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创作总字数约四百万字。主要作品有七卷本《叶兆言文集》、《叶兆言作品自选集》以及各种选本。另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等。
本书收录作家叶兆言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文化人物的散文二十九篇,所记叙的人物,上至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下至苏青、张爱玲等江南才女,既有林琴南、闻一多、朱自清、吕叔湘等文学大家,又有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坛巨匠。本书既是作者的一部读书笔记,从中可以窥出作者的阅读轨迹及阅读心得,同时也是一部近现代文学史话的随谈,加上有点迂腐、俏皮的议论,作者阅读记忆中的历史文化人物走出了尘封的记忆,读着亲切,甚至也有几分感动。
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陈旧人物》。 叶兆言的书这是读的第二本。第一本是他几年前的一本小说,忘了名字,写一个女人,与其他名不见经传的人写的东西没有什么大不同。所以当时很失望,觉得他有负盛名。 我是决心要把自己书柜上的所有书读完,所以在某个格子里随便抽了一本...
评分许多人对这本书评价不错,便买了。上下班的路上,在公交车上,就翻阅完了。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大部分篇目太浅,典型的轻阅读。 与作者的祖父叶圣陶先生有交往的人物,作者描述起来就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有些细微处不是其他人能感觉到的。其他的篇目则是水平一般。 ...
评分葉兆言的這本《陳舊人物》是由二十九篇散文組成,分別書寫近現代那些文化人物。如陳寅恪,齊白石,弘一法師。全都是些擲地有聲的名字,作者的祖父更是散文家葉聖陶,由他娓娓道來陳舊人物的故事或作故舊之事,實在是有吸引人之處。 近十多年,好像國內外都揪起民國熱。或許是...
评分写到王伯祥时,作者描述了一个祖父叶圣陶和王伯祥的故事。在文革中后期,叶圣陶每周都挤公交去看望老友,在王家做两个小时,谈天说地,作者也认为现代人不会再有这种闲情了。想想这个故事,让我十分感动,两个经历了严酷时代的老一辈学者,都遭受过朋友先自己而去的痛苦,这两...
评分想靠着本书深入了解那些泛黄的时光 离散的人物 那抱歉 真的选错书了 其实写的很有趣 闲散读来是很可以的 喜欢 那种简单的叙述 简单的印记
不觉得文采有多么好,可删之处颇多。最喜封面。
评分人物陈旧,段子也陈旧。平平看过了 也没能留下太深的印象。一直记得的段子重读还是好看,说明不是写得好,是段子本身好。每次看到章门弟子都会八卦之心再起(摊手。现在想想说吴宓一篇是说到点子上了,那个时候的人,就是活得比我们纯粹。
评分除了个别几篇新意寥寥可读性弱之外,其余皆精彩,值读。
评分叶兆言是品评人物的高手,他无意去追逐那些细枝末节,而是竭力捕捉人物的意蕴,品味人物身上所散发着的独特的文化味道。譬如,在谈及吴宓一生爱过无数女人的荒唐事时,叶兆言转而说到了另一面:如此丰富的感情生活却无法替代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寂寞,在文革中吃尽苦头,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喊出“给我水喝,我要吃饭,我是吴宓教授”的凄凉。在谈到张爱玲时,叶兆言不仅关注她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夜走红、大红大紫和八十年代的死灰复燃,更注意发现潜藏在她身上的复杂性、神秘性和悲剧性。“她存心要我们哭笑不得,要我们迷惑不解,要我们很快地忘记她,而实际上却永远也不可能把她遗忘。”当历史徘徊不定的时候,文人的迷茫、忧郁和痛苦便成了那个仓促时代的精神典型。
评分叶的小说可以不读,但他关于陈旧人物的随笔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