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生态伦理

藏族生态伦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民族
作者:南文渊
出品人:
页数:351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
价格:23.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050818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藏族文化
  • 生态伦理
  • 环境保护
  • 宗教伦理
  • 可持续发展
  • 藏地生态
  • 文化生态学
  • 人与自然
  • 传统智慧
  • 西藏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了完整地把握藏族生态伦理的统一性和系统性,本书较为广泛地引用了藏族历史、宗教、民俗与文化方面的文献,包括国外藏学界的第二手研究成果。本书对藏族生态伦理和生活方式的领悟、感受大半来自作者的生活经历——作者出生于青海湖畔半农半牧的乡村,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乡村,当地蒙古族与藏族农牧民民俗文化成为自己难以忘怀的早期经历。大学毕业后到纯粹的藏族游牧地区——青海北部的祁连县野牛沟乡生活了一年,对藏族牧民的生活、性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近年来行走在高原城镇、乡村与草原牧区,深感生态环境退化的迅速、民间民俗民风的变迁给一个民族带来的深刻影响。也逐渐懂得了传统宗教伦理文化在协调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的珍贵。本书汇集了这方面的一点感受和思考,期望通过对藏族生态文化作一概略的描述,揭示其合理的价值,为关心高原环境与藏族传统文化的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而无意为专门的藏学研究提供严格的学术考证。

作者简介

南文渊,男,蒙古族,中国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特聘教授。现任大连 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院长,兼任世界民族学会理事,全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国家民委文化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大连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员,东北大学兼职教 授。担任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学科评审组成员。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省级优秀专家,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承担并完成《中国藏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发展研究》、《东北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青藏高原环境与藏族传统文化》、《宗教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教育》《北方草 原游牧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辽宁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出版《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藏族生态伦理》、《藏族 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伊斯兰教与穆斯林社会生活》、《民族发展与政策》、《东北民族研究》、《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等学术著作;编写了《民族理论 》、《民族发展与政策》,其中《民族理论》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相关论著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大连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三界宇宙观
——苯教宇宙观及其与北方各民族萨满教的比较
一、苯教文化中的宇宙观
二、苯教宇宙观与北方各民族萨满教的一致性
三、昆仑山——藏族、汉族与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古代文化的汇合点
第二章万物本源一
——宇宙万物与人同生共存
一、宇宙生命同源于卵
二、自然、生物与人同源同生、相互依存
三、人与自然界生物汇合成为生生不息的生命长河
第三章依赖生敬畏
——对自然的崇拜
一、神圣化了的高原山水
二、天地崇拜
三、动物与动物神崇拜
四、植物的神圣性
第四章敬仰高山
——关于山体的生命系统
一、草原民族的高山崇拜心理
二、神山具有生物生命的属性
三、神山具有精神生命的属性
四、神山具有社会属性
第五章天人一体
——自然一人文生态系统的构建
一、三因相依成一体
二、自然、神与人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三、自然生态与人文系统的感应关系
第六章净土高原
——对雪域高原的人文解说
一、从高寒大地到神圣雪域
二、安多吉祥地
三、稀有圆满的卫藏大地
第七章试与天商量
——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
一、向自然祈祷、请求
二、请示与赎罪
三、控制和施加影响
四、信仰与科学:一种评价
第八章依正不二
——藏传佛教关于生命与环境的伦理学说
一、藏传佛教关于生命与生态环境相依相存的学说
二、佛苯融合: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规范
第九章繁荣生于节制
——自然禁忌与自然保护法
一、对自然界的禁忌观念
二、自然禁忌的执行
三、自然禁忌的扩大——藏区环境保护法规
第十章三因统一体
——从“三因说”看藏族的自然认识论与民族性
一、藏族自然认识论中的“三因说”
二、整合同一、恒常和谐、中和平顺——“三因说”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与民族性格
第十一章游牧在高原
——青海藏族传统游牧方式
一、草原部落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
二、家畜放牧的类型、数量与种类
三、游牧方式
四、草原畜牧生态系统的运行
附录个案调查:
青海高原柯柯里藏族牧民的游牧生活
第十二章清贫中的富饶
——藏区生产与生态文化发展史
一、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农耕文化
二、藏区经济与人口的节制发展
三、清贫中的富饶——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第十三章草原生活
——生存方式之一
一、自然界中无隐私
二、人与草原为一体
三、纯洁的色彩,吉祥的方位
四、原野轻音
五、顺自然之道而行
第十四章劳苦乃本然
——生存方式之二
一、简单的食物为生存
二、顺其自然而养生
三、劳作一生,受苦受累,人之义务
结束语
——现代化过程中的藏族传统生态伦理
一、现代生态伦理学的主要观点
二、现代生态伦理学与藏族传统生态伦理的异同
三、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的保护与高原自然环境的保护应该统一起来
四、协调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藏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系
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着其心净,则佛土净。净土唯在心。”记得14年骑行西藏时从玉树出来的那天就碰到一群藏民在马路上拾虫子然后将其放到安全的地方。当时颇为震惊、感动。

评分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着其心净,则佛土净。净土唯在心。”记得14年骑行西藏时从玉树出来的那天就碰到一群藏民在马路上拾虫子然后将其放到安全的地方。当时颇为震惊、感动。

评分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着其心净,则佛土净。净土唯在心。”记得14年骑行西藏时从玉树出来的那天就碰到一群藏民在马路上拾虫子然后将其放到安全的地方。当时颇为震惊、感动。

评分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着其心净,则佛土净。净土唯在心。”记得14年骑行西藏时从玉树出来的那天就碰到一群藏民在马路上拾虫子然后将其放到安全的地方。当时颇为震惊、感动。

评分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着其心净,则佛土净。净土唯在心。”记得14年骑行西藏时从玉树出来的那天就碰到一群藏民在马路上拾虫子然后将其放到安全的地方。当时颇为震惊、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