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一个消息,然后马上去查MCB的网站。我记得我买的最后一本MCB应该是某一期合刊盘点,可能是02年或者03年。当时是在傅雄的店里。当时书上有个栏目,我仔仔细细看了所有“他们的十大”和“我们的十大”,好些投稿人和编辑的名字都模糊有个印象。后来MCB就休刊了。如今突然看到某个熟悉的名字再次出现,一查网站再看到这个栏目,一下儿就不行了。以前我总不知道我对香港有什么情结,现在想来,大概就是MCB文化——我对香港的音乐没什么太多感觉,但是对香港的评论界,一直有种澎湃的膜拜式的冲动——那儿有真正做事的一些人。因为袁大叔几乎已经有些走下神...
评分音乐殖民地对我来说是影响很深,若不是十年前在广州读书时偶尔见到,和suede的album一并买下,我也不会在我现在的地方,做着现在做的事了。一本一本地买回来,如同发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那时候internet 还是萌芽状态,哪里象现在随便google一下就可以找到一大堆资料!不错90年代正是Britpop鼎盛时期也是独立音乐走向主流,失去其真正含义的开始,MCB也用了很多篇幅报道Britpop,它是不如wire的前卫冷僻上但风格还是要比现在的NME来得平实诚恳少花哨,有许多实际的内容,作者也是抱着一腔热情来写东西的。应该说是和70年代的NME或fanzi...
评分颇为好评的这么一本杂志 却停刊告别了 只能感叹知识浅薄 时运不济 不过mcb出了线上版稍微给了点安慰 为了后来人 手头有刊的同志们扫上来分享吧 感谢感谢!
评分1997年,中国大陆最早那拨儿日系迷幻噪音/噪音听众没人不知道Sin:Ned。 从97年开始,在音乐殖民地上Sin:Ned 写了大量关于灰野敬二,南条麻人,金子寿德,大友良英等等的迷噪/噪音的乐评文章,文笔相当迷幻,特别喜欢他写的关于灰野敬二的那些文章。 十年间我扔了不少杂志,全加起来能压死一个90后了。 但是那几十本《音乐殖民地》却保留完好,现在有时还拿出来看看,依然回味无穷。 什么是优秀的乐评人? 很简单,你看了他写的评论文章后就想马上听到那张唱片,然后上瘾。
评分对音乐的不断了解就是通过mcb,十年来伴随着我们走过风风雨雨。很感激袁智聪带给我们精神食粮! 因为自己的疏忽,弄丢了第156期,不知道哪位大哥愿意出让哦!跪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