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1907—1990) 举世瞩目的意大利二十世纪划时代小说家。他在毕生创作的近十八部长篇小说和十二部短篇小说集中,剖析了人的绝望感和忧虑,探讨了人的社会存在,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凸现了道德和行为、目的和手段、生存自由和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的理想和现实的迥然不同。他认为:“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了。”他的小说故事性强,有多部被拍成电影。
一家三口在逛街的时候发现熟悉的商业街内开了一家新店,展示橱窗里琳琅满目列满了“幸福”,明码标价,格外诱人。 父亲立刻怒斥,这些奢侈品,都是外国人做出来骗钱的。如今大伙都缺衣短食,政府却花钱进口“幸福”这种毫无用处的奢侈品。 女儿却表示,想进去看一看,看看什...
评分一家三口在逛街的时候发现熟悉的商业街内开了一家新店,展示橱窗里琳琅满目列满了“幸福”,明码标价,格外诱人。 父亲立刻怒斥,这些奢侈品,都是外国人做出来骗钱的。如今大伙都缺衣短食,政府却花钱进口“幸福”这种毫无用处的奢侈品。 女儿却表示,想进去看一看,看看什...
评分看到卡尔维诺在《巴黎隐士》之中对莫拉维亚很赞赏,便迫不及待地读起这本短篇小说选。说实在的,选译的第一篇确实让我感到失望了。把幸福作为橱窗里的商品,让穷人一边望而赞叹,一边因买不起而失望、讽刺,这种表现方式力度太弱了。不过如果继续向后阅读,你会发现跳出了这种...
评分看看哪些人垂青他的作品: 两个女人,1960年, 德西卡导演,索菲亚·罗兰主演 烦闷,1962年,由Damiano Damiani(达米亚诺•达米亚尼)导演 轻蔑,1963年,戈达尔导演 冷漠的人们,1964年,由Francesco Maselli导演 同流者,1970年,由贝纳多·贝托鲁奇导演
评分看到卡尔维诺在《巴黎隐士》之中对莫拉维亚很赞赏,便迫不及待地读起这本短篇小说选。说实在的,选译的第一篇确实让我感到失望了。把幸福作为橱窗里的商品,让穷人一边望而赞叹,一边因买不起而失望、讽刺,这种表现方式力度太弱了。不过如果继续向后阅读,你会发现跳出了这种...
看得乐了。《抢劫》讲失去工作的作者与一个抢劫犯是朋友,作者无奈之下想去抢劫,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下不了手,于是决定与盗贼这门职业一刀两断,“可怜的家伙,为了把干这一行的本事传授给我,冒着六月的骄阳,在那公路上整整晒了四天,出了一身又一身的臭汗。”他把一个朋友想抢劫的女人叫上了摩托车,“他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我说不上来,因为他沉默不语。不过我能够猜想得出来,他是个严肃的、喜爱自己职业的人,我恰恰在他认为最严肃的问题上惹得他生气了。”
评分心理活动过分坦诚。每个人似乎都有莫名其妙的冲动,杀掉自己或者丈夫。以及一切可能只是做梦。以及人物荒诞的相似性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A篇的甲是B篇的配角乙或者C篇的自述者丙。总之,莫名其妙,有点意思。
评分反映现代性给人造成的种种精神病症。中国还不具备完足的现代性,却染了一身的现代病。还是希望读更切近自身体验的作品。
评分新現實主義,意識流,精神分析
评分笔力强横。决定买一套他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