的培養方法70
第二節液體菌種的生産71
一、液體菌種的生産方式71
二、液體菌種發酵過程的質量檢測74
三、液體菌種的使用75
四、液體菌種生産食用菌利弊分析76
五、部分菇類液體培養的培養基配方76
第三節食用菌菌種質量鑒定及保藏77
一、菌種質量的鑒定77
二、菌種的保藏80
第四章常見食用菌栽培技術82
第一節平菇82
一、概述82
二、生物學特性83
三、栽培季節83
四、栽培種製作84
五、熟料栽培技術85
六、生料栽培技術88
七、發酵料栽培技術89
八、陽畦栽培技術92
第二節香菇94
一、概述94
二、生物學特性95
三、代料栽培技術96
四、段木栽培技術102
五、陸地畦床栽培技術105
六、采收、保鮮與加工107
第三節雙孢蘑菇108
一、概述108
二、生物學特性109
三、栽培技術111
四、采收加工114
五、病蟲害防治114
第四節草菇114
一、概述114
二、生物學特性115
三、栽培技術116
四、采收119
第五節金針菇120
一、概述120
二、生物學特性120
三、栽培技術121
四、采收和分級123
第六節猴頭菇124
一、概述124
二、生物學特性125
三、栽培技術126
四、采收、保鮮和加工129
第七節天麻130
一、概述130
二、生物學特性131
三、栽培技術131
第八節黑木耳133
一、概述133
二、生物學特性133
三、代料栽培技術135
四、段木栽培技術137
五、采收和加工139
第九節滑菇139
一、概述139
二、生物學特性139
三、栽培技術140
第十節茯苓141
一、概述141
二、生物學特性142
三、栽培技術142
四、采收與加工143
第五章珍稀食用菌栽培技術145
第一節杏鮑菇145
一、概述145
二、生物學特性146
三、菌種生産147
四、栽培技術148
第二節楊樹菇151
一、概述151
二、生物學特性152
三、栽培技術153
四、采收和銷售154
第三節雞腿菇154
一、概述154
二、生物學特性155 [1]
三、栽培技術156
四、采收158
第四節真姬菇158
一、概述158
二、生物學特性159
三、栽培技術160
第五節姬鬆茸162
一、概述162
二、生物學特性163
三、菌種生産164
四、栽培技術164
五、加工166
第六節蜜環菌167
一、概述167
二、生物學特性167
三、栽培技術168
四、采收和銷售170
第七節麒麟菇170
一、概述170
二、生物學特性170
三、栽培技術170
四、采收和銷售171
第八節小白菇171
一、概述171
二、生物學特性172
三、栽培技術173
第九節高大環柄菇174
一、概述174
二、生物學特性174
三、栽培技術175
四、采收和銷售176
第十節桑黃菌176
一、概述176
二、栽培技術176
第十一節白靈菇178
一、概述178
二、栽培技術178
第十二節大球蓋菇180
一、概述180
二、生物學特性180
三、栽培技術181
第十三節羊肚菌182
一、概述182
二、生物學特性182
三、栽培技術183
四、采收與加工185
第十四節白環柄菇186
一、概述186
二、生物學特性186
三、栽培技術186
四、采收與加工187
第十五節靈芝187
一、概述187
二、生物學特性187
三、栽培技術188
四、采收與加工189
第十六節黃傘189
一、概述189
二、生物學特性189
三、栽培技術190
四、采收與加工190
第六章食用菌的保鮮貯藏與加工191
第一節食用菌的保鮮191
一、影響食用菌鮮度的因素191
二、食用菌保鮮貯藏措施192
第二節食用菌加工技術193
一、乾製194
二、醃製196
三、製罐199
附錄213
附錄1食用菌衛生標準213
附錄2食用菌罐頭理化指標213
附錄3無公害常見食用菌鮮菇感官要求213
附錄4食用菌各種培養料的碳氮比(C/N)214
附錄5食用菌鮮菇采收原則214
附錄6常見食用菌鮮菇的分級標準215
附錄7食用菌標本製作21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