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为法律文化研究专家,曾至美国高等研究院访学一学年,并曾代表中国参加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第二次政府间专家会议。此书为其随笔文章结集,记录了他在外国观摩法庭审判、至高研院访学和在外国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和感触。不妨视之为当代中国学人的随笔版《小世界》。作者视野广阔,学识深广,文笔峻洁,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宏阔的学者散文境界。此书配有十余幅作者亲自创作的素描插图,亲切有味,与文字相得益彰。
梁治平,一九五九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史、法律文化、法律与社会。主要著作有《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法辨》、《法意与人情》、《法律的文化解释》(编)、《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梁治平自选集》、《书斋与社会之间》、《在边缘处思考》、《法治十年观察》等,并译有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看完的感想是将普林斯顿高研院访学作为人僧目标之一。 另,里边谈到格尔兹当年为了延聘他人一事被群攻的故实。
评分【在 @雨枫书馆 翻书419】本书作者为法律文化研究专家,曾至美国高等研究院访学一学年,并曾代表中国参加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第二次政府间专家会议。此书为其随笔文章结集,记录了他在外国观摩法庭审判、至高研院访学和在外国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和感触。此书配有十余幅作者亲自创作的素描插图,亲切有味,与文字相得益彰。
评分看完的感想是将普林斯顿高研院访学作为人僧目标之一。 另,里边谈到格尔兹当年为了延聘他人一事被群攻的故实。
评分只有正真的学者,才能理解学人的世界
评分可与《谁得到了爱因斯坦的办公室》对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