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入丁玲的《夢珂》《莎菲女士的日記》《阿毛姑娘》《一九三○年春上海》《我在霞村的時候》五篇小說,這些作品標誌瞭一個新的時代的女性的崛起,同時也奠定瞭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丁玲的作品一方麵繼承瞭五四時期冰心、廬隱、馮沅君等第一代女作傢創作的精神內涵——對封建專製的抗爭和叛逆,另一方麵塑造齣五四之後小資産階級叛逆、苦悶、追求自由的知識女性的典型。她們身上既有濃重的空虛、苦悶、絕望的感傷主義色彩,又深深地烙上瞭時代和社會的印記。
丁玲(1904-1986),原名蔣偉,字冰之,中國當代著名作傢、社會活動傢。1927 年發錶處女作《夢珂》,1928 年完成的代錶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引起文壇的關注和爭議。之後創作瞭《奔》《我在霞村的時候》《在醫院中》等大量文學作品。
1948 年寫成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被譯成多種文字,並榮獲1951 年斯大林文藝奬。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文藝報》主編、中央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處處長、中國作協黨組書記等職。
我想起之前看到过一句话,大意说,丁玲真是了不起的女人,既写得出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样的作品,也能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样的作品。这样一位传奇女性一直是受到读者和敏感的政治阶层青睐的(文革忽略),我想,如此一个女人,其个性肯定是有些不同寻常之处吧!等读完莎菲女士的...
評分这篇小说我关注的点有两个: 一个是莎菲对于“爱”的感受:复杂而矛盾。一方面,她渴望爱,另一方面,当爱和关怀真正包裹着她时,她仍感到不被理解的孤独。(也许她所需要的是一种超越普通生活嘘寒问暖之外的更高一级的爱,是由于真正理解而产生的同理心。比如在文章当中蕴姊这...
評分——《莎菲女士的日记》的爱欲与自由 犹如故事用来满足我们世世代代的愿望,小说是用来治疗人们不协调的灵魂。同样是爱情故事,《莎菲女士的日记》不在花好月圆处结尾,而在情感驿动的高潮中嘎然而止。与故事总说那生活中非常难为之事不同,小说总写那生活中非常敏感之人,写他...
評分 評分比較喜歡《夢珂》和《阿毛姑娘》,時代意義大於文學美。
评分一個迷茫的苦悶的感傷的靈魂,復雜又真實。時代賦予她復雜性,而追求自由的心卻能超越時代。
评分當當
评分放在現代這思想也是不過時的。
评分丁玲關注女性個體意識的覺醒。夢珂、莎菲、美玲是知識女性的覺醒,阿毛是勞動女性的覺醒。霞村有對愚眾的譴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