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994年《预算法》的颁布,向财政预算管理的法制化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但时至今日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甚至成为政府预算改革的掣肘。《公共预算研究系列:构建中国公共预算法律框架》集合了国内预算法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以国家转型作为分柝的起点,阐述了预算管理的法制化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主要针对我国的预算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牛美丽,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
马蔡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预算、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选择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
中国的预算法与我很有缘分。我的第一篇有关中国财政的文章是关于中国1995年初生效的《预算法》。那是因为我在1995年读到王绍光和胡鞍钢著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引起我对一些技术性问题的兴趣,例如,财政收入包括债务收入;官方统计的赤字比“实际数据”少得多;预算之外还...
评分中国的预算法与我很有缘分。我的第一篇有关中国财政的文章是关于中国1995年初生效的《预算法》。那是因为我在1995年读到王绍光和胡鞍钢著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引起我对一些技术性问题的兴趣,例如,财政收入包括债务收入;官方统计的赤字比“实际数据”少得多;预算之外还...
评分中国的预算法与我很有缘分。我的第一篇有关中国财政的文章是关于中国1995年初生效的《预算法》。那是因为我在1995年读到王绍光和胡鞍钢著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引起我对一些技术性问题的兴趣,例如,财政收入包括债务收入;官方统计的赤字比“实际数据”少得多;预算之外还...
评分中国的预算法与我很有缘分。我的第一篇有关中国财政的文章是关于中国1995年初生效的《预算法》。那是因为我在1995年读到王绍光和胡鞍钢著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引起我对一些技术性问题的兴趣,例如,财政收入包括债务收入;官方统计的赤字比“实际数据”少得多;预算之外还...
评分中国的预算法与我很有缘分。我的第一篇有关中国财政的文章是关于中国1995年初生效的《预算法》。那是因为我在1995年读到王绍光和胡鞍钢著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引起我对一些技术性问题的兴趣,例如,财政收入包括债务收入;官方统计的赤字比“实际数据”少得多;预算之外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