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

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马库斯·乌尔森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肖梦
出版时间:2013-2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231150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普
  • 生物
  • 科学松鼠会/果壳
  • 黑客
  • 果壳阅读
  • 技术
  • 美国
  • 马库斯•乌尔森
  • 厨子
  • 生物学家
  • 黑客
  • 美食
  • 科学
  • 编程
  • 趣味
  • 科普
  • 创造力
  • 冒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比尔•盖茨对《连线》杂志说,如果他还是个少年,他就会做生物黑客了。“如果你想用伟大的方式改变世界,就从生物分子开始吧。”

这里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故事。

20世纪,IT技术重塑了人类的日常生活。21世纪,轮到生物技术了。

既然DNA也是程序,也可以编码和 解码,既然人体就跟电脑一样可以通过程序控制,那么,生物界的程序员们就是改变人类衣食住行面貌的人。生物黑客们正在通过DIY改造世界,你呢?了解自己,还有什么比DNA更本质呢?

黑客精神:独立、开源、保护弱者、保持好奇、反对霸权

行动:他们试图用更廉价和实用的生物技术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厨房里检测家族遗传疾病,自己制作三聚氰胺检测工具,制作更方便廉价的传染病疫苗,把果蔬净化机改装成离心机,发明世界上最小的上热循环仪,用微生物净化水的方法来清理胆固醇,开拓个人定制的癌症攻克方案。

信念:个人有权利知晓自己的遗传学信息,个人力量可以避免大公司大机构的官僚和冗繁,生物科学的成果应该送到最需要它们的人手上,生命可以设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物黑客。

推荐语:

我们号召创新,呼吁创新,正是由于我们目前的创新不尽人意。即使在发达国家,人们也在抱怨专业的研究者们为体制、文化、经费及奖惩等非科学因素的压力而疲于奔命,以至于出现不少“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的尴尬现状,创新动力愈发变弱,创新灵感未见增长。然而此书中的一群“黑客”们,犹如空中的新星,为科学的发现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些年青黑客的激情,也许是出自于他们的好奇或非意识的冲动,也许是代表一种人类天生的追求和执着,也许,这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将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历史使命进行最佳结合。

——杨焕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大基因研究员

这本书把开源、反商业化、保护弱者、自由、独立、好奇的黑客精神表现得淋漓精致。从开源的设计、廉价的设备、极富创意的检测方法、巧妙的构思、到惊为天人的生物积木工具等等都让人觉得阅读畅快无比。

——吴凡 生命科学研究者,国内早期计算机黑客和生物黑客

他对生物黑客们的精彩描述揭示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矛盾:我们对掌控生命的力量的向往和恐惧。

——卡尔•齐默(Carl Zimmer) 著名科普作家,《演化》作者

作者简介

马库斯•乌尔森(Marcus Wohlsen):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现为《连线》杂志记者,专注技术类报道。

译者简介

肖梦: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爱好科普、科幻和翻译。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黑客/开源
第1章 在厨房里检测家族遗传病
第2章 外行人也能生物创新
第3章 他们也是黑客
第4章 检测三聚氰胺的科学素养
第5章 在野外诊断传染病
第6章 仪器也开源
第7章 农业是黑客的巅峰之作
第8章 让人类开源
第9章 实验必然有风险
第10章 癌症厨房研究院
第二部分 读取/编写
第11章 你的DNA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12章 生命可以编写
第三部分 安全/风险
第13章 事关人命,非常严肃
第14章 面对危险,万分谨慎
第四部分 生命/科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将生物看成机械这种机械主义太过牵强, 毕竟人体的奥秘还没掌握清楚就乱作修改会引来灾祸. DNA作为模板可以决定生物性状, 但无法知晓个体的某个行为会牵涉多少生理效应. 即便以DNA决定论否定自由意志, 但微观粒子的量子力学特性还是客观存在的: 生命体不是单一的可编程器件.  

评分

将生物看成机械这种机械主义太过牵强, 毕竟人体的奥秘还没掌握清楚就乱作修改会引来灾祸. DNA作为模板可以决定生物性状, 但无法知晓个体的某个行为会牵涉多少生理效应. 即便以DNA决定论否定自由意志, 但微观粒子的量子力学特性还是客观存在的: 生命体不是单一的可编程器件.  

评分

前段时间铺天盖地都是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腺的新闻,切除原因是她做了基因检测发现自己得乳腺癌几率很大。大家都非常关心她的胸变小了没有,然而我觉得更应该关注一下这种基因缺陷疾病的检测方法——人可以为了长寿规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却躲不过命中注定的邪恶基因,谁不想早...  

评分

【已发经济观察报,这个是还没被切掉吐槽的版本】 事情是这样的:十二月的一个阴冷黑暗的下午,我走进厨房,发现我的印度室友柯达君用保鲜膜把自己缠成了一个呜呜作响的巨型半透明蝶蛹,里面已经隐约可以看到深色的虫体在挣扎扭动。我给自己倒了杯阿布扎比浓香型咖啡,欣赏了一...  

评分

最近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小新闻:孟山都公司在上周宣布不再寻求欧盟批准种植他们的转基因作物。 欧洲对农作物种植的审批流程导致了该作物必须经过欧盟食品管理局的批准,再由欧盟成员国投票决定是否引进。但是各国对于转基因作物的态度有分歧,审批遇到了瓶颈。 书中提到了印度...  

用户评价

评分

介绍了biopunk的理念和现状,看起来蛮有趣。印刷减分。

评分

无感

评分

以DIYbio为对象,着重强调开源,用意本身可贵。很多致力于“在厨房里/车库里”建立实验室的项目很有吸引力,印象最深的是检测病源的小型试剂盒,而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个人定制癌症预防治疗方案,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项发展中的产业。然而可惜的是,作者并没有好好讲清楚他所追寻的这些典型案例。作为一本科普性质的书,其定位和写法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致力于生物转化技术的内行来看会觉得干货太少,通篇都是作者基于自己立场抒发的感想;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且关注生物领域的外行觉得甚为冗长,少了亮点;那么让更需要科普的人来看,估计就是绝对的枯燥了....

评分

蛮失望的……行文混乱减1分,翻译减1分。

评分

介绍了biopunk的理念和现状,看起来蛮有趣。印刷减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