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貝特·施韋澤,1875年齣生於法國上阿爾薩斯,青年時代多纔多藝,不僅是神學博士和哲學博士,而且還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風琴演奏傢的和巴赫音樂的研究傢。38歲時獲醫學博士,取得醫生執照,1913年攜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蘭巴雷內(現在屬於加蓬),在那裏創建瞭自己的診所,義務為當地居民治病,六十年如一日,曆盡艱辛,直到1965年逝世。1952年獲諾貝爾和平奬。愛因斯坦這樣評價他:在20世紀西方世界,施韋澤是唯一能與甘地相比的具有國際性道德影響的人物。
這是一本從幾韆頁的齣版物中選編而成的施韋澤自述(施韋澤的大部分自述寫於20世紀的20年代,即他46歲至57歲之間),它在邏輯上是按其經曆和發生的時間編排的。除瞭豐富多彩的生平資料之外,施韋澤的專業的和通俗的學術著作的介紹、關於他生活轉摺點的私人信件、係列布道、來自非洲的敘述、關於歌德的第一次講話等使其自述的內容更為完整。
施韋澤自述的核心是清新、青春的,是多方麵、可信和豐富的,絕不是多愁善感,而是理想主義的,同時是絕對客觀的。
在關於21世紀的民意調查中,施韋澤的名字一直列於偉大榜樣的頂端或前列。我們大傢日益發現,對人道的嚮往不斷增長。這本書也許能夠有助於我們再次瞭解人道的偉大體現之一。
历时三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按照我的阅读速度,这样厚度的书其实一下午就可以结束的,但是这本书是个例外,因为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停下来思考和感动。也或许是缘分吧,在进豆瓣书店后的两分钟我就注意到了这本书,再耗时两分钟我决定了买下这本书。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感觉自...
評分历时三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按照我的阅读速度,这样厚度的书其实一下午就可以结束的,但是这本书是个例外,因为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停下来思考和感动。也或许是缘分吧,在进豆瓣书店后的两分钟我就注意到了这本书,再耗时两分钟我决定了买下这本书。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感觉自...
評分很早以前,只知道施怀泽(又译史怀哲)是一个在非洲做贡献的人,对他了解非常少,对于他的生平资料,记录,照片我所接触的远远比不上甘地,特瑞莎修女,偶尔通过一些关于片段和话语,才知道他是个非常杰出的人道主义,于是,对他也充满了景仰之情。 在上海短暂停留几天,买到了...
評分作为西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施韦泽体现了古希腊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和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完美结合。施韦泽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个享有声望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研究家,同时又是哲学博士、神学博士、医学博士。然而,施韦泽给人印象最深之处并不是他的多才多艺,而是他对人类苦...
評分历时三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按照我的阅读速度,这样厚度的书其实一下午就可以结束的,但是这本书是个例外,因为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停下来思考和感动。也或许是缘分吧,在进豆瓣书店后的两分钟我就注意到了这本书,再耗时两分钟我决定了买下这本书。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感觉自...
對於生命倫理的論述不如《動物解放》,但畢竟是開山之作,可以理解。
评分我不願喪失對痛苦敏銳的感知,願我能像你一樣,清醒且勇敢,柔軟而堅韌,終此一生。
评分我不願喪失對痛苦敏銳的感知,願我能像你一樣,清醒且勇敢,柔軟而堅韌,終此一生。
评分1星給書本4星給史懷澤
评分一個人的行動不僅詮釋古希臘“人”的理想,還有對生命的敬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